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轻人理财观和六大理财误区
2014年02月18日 14:45:19 来源:互联网
字号:T|T
年轻人理财观和六大理财误区
年轻人中的很多人已经结婚生子,开始供房、供车、养老人,已经有了不少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在工作中也能够独当一面。步入30岁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可?挥霍了,因为时不我待,他们的角色已从过去的独生子女脱离出来,各种社会角色的自觉意识促使他们加紧脚步。这个阶段是一个人最具有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的阶段,许多年轻人都在努力进取,自觉地担负起家庭和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依靠他们自己的努力来解答三十而立的这道命题。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一阶段的年轻人都面临着人生活中迫切需要消耗金钱的阶段,他们虽多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却也赚钱不易,诸多现实问题必须解决,要真正地做到“立”,年轻人必须学会理财。
目前的年轻人在管理财富方面存在几个明显的特点:一,不管自己收入多少?月月光的情况普遍存?;二,无论是否即将迈入三十而立的阶段,年轻人一直热衷于休闲娱乐,是现今中国消费主体力量三甲之一;三,无论是否成家,年轻人的持家理财意识都较为弱,偏重于“开源”,忽视“节流”,存在不少理财误区。当然,这些都与年轻人成长和生活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首先,年轻人中的独生子女深受长辈们的疼爱,从小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父母很少让他们接触家庭理财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即便看到父母省钱记账也很难有所感悟。父母的省钱在他们眼里变成了抠门和小家子气,他们不赞同老一?人勤俭度日的保守生活态度,不懂得量入为出,更不会科学地打理自己的钱财。
其次,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认为让孩子从小接触钱,会使他们的思想受到铜臭气的熏染,不利于他们修身养性、研究学问。这就导致很多年轻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认为在金钱上“斤斤计较”是不入流、不高雅的行为。
第三,步入社会后,不少年轻人因为娇生惯养而养成了盲目攀比的消费习惯,不会控制消费欲望,严重缺乏理财意识。
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肤浅的生活态度阻碍了年轻人正确理财观的形成。
但有一类年轻人不存有如上溜述的缺点,他们是惹人喜爱的“麦兜族”。
麦兜是一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却能过着简单快乐生活的小猪,麦兜如此平凡却令无数人羡慕。“麦兜族”年轻人就是现实生活中麦兜们,他们大多出身贫寒,具备坚强的意志力,为了在大城市获得一席之地,甘愿每天默默奋斗,从不怨天尤人,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其中以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外来打工的年轻年轻人居多。他们很早就认清了自己的定位,不愿做“啃老族”,能吃苦、愿节俭,希望将来能回报父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成家立业。
“麦兜族”与“月光族”有着鲜明的对比。“麦兜族?独立自主、脚踏实地、?勤恳恳,没有父母的人脉关系,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工作以后就不再向家里索要生活费,他们独自在大城市里奋斗,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钦佩。
那么“麦兜族”就不存在理财弱点了吗?不尽然。
绝大多数“麦兜族”事业心都很强,无不希望出人头地,初入职场的那几年生活十分艰辛,可仅仅依靠节省是实现不了科学理财的。由于生活工作压力比其他的年轻人更大,他们需要及时为自己做好保障,还应当制定详细的理财计划,且要兼顾自己的事业规划。其实这也是所有的年轻人在理财时需要认清的一个问题。
无论今后是创业还是跳槽,年轻人都应当先审视清楚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职业走向,给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职业规划,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理财。因为理财最终是要为自身的整体发展服务的,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财富积累是对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最有益的,这个目标需要你自己来定。“钱当然是越多越好”的理想过于空泛,你若只是这样想,也许永远都不能理好财。
缺乏理财和投资经验的年轻人,在决心理财时不应给自己设立过高的门槛。第一个理财目标应该小一点,将时间设立在一到两年之内为好,比如计划为自己添置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架数码相机。这是因为年轻人目前在收入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大约两到三年就会步入一个阶段性的转折点,根据不同阶段的收入特点来实施理财,更加实际也更有效果。当第一个理财目标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订立难度高一点的第二个目标,比如计划在三到五年内赚得房子的首付。
