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傅平山烈士:运动员出身,军事素质极强,孤身斗百名越军!

1986年9月20日,保定完县火车站。闷罐车前的站台上,838名侦察兵身穿85式军服,手持85式微冲、56杠冲锋枪,个个牛气冲天。这样一群兵,是历时两年选拔出来的最能打的兵,是38军最精锐的力量,又配备着当时最精良的武器,怎么能不牛气呢?(下图:特侦一连战士)


可是在李军长面前,他们是不敢牛的。毫不夸张的说,李军长身上那股虎威,不动声色就足以令人心怯。但此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虽然战争早已不是主旋律,可是在今天,他却要把自己的兵送上战场,那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战场,一个属于侦察兵的战场。

李军长心里明白,闷罐车带着这838名战士南下,归来时就未必是838人了。与此同时,在队伍外面负责指挥的傅平山,与妻子于丽萍相拥而立,留下了临行前的纪念。200多天后,傅平山回来了,却是只有一个头颅。


代号:飞虎

傅平山所在的这支部队,是第十二侦察大队,代号“飞虎”。这支队伍人不多,只有838人,却是从第38军八万余官兵中挑选出来的精兵,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悍。大队长由114师副师长刘文凯担任,下辖4个特种侦察连、一个火力连,并配属直属分队、后勤分队若干。每个分队都是齐装满员,每个连都大有来头,还由师级干部担任大队长,足以看出38军对这支队伍多么重视。



行动代号:403

1986年12月,侦察大队接到情报,越军在大黑山驻守着约1个班的兵力,阵地前有一个水池,每天上午9点都会有一名越军走出阵地打水。获悉情报之后,李副大队长与参谋傅平山等人,秘密前往该地点侦察,决定在此设伏抓一个越军俘虏。

12月26日晚,侦察大队确定了参战人员,并分成4个战斗编组。第一组为捕俘组,总共7人由傅平山率领;第二组为指挥组,只有李副大队长和警卫员2人;第三组为火力组,由张玉珠等7人组成;第四组为接应组,由杜伟等6名战士组成。各组的任务分工明确,并针对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分别制定了应对方案。行动时间定于27日,行动代号:403。(下图:特侦2连的战士们)


向着目标,前进!

26日晚,任务命令下达,各战斗小组分头进行准备。冬天的夜晚静的出奇,天好似盖了一块大黑布,一点星光也看不到。傅平山清点了一下装备,捕俘组共带有2支微冲、2支79式冲锋枪、微声手枪及54式手枪各一支,手榴弹5枚。同时,每位战士身上还带着一天的口粮。

晚上9点半,一辆军用卡车载着战士们出发了,昏暗的车灯撕破夜幕,像一只萤火虫冲进了无尽的黑暗。汽车沿着战备公路悄然开进,夜风穿过迷彩网,从战士们的脸上拂过,带来一丝丝寒意。大家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吱声,默默地等待着。


晚上10点半,汽车在一处山崖下停了,这里是边防三连的防御阵地,再往前就只能靠步行了。战士们轻轻地跳下车,简单的整理一下装备,按照序列朝着捕俘区前进。为了防止有战士在黑夜中掉队,所有人都被一条长长的绳索串联起来,由向导牵着摸索着前行。

沿着一条河走了2里路,又顺着大湾沟往上爬,不知翻了几座山,终于在27日凌晨抵达敌人阵地间隙部。战士们稍作休息,火力组就近占领了一处高地,随时支援捕俘组的战斗。捕俘组喝了点水,再次起身出发,向着敌人的阵地继续渗透。


敌我双方阵地之间,隔着一座起伏的大山,面向我军的这一侧不仅坡陡难行,而且被地雷全部封死。绕过雷区最好的办法,就是专挑难走的路走,傅平山等人手脚并用,攀悬崖、爬陡坡,终于穿过了敌人一线阵地,向敌人二线阵地接近。此时已经深入敌后,不用担心地雷的问题,大家加快行军速度,终于在27日凌晨4点,接近了目标地点。

李副大队长让向导找个地方隐蔽起来,又命令4排长李忠信,迅速查明水池的位置。可山上一片黢黑,地形又非常复杂,还要小心敌人的暗哨,李忠信摸了整整2个小时,才找到敌人打水的那个水池。为了保证一击成功,李副大队长又命令参谋傅平山、4排长李忠信、1排长林江分头出发,勘察最佳设伏位置。根据三人的侦察结果,捕俘组决定在敌阵地与水池之间的小路上设伏。


经过一夜急行军,大家都已经疲惫不堪,全身又酸又痛,眼皮子直打架。汗水早已把军装打湿,山风一吹冻得人打哆嗦,大家咬牙坚持着,找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吃一些随身携带的干粮,进行短暂的战前休整。

早晨6点半,捕俘组全部进入潜伏位置,具体部署如下:连长胡桂林带着4排长李忠信、3班长韩向才,实施警戒观察;1排长林江带着1班长李洪国、5班副韩晓雷,在小路拐弯处设伏,执行捕俘任务;李副大队长带着警卫员在敌阵地对面山上隐蔽,负责指挥、观察、照相。(下图:傅平山)


