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味地黄丸的服用误区

现在不管是电视还是网络上,普遍营造出一种假象来,好像说三十岁以上的男士都要吃六味地黄丸,可以补肾,能防止衰老。以至于药房的六味地黄丸销量大增。

有一位老师朋友吃了半年的六味地黄丸,发觉有点