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狗咬狗”,胶东“国军”的恩恩怨怨|于学忠|山东|胶东乱象

抗战时期,胶东各股势力角力,八路军除了与日伪作战,还要防范和化解国民党顽军的摩擦以及后期与日伪勾起发动的进攻。

在国民党军队内部,则是矛盾重重,勾心斗角,为争夺地盘而狗咬狗。

鲁东行辕事件

这应该是胶东国民党军队最出名的大事件了。

1939年2月26日晚,鲁东行辕事件爆发,导火索是莱阳县长人选之争,背后是中统、军统两股势力在胶东的利益之争。

一方代表中统的鲁东行辕主任卢斌欲重用自己的身边人苟梦龙任莱阳县长(行辕驻扎莱阳大寺街),另一方为代表军统的行辕副主任兼8区专员厉文礼。将被取代莱阳县长王海如是厉文礼亲信,而被王海如取代的前任县长王鲁风则是鲁斌的人。

王海如在取得厉文礼同意后,策动了震惊全国的鲁东行辕事件。

鲁东行辕发生地

事件的结果是:鲁东行辕主任卢斌;省保安17团上校团长刘东阳;保安17团3营少校营长、莱阳北麓区区长兼行辕督察处处长宋振廷及新委莱阳县长苟梦龙等被事件制造者莱阳县长王海如、保安2团团长胡鼎三用石头砸死在莱阳城西马山埠。

这种光天化日之下的火拼,虽然由蒋介石亲自下令彻查,但仅以厉文礼调离而收场。

背后实力的角逐,连老蒋也徒唤奈何……

厉文礼不但与卢斌有矛盾,还曾有打倒三张(诸城张步云、寿光张景月、平度张金铭)、铲除一李(安丘李桂登)的阴谋,妄想称霸胶东。

赵保原与李先良

赵保原本为伪军,大青阳战争失败后,因担心日酋张宗援报复而反正,归于厉文礼部。

也该着赵保原交狗屎运,移师莱阳不久的赵保原因鲁东行辕事件而获益。

事件不久,行辕撤销,取而代之的是成立了胶东行署,时任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在青岛任市长时的老部下李先良被任命为行署主任。

厉文礼调走后,惯于见风使舵的赵保原迅速傍上了李先良,而糊涂虫李先良不顾属下的反对,对赵保原尽力提携。

在行辕事件发生第3天便任命赵保原担任莱阳县长后,李先良又专门电请沈鸿烈,专门析置13区,并委任赵保原为13区特派员。特派员是个临时称呼,报中央批准后,便为专员,也可看出李先良的急迫心情。

可是狼子野心的赵保原并非善类。

1941年春,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进驻山东境内,同为蓬莱老乡的赵保原攀上了高枝,部队被扩编为暂编12师,赵保原由旅长跃升为少将师长。

赵的气焰嚣张起来,开始不把李先良看在眼里。

李先良也是该着走背字,他的老上级沈鸿烈在与于学忠的权势争斗中败北,山东省政府主席一职由于学忠部属51军军长牟中珩继任。

牟中珩一上任,就撤销了沈鸿烈设的鲁北、鲁东两个行署,形成鲜亮对比的是,鲁北行署主任何思源被委以重任:省府民政厅长,而李先良则被弃之一边,属下职员也全部解散。

李先良不甘就此跌入深渊,他求助于在重庆的沈鸿烈,于1942年10月谋得青岛市政府秘书长代行市长职权的头衔,由寿光返回胶东,驻进赵保原防区莱阳濯村,开始出示公告,成立青岛临时市政府。

