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临床精要 (病证)8.1.9.热病(风厥与劳风)

宏五学堂 2021-12-12 04:29

内经临床精要 (病证)8.1.9.热病(风厥与劳风)音频:00:00/04:29

六、风厥与劳风

【原文】

《素问·评热病论》;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1】'也,病名曰风厥【2】。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3】,从之则厥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表里刺之【4】,饮之服汤【5】。

帝曰;劳风【6】为病何如? 岐伯曰;劳风法在肺下【7】。其为病也,使人强上瞑视【8】,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日;以救俛仰【9】。巨阳【10】,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11】。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注释】

【1】厥∶此作气逆,指下气(少阴肾经之气)上逆。

「2】 风厥∶病证名。因感受风邪,人体气机逆乱所致的病证。【3】 上从之∶指少阴之气,,随从太阳之气上逆而行。

「4】表里刺之;即针刺表(太阳)里(少阴)两经。《类经》曰∶"阳邪盛者,阴必虚,当泻太阳之热,补少阴之气,合表里而刺之也。"

「5】饮之服汤;《脉经》、《太素》均无"服"字。观王冰注∶"饮之汤者,谓止逆上之肾气也"。"服"字疑衍。杨上善∶"饮之汤液,以疗其内。"则"汤"指"汤液"而言。

【6】 劳风∶病名。杨上善注∶"劳中得风为病;名曰劳中,亦曰劳风。"【7】法在肺下∶劳风的受邪部位常在肺下。法,《尔雅·释诂》∶"常也。"

「8】 强上冥视∶颈项强直,视物不明。

「9】 以救俯仰∶治劳风应以救治头项强直、俯仰困难为要。

【10】 巨阳引∶指针刺足太阳经,以引动经气的治疗方法。

【11】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精者,谓精气旺盛之人。此谓年轻力壮,精气充沛者,病易愈;中、老年人精气渐衰,治愈的日数较长。三、五、七乃指病情缓解时间的先后。

【语译】

黄帝问道;有些患者症状表现为身体发热、汗出、心胸烦闷,且其烦闷的症状不因出汗而缓解,这是什么病呢?岐伯回答说∶汗出后身体发热不退,是由于感受风邪;汗虽出而烦闷症状不减轻,则是肾气上逆的缘故,这种病名叫"风厥"。黄帝问道∶我能详尽地了解一下风厥病的情况吗?岐伯回答说∶足太阳经主宰全身阳经之气,固护体表,所以外邪侵犯人体,太阳经首先感受邪气而发病。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经互为表里,所以少阴经受太阳经发热的影响,经气随之上逆,于是就成为风厥病。黄帝问道∶应如何治疗风厥病呢? 岐伯回答说;应该针刺具有表里关系的足太阳和足少阴两经的揄穴,并同时配合内服汤药进行治疗。

黄帝问道;劳风病又是怎样的一种病呢?岐伯回答说;劳风的病变部位在肺部,其症候表现是;头项僵硬强直,视物模糊不清,咳嗽唾出黏痰如鼻涕状,畏风而且身体寒冷震颤。

黄帝问道;应当怎样治疗呢?岐伯回答说;首先要解除俯仰不便,呼吸不利的病候。可以针刺足太阳经,引动、疏通其经气。若治疗得当,精气充盛的青壮年患者,一般三天即可痊愈;中年患者,因其精气稍弱,一般需五天才可痊愈;老年精气衰弱者,则需七天才能治愈。病人咳嗽时常咯出青黄色脓痰,质地黏稠,大如弹丸,从口中或鼻中排出。如果痰液不能排出,积留于肺中就会伤肺,肺受伤,则可能导致死亡。

已无更多数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中风厥,劳风的病因病位,证候特点,治疗预后及护理
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黄帝内经》素问 ●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译文).txt
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
《黄帝内经》白话文 (全文)【中篇】
伤寒金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