积累财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年轻人理财投资切忌急功近利。只将目光锁定在投资项目或“一夜暴富”的愿望上是极不实际的。此外,若是对理财结果抱有过高期望,那么理财将变成为自己的负担。我们应该将理财的目光放长远一点,每天坚持才有可能达成目标,否则无论是短期理财还是长期理财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理财不是一件神秘的事,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而应该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钱越来越多。但人们常常无法下定决心理财,理财的结果令人羡慕,理财的过程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的。其实,若将理财形成一种习惯,我们就能享受理财而不是忍受理财。成功者往往重视理财,富裕者更知道理财的乐趣和益处,然而为何还有那么多人不懂或不愿理财呢?最主要原因是,不少人仍然陷在理财误区里。这其中也包括了那些将理财拒之门外的年轻人。
误区一:无财可理很多年轻人都普遍存在这种心态,他们认为“我没有钱可以理啊!”“我每个月的钱都不够花,还理财?”尤其是“月光族”和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事实真是如此吗?实际上,收入低或者入?敷出都并不代表无钱可理。人们之所以会觉得没钱,并将日子过得入不敷出,正是因为他们不注重理财,不懂得规划生活,这些人即使收入多了也不一定会“有钱”。因此,越是没钱的人越需要理财,理财能帮助低收入者控制消费,督促自己避免不必要的花销。另外,即使每天存一块钱也是可以的,所谓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就是这个道理。理财不论贫富,学习理财的意义在于经营自己的钱财,同时经营自己的人生。低收入者抗风险的能力较差,更要注重理财,合理规划生活。
误区二:现在还不需要理财什么样的人认为自己不需要理财?那些认为钱还够花,日子过得挺滋润的人。这类人有一定的自控能力,通常不会每月花光,但也不会去特意制定理财计划。这类人在年轻人里普遍存在,大多拥有中等水平以上的工资,事业发展处于上升期,略有储蓄,没有太多的生活压力,还处于单身阶段或家境富裕。但是,这些年轻人可能在几年后也会面临买房、装修、结婚、育儿等事,不过因为拥有家庭的经济支持,他们仍然不认为自己需要理财。然而,不论收入是否充足,无论家境是否富裕,理财都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年轻人需要具备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钱越多越需要打理,能成为理财一流高手的人通常 比其他人更善于积累财富,也更有作为。
误区三:理财还不如多挣钱有人认为,只要挣得了足够多的钱,自己就不需要理财了。拥有这种理财误区的年轻人大多有着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的父母?在他们看来,节省代表的是低端生活,那种每花一分钱都要仔细斟酌的生活状态令他们焦虑和压抑。这类年轻人一心致富,不认同父母那一辈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追求随心所欲花钱的生活。然而在当今社会,赚钱多少才算足够?各大城市的房价仍然在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挣钱越多,相应的消费欲望也在增长,不懂理财的“拼命三郎”们何其多,但若年轻时不及时理财,辛苦赚来的钱可能永远无法满足个人的需求。与其玩命赚钱、不知疲倦,不如从现在开始就悉心理财,通过理财来积蓄力量,并深刻地认清自己的存在价值。
误区四:理财就必须冒险很多年轻人在理财时都喜欢追求投资回报高的投资项目,在大学时代就频繁接触股票、外币或期货。他们的观点是“理财就是要冒险,不冒险怎么算是理财”,错误地将理财简单地理解成为投资增值。目前,年轻人在新股民和新基民群体里占了不小比例,他们入市的热情一般都很高,但是往往视野狭隘、心态浮躁,孤注一掷,冒险冲动。走入此类理财误区的年轻人目光稍显短浅。看到上半年牛市不错就果断投入股票市场,手中的股票也的确为他实现了翻番的收益,但是他却贸然决定,在B股6000点高位时全盘杀进,结果在新一轮大跌中,手中的股票无一幸免,上半年的盈利也基本上都搭了进去。还有很多例子表明,年轻人最容易步入此类理财误区,他们太过急功近利,而一旦在股市上失败,就会绝口不谈理财。
误区五:理财目标就是自己的生活目标生活目标是制定理财目标的参考,但两者并不等同。很多人在理财时会如此想象:经过几年或几十年的理财后,能在退休后经常出国旅游,或拥有一栋别墅,或能给即将从国外回来的孩子买一辆好车。其实这些都只是美好的生活愿望,并不能当做理财目标。因为生活愿望较为抽象,不容易衡量,如果以生活目标来评价自己的收益水平,是很难满意的,也是不切实际的。也正因为将理财目标当做了生活目标,才会有人认为理财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效用,实际上是他们走入了理财误区。
我们在理财之初一定要明确一件事:理财是一种管理资产的手段,它并不是万能的。我们所提倡的理财目标应当是符合实际的,它必须是可以用货币精确计算出理财结果的,并且具有实现目标的最后期限,否则都只能算作你的理财梦想或生活愿望。例如,你可以计划自己在20年后拥有百万资产,希望十年后能购置一套中心城区的复式楼,或者五年内给孩子存下十万元的学费等,这些理财目标都是清晰的、具体的。
误区六:依靠理财也许能一夜暴富“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个道理十分适用于理财。近年来,很多中国老百姓陷入了“全民炒股”的热潮,其中包括不少退休的老人,投资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然而又有几个人因投资而一夜暴富呢?尽管现实中的例子的确存在,但媒体往往夸大了其致富的快捷途径。那些因为投资股票和基金而发达的人被塑造成全民榜样,大家随之产生了一种错误认识,认为通过炒股票、买基金就可一夜暴富。但是能发财的几率何其微小,最后赔光了家底的人数不胜数。即使如今的人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安全投资,也需要牢记一个原则:不求速胜以求长期制胜,不贪小利以求长线大利。
以上所列举的理财误区只是冰山一角,理财者如不端正理财态度,随时可能阴沟里翻船,不知不觉犯下过错。只有科学理财才能防患于未然,增强自身和家庭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个人生活品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奔三的80后
一起看看,年轻人有哪些理财误区
“钱不是省出来的”,这句话害了多少人
四大技巧教你摆脱“月光”
给80后的理财建议 不再当“堕落”的“月光族”
6个理财技巧,坚持2个就能摆脱月光,你做到了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