汲取卢斌和前段自己栽跟头的教训,李先良开始抓军权,成立了青岛保安总队。

而赵保原原本也有攫取青岛之心,在想法破灭后,与李先良的矛盾已势同水火。

赵保原派往崂山抢占地盘的栾志超团因军纪涣散、胡作非为而遭当地百姓痛恨,纷纷到濯村来找新上任的李市长诉苦,要求调离栾团。

李先良在与赵保原沟通碰壁后,于1943年4月果断下令青保开进崂山,以推进市政为名,向栾团发动攻击,由起初的摩擦到后来的偷袭,直至激战,打得乌烟瘴气。

赵、李矛盾公开化。

赵保原这边在濯村则暗下黑手,派人暗杀了李先良的乡区办事处长姜可训。并于夜间派人闯入李先良办公室滋扰。

李先良无奈只好迁防胶南王村姜黎防区暂避。

日军投降前夕,赵保原争先以青岛市长名义出具布告,并派在自己手下任政治部主任多年的张雨田到青岛散发,被李先良派人暗杀,算是追了个平。

赵保原与姜黎川

姜黎川曾任沈鸿烈秘书,抗战爆发后,在胶县拉起一支队伍,1938年,先后被任命为山东保安14旅、7旅旅长。

姜黎川队伍进展很快,到1942年进展到7400多人,枪支6000余,成为胶东一个较大的势力派。

赵、姜矛盾起于胶东抗日联军成立,姜黎川因为没干上总指挥而不参加联军,两人从此心生龃龉。

1939年,姜黎川率部东进,占据海阳高家、朱吴一带,改称第1旅。

盘踞万第的赵保原大为恼火,因为姜黎川不但占了他的地盘,还于1940年冬在即墨策反赵部3团3营。

赵保原纠集兵力将姜黎川挤出海阳,又于1941年和1942年两次到胶县讨伐姜黎川。

而姜黎川则依靠与八路军的联合与赵保原周旋,害得赵保原吃了八路军不少的亏。

国民党杂牌军在莱阳周边狗咬狗一嘴毛的时候,东西部的这些乌合之众也没闲着,同样打得不可开交。

王兴仁与安廷庚

王兴仁原为石岛盐务局局长,所部原为荣成县盐警部队一部。主要为荣成南部地区的盐所。

1937年,盐警部队撤销,改为国民党地方保安团,1937年2月,王兴仁出任文、荣保安大队司令。

王兴仁活动于文登、荣成一带,最盛时达到千人。

安廷庚是福山人,曾任威海海军教导队大队长。日军占据威海时,安廷庚率教导队撤往桥头、草庙子一带,1938年5月,出任荣成县保安大队长。后来进展到500余人,活动于威海、荣成一带。

王兴仁与安廷庚由于地盘问题经常发生摩擦,王兴仁人多枪多,安廷庚部则原为正规军,拥有8门钢炮、多挺机枪,装备精良,自然也不把王兴仁这样的土包子看在眼里。

1938年5月,安廷庚任荣成大队长不久,文荣保安大队长王兴任便兴兵讨伐。

双方一番激战,人数占优的土包子战胜了装备优良的正规军,安廷庚部被兼并。

蔡晋康、秦毓堂与辛诚一

蔡晋康是高密蔡家庄人,1937年9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44支队司令。后被沈鸿烈任命为山东省第9区特派员兼保安司令。

时任栖霞县长为辛诚一,其手下3区队对辛不满,暗中联络蔡晋康来栖霞应付辛诚一。1938年6月,蔡晋康率部开往栖霞,恰遇另一个草头司令秦毓堂在栖霞、牟平交界处寻找落脚点,蔡秦联合,驱走辛诚一。

蔡进驻栖霞后,又将秦毓堂挤走,秦无奈去栖霞海阳一带落脚。

张金铭与李德元

张金铭是山东定陶人,七七事变后,在平度县立中学任校长的张金铭与国民党第5战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取得联系,被任命为第5战区第16支队中将司令。随后被沈鸿烈任命为平度县长。

张金铭

张金铭 1938年1月返回平度,势力进展很快,第16支队进展到14个纵队,1700多人。

李德元曾是张金铭的部下,任1纵队2支队支队长。不久于1938年10月任18旅1团团长和平度县长。18旅旅长是张金铭。

虽为上下级关系,但李德元并不服气张金铭。

1938年5月6日,张金铭联络招远焦盛卿、莱阳刘东阳、栖霞秦毓堂分4路突然突击掖县,妄想一举摧毁3支队。

5月15日,张金铭率李德元部一起包围了3支队5大队驻扎的夏邱堡,张金铭亲自督阵,组织督战队、敢死队拼死攻击,双方战争打得很激烈。从下午4点一直打到午夜。

下半夜2点,进攻的敌人忽然撤走。

原先李德元与张金铭产生了矛盾,李德元一气之下率军撤退,张金铭独力难支,只好随之撤走。

1940年8月,八路军13团击溃张金铭的18旅,张率残部逃走,余部竟被李德元收编。

胶东国民党杂牌军本就是各自为政的草头王,被老蒋委以乱七八糟的司令,作为存在感不强的小股势力,地盘就是生命,所以与生俱的地盘意识很强,因此而导致的争夺也很激烈,其间的斗争远不止上述这些。

这些草头王除了共同对抗八路军,很大精力要放在自己内部的勾心斗角上,哪里还有什么情绪打鬼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卧底还是叛徒?曾为中共高官、命丧莱阳的鲁东行辕主任,一个中统头目的悲剧人生
“胶东王”赵保原(四)
山东的东部普遍称为“胶东”而不是“鲁东”,两者到底有啥区别?
山东的胶东行辕事件
莱阳有块文渊宝地
徽章见证胶东公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