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暑证

一、暑证概念

  谦按:暑证是夏令的一种急性热病。

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内经》)。

暑者,在天为热,在地为火(《济生方》)。

时令小寒、大寒而人受之者为伤寒,时令小暑、大暑而人受之者即为伤暑(《医门法律》)。

二、暑证轻重之别

  谦按:冒暑、伤暑、中暑、中暍、中热等病名不同,实际只是一类,仅有轻重之别。

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热之气者火也,有冒、有伤、有中,三者有轻重之分,虚实之辨(《丹溪心法》)。中暍、中暑、中热,名虽不同,实一病也(《证治准绳》)。

三、暑证感受途径

  谦按:暑证的感受,其途径可分肌肤和口鼻进入。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金匮要略》)。

暑毒自口齿而入(《仁斋直指方》)。

暑热者,夏之令也。人或劳动,或饥饿,元气亏乏,不足以御天令亢热,于是受伤而为病(《东垣十书》)。

四、暑证症状

  谦按:暑的症状,有身热、汗出、头痛、口渴、心烦、喘喝、面垢、倦怠、小溲短赤、或兼恶寒、身重;甚则多言、谵语、昏倒、肢冷,呈内闭外脱现象。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内经》)。

四时八风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内经》)。

伤暑得之,当恶臭,其病身热而烦心痛(《难经》)。

令人身热头痛,状类伤寒,但背寒面垢,此为异耳。甚则昏倒不知人,手足微冷,烦渴口燥,或吐或泻,或喘或满,皆暑气之所为也(《济生方》)。

中暑之症,身热头痛,背寒面垢,自汗烦躁,大渴口干,倦意而身不痛,或时恶寒,或畏口气(《河间六书》)。

中暑为证,面垢闷倒,昏不知人,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泻,或喘满。伤暑必自汗,背寒面垢,或口热烦闷,或头疼发热,神思倦怠殊甚(《证治要诀》)。

暑病身热自汗,口渴面垢而已,余证皆后传变,或兼内伤(《医学入门》)。

五、暑证脉象

谦按:暑证的脉象,或虚,或微弱,或浮大而散,并不一致。

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内经》)。

伤暑,其脉浮大而散(《难经》)。

太阳中暍者,身疼痛而脉微弱(《金匮要略》)。

热伤气而不伤形,所以脉虚(《针灸甲乙经》)。

中暑自汗,脉虚弱者,热伤气而自汗大出,故脉不能自实而反虚弱(《河间六书》)。

伤寒之脉必浮盛,中暑之脉虚弱,或弦细芤迟者有之(《证治准绳)》。

六、暑证治法

  谦按:暑证治法,以甘寒清热为主,忌用发汗、泻下等,造成坏病。

太阴中暍,或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金匮要略》)。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伤气宜补真气为要(《明医杂著》)。

治暑之法,宜清心利小便为主,若自汗甚者不可利其小便。凡夏月暑证不可服诸热燥剂,若误用之,乃致斑毒发黄,小便不通,闷乱而死矣(《古今医鉴》)。

七、暑证方剂

  谦按:暑证方剂,以清热、生津为正治。

白虎加入参汤(《金匮要略》)治中暍——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

竹叶石膏汤(《奇效良方》)治暑热、烦躁大渴——石膏、麦冬、人参、甘草、半夏、生姜、竹叶、粳米。

玉泉散(《景岳全书》)治暑月内热烦渴、二便秘结——滑石、甘草。

益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表里俱热烦渴——滑石、甘草、辰砂。

三黄石膏汤(《百一方》)消暑气——黄连、黄柏、山栀、玄参、黄芩、知母、石膏、甘草。

水壶芦丸(《东垣十书》)治冒暑毒、解烦渴——百药煎、人参、麦冬、乌梅、白梅、干葛、甘草。

玉露散(《丹溪心法》)治暑渴——寒水石、滑石、石膏、花粉、甘草。

小黄龙丸(《世医得效方》)治伏暑呕渴——酒浸蒸黄连。

八、暑证犯脑治法

  谦按:暑热犯脑,可与兴奋剂以急救之。

蟾酥丸(通行方)治中暑昏沉、晕仆呕恶——麝香、蟾酥、丁香、天麻、腰黄、甘草、朱砂、麻黄、茅术、大黄。

行军散(诸葛武侯方)治中暑昏倒——牛黄、麝香、珍珠、冰片、姜粉、雄黄、银硝。

紫雪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中暑、中热,猝倒谵语——寒水石、犀角、麝香、滑石、芒硝、磁石、木香、硝石、丁香、朱砂、石膏、升麻、沉香、元参、羚羊角、甘草。