突发意外

早上9点,山雾渐渐散去,敌人的阵地上有了动静,捕俘组的战士们立刻警觉起来,轻轻地舒展下身体,做好了战斗准备。半个小时后,一个穿着灰绒衣、蓝布裤子的越军,晃悠悠地走进了伏击圈,可是刚走到警戒组的位置,脚步突然停了下来,脑袋紧紧地盯着战士们的潜伏位置。

不好!伏击圈暴露了!敌人转身就跑,胡桂林当机立断,连开两枪击中敌人;傅平山一个飞扑将敌人按倒,林江迅速赶来帮助傅平山将敌人制服。俘虏大喊大叫,企图负隅顽抗,傅平山用三角巾将他的嘴死死堵住;林江把敌人反铐,背起来飞快的后撤。(下图:侦察兵活捉越军影像,并非此次行动)


就在这时,阵地上的敌人发现了我军行动企图,立刻展开猛烈射击,捕俘组被压得抬不起头。连长胡桂林判断,在这种情况下要把俘虏带回去,伤亡一定非常惨重,便下令1排长林江击毙俘虏,大家迅速后撤。由于事发突然,捕俘组跟指挥组断了联系,参谋傅平山命令连长带着捕俘组继续后撤,自己返回指挥组隐蔽的位置,寻找李副大队长的下落。

捕俘组携带的武器射程短、火力弱,加之地形对我军不利,没有对敌人盲目还击。越军见我军没有开火,竟跃出战壕向捕俘组逼近。胡桂林等人隐蔽在沟底,一边等待李副大队长和傅参谋等人,一边呼叫火力组与边防炮兵予以支援。然而,电台呼叫了40分钟,一直没有回应。


形势十分危急,傅参谋等3人一直未见返回,连长派人出去寻找也未果。胡桂林认为,敌人正在向捕俘组的隐蔽位置逼近,且敌强我弱,如果再等下去,捕俘组极有可能被压制在沟底出不去。眼前这种形势,只有先行后撤,引开敌人的注意力,为傅参谋等人撤离创造机会。后来,他们全部安全返回国内。

孤胆英雄傅平山

我们再来说说傅参谋,当日与敌人交火后,他只身返回寻找李副大队长和警卫员,见敌人已经追至山腰,便躲在一片茅草之中。等敌人从身边离去,他再起身寻找副队长时,已经找不到了踪影,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踪迹。为了牵制敌人的力量,给战友多争取一点后撤的机会,傅参谋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敌人展开了长达6天5夜的战斗。(下图:傅平山)



1987年1月1日,国内万家灯火,老百姓们都在迎接新年的到来,但是在越南的深山老林之中,傅平山正与百倍于己的敌人周旋。他是运动员出身,体能素质惊人,而且枪法极好,还是多年的训练标兵,想脱身应该是有机会的。问题是,他的右腿中弹,无法快速转移,才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下图:傅平山)


敌人喊话劝降,傅平山用子弹给予回应,恼羞成怒的敌人见活捉不成,便集体投掷手雷,将傅参谋炸死。至于傅参谋牺牲前击毙了多少人,一直很有争议,有资料说他击毙一人、击伤一人,但他的战友认为要远超这个数字。因为傅平山手上不仅有一把微声手枪,还使用了缴获越军的武器。据越军投诚人员透露,越军师长曾大骂:“死了5个人,还抓不住一个断腿的。”由此证明,傅平山牺牲前,最少击毙了5名越军。

傅参谋牺牲后,我军根据边民提供的情报,确认傅参谋的遗体被埋葬于越南苗王县,据说被浇筑在了水泥里。侦查大队对边民许以一万元的赏金,将傅平山烈士的遗体带回,最终只带回一颗头颅,还是通过傅参谋的络腮胡才确定了身份。(下图:战友挥泪送别傅平山遗骨回乡)


关于这次行动,其实是有争议的。有老兵回忆,这次任务的目的,原本是抵近观察,探明敌人在此处的布防情况,为后续战斗铺路。李副大队长虽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却未发现敌人后面还有后续之敌,擅自改变行动计划,试图活捉越军俘虏,致使行动暴露。由于事先没有布置重火力支援,才导致战斗打成这样。


但无论怎么说,傅平山都是为了救李副大队长和警卫员,而身陷险境的。遗憾的是,傅平山虽然是我军建国后,牺牲级别最高的侦察兵,却未能获得“战斗英雄”称号,仅被追授了一等功。另外,由于他深入越军境内并牺牲,出于种种原因,他的事迹也没有得到广泛宣传。作者谨以此文,向傅平山烈士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越侦察作战第12侦察大队
一支手枪7颗子弹,牵制住敌军6天5夜,掩护主力部队全部转移
【我的卧虎湾】马 达:热血丹心⑪——忆老山前线战友傅平山烈士
对越自卫反击战,他一腔热血独战越军150人,只剩头颅归故里
侦察兵老山轮战,牺牲最高级别干部,仅头颅回国,妻子婉拒照顾
【第77期】对越反击战前夕,为何2名可以不用死的越军会被我分队“集体”开枪射杀?要说他2人被保护的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