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起名字为何有各种避讳

姓名是伴随一个人一辈子的一个终身代号,一般人从出生父母取了以后就不会再换了,所以一个好名字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但是取名字也是有很多避讳的,那么在这里,龙吟师傅告诉你起名字都有哪些禁忌?不要怕麻烦,影响你一生的名字,还是谨慎点好。


那么,现在取名时应该怎样看待“避讳”呢?

  旧时的避讳,和君臣、父子等级观念有关。今时今日,“国讳”“圣贤讳”不必理会。但“家讳”还是避避为好,这不仅是对长辈的尊重,也是伦理道德的一种体现。

  毕竟,在国人的心目中,家族的血亲祖先是最重要的,没有祖先就没有后人,长辈不仅有养育之恩,还会让后人有一种归属感。

  所以,在给孩子取名时,要因人、因地而异,不能不考虑避讳,但也不能盲目避讳,什么都避。

古时人人重视“避讳”

  以前,几乎人人都明白何为避讳,而且在平时都很留心,以免一不小心忘了避讳,给自己带来不便。更严重的是,避讳问题,甚至可能改变命运。

  古人有“入门而问讳”的说法,意思是说,到人家去做客之前要探明其避讳什么,以免不小心犯了主人的家讳,惹得主人不高兴。

  “诗圣”杜甫一生写了近三千首诗,涉及诸多题材,但因其母名海棠,为了避母亲讳,他寓居海棠颇负盛名的四川多年,却从未写过关于海棠的诗句。

  才华横溢的“诗鬼”李贺,因为其父名晋肃,便不参加进士考试,终生不得志,27岁郁郁而终。

而如果犯了国讳,后果更严重。

  一般而言,科举考试中,如果某人的文章中出现了当今皇帝或本朝历代皇帝名字中的某字,那么你就不要指望自己会高考得中了,因为你已经犯了“国讳”,你的卷子是不合格的,直接就被打入落卷,哪怕你文章写得再好,也不会被录取。


  根据避讳对象的不同,避讳分为以下几种:

一、帝王对当时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这个是全民都要注意的,言谈、书写中都要小心。

二、讳长官 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

三、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四、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为了避讳,古人通用几种方法,让大家一看就明白这是为了避讳。有四种,即改字法、缺笔法、改变称呼法和空字法。次要有两种避名称字和改变称呼。

1、改字法

  改字法,就是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做改字法。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改用的字称为避讳字。如汉高祖刘邦,《汉书》为避其讳,遂改"邦"为"国"。称为刘国. 

2、空字法

  空字法,指的是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则空其字而不写,或用空围“囗”、“某”、“讳”来代替。

  如《新修本草》的参修者有李世勣,但其书扉署名则作李勣,这是避太宗李世民名讳而删去"世"字。 

3、缺笔法

  缺笔法指的是,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漏笔画,多为最后的一二笔。比如,同样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唐人将“世”写作“卅”。

 4、改变称呼法 

  有时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叫法.如唐代宗名豫,薯蓣 曾经改名为"薯药";宋英宗名曙,薯药又改名为"山药 "。


  所以,在给孩子取名时,要因人、因地而异,不能不考虑避讳,但也不能盲目避讳,什么都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取名中如何“避讳”
取名中的“避讳”,你了解吗?
为孩子起名应该怎样避讳?做家长的千万要注意了
取名为何要---避讳
起名改名必知避讳字详解
中国人的姓,名与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