飞龙夺命丹(通行方)治中暑、中恶、头晕胸闷——银硝、麻黄、冰片、蟾酥、明矾、朱砂、牛黄、青黛、牙皂、麝香、腰黄、珍珠、灯草灰、月石、人中白。

九、暑证挟风挟湿治法

  谦按:暑邪挟风或挟湿,可佐疏散、芳化及渗利药。

柴胡白虎煎(《景岳全书》)治暑月温热,表邪不解——柴胡、石膏、黄芩、麦冬、甘草。

桂苓甘露饮(《医学正传》)治伏暑烦渴——滑石、茯苓、泽泻、石膏、寒水石、甘草、白术、猪苓、肉桂。

黄连香薷汤(《卫生宝鉴》)治伏暑引饮——黄连、香薷、厚朴、白扁豆。

薷藿汤(《医学入门》)治感冒暑邪——香薷、厚朴、扁豆、黄连、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陈皮、桔梗、半夏曲、甘草。

香葛汤(《医学入门》)治冒者——香薷、厚朴、扁豆、黄连、升麻、葛根、芍药、炙甘草。

通苓散(《世医得效方》)治冒暑烦渴、泄泻尿涩——木通、车前、茵陈、瞿麦、灯心草、麦冬。

十、暑证脉虚治法

  谦按:暑证如遇脉虚气弱者,有兼用补药一法。

生脉散(《医学入门》)治伤暑伏热、烦渴瞀闷、肢体困倦——麦冬、人参、五味子。

参归益元汤(《万病回春》)治疰夏、头眩脚弱、脉数无力——当归、白芍、熟地、茯苓、麦冬、陈皮、知母、黄柏、人参、甘草、五味子。

清气饮(《必用方》)治暑伤元气、发热汗大泄、脉虚细迟——白术、人参、黄芪、麦冬、白芍、陈皮、茯苓、知母、香薷、黄连、甘草、黄柏。

清暑益气汤(《东垣十书》)治长夏湿热困人——苍术、黄芪、升麻、人参、白术、陈皮、神曲、泽泻、黄柏、当归、青皮、麦冬、干葛、甘草、五味子。

十一、阳暑阴暑鉴别

  谦按:辟夏令寒证为阴暑,并以中暑、中热作为寒证、热证的对立。

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暑者阴证,中热者阳证。如避暑热于高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烦心,肌肤火热无汗;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必苦头痛发燥恶热,扪之肌肤大热,必大渴引饮,汗大泄,元气以动(《医学启源》)。

避者于高堂大厦,得头痛恶寒等证者,盖伤寒之类耳,不可以暑名之(《东垣十书》)。

中暍是阳证,中暑是阴证(《丹溪心法》)。

静居高堂大厦,得病似热证,属心脾经者名中暑,阴证;动作田野道途,得病似伤风证,属膀胱经者名中暍,阳证,其实一也。但自袭暑气而言曰中暑,自被日逼而言曰中暍(《医学入门》)。

暍者中暑之称,后世以动而得之为中热,静而得之为中暑,然则道途中暍之人,可谓静而得之耶。动静二字,只可分外感内伤,动而得之为外感天日之暑热,静而得之,因避天日之暑热而反受阴湿、风露、瓜果生冷所伤,则有之矣(《医门法律》)。

暑本夏月之热病,然有中暑而病者,有因暑而致病者,此其病有不同,而总由于暑。故其为病则有阴阳二证,曰阴暑,曰阳暑,治犹冰炭,不可不辨也。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伤寒也;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景岳全书》)。

十二、温中方剂与暑证无涉

  谦按:凡暑证门所用一切温中方剂,均与暑证无关,应分寒证、泻利、霍乱……门内。

清中汤(《中藏经》)治中暑口渴——甘草、干姜、陈皮。

冷香饮子(《济生方》)治老人虚人伏暑——草果、附子、橘红、甘草。

缩脾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消暑气、除烦渴——砂仁、乌梅、草果、干葛、扁豆。

姜朴汤(《医学集成》)治夏秋暑热,恶寒发热,胸膈饱闷或吐泻——炮姜、厚朴、人参、白术、茯苓、陈皮、枳实、羌活、炙草。

消暑十全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暑吐泻——香薷、扁豆、厚朴、紫苏叶、白术、赤苓、藿香叶、木瓜、檀香、甘草。

大顺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暑月烦渴、引饮过多、脾胃停冷——干姜、甘草、杏仁、肉桂。

枇杷叶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中暑伏热、烦渴呕秽——香薷、枇杷叶、陈皮、丁香、厚朴、茅根、麦冬、木瓜、炙草、生姜。

                      [秦伯未.江西中医.1954,(5):5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剂学】20考研进行时-第六十九天
祛暑剂
名老中医之路之(20 )孙允中
中医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第1、2节感冒&咳嗽
ll 中醫 ll 論署证
卫生职称考试-中药学-祛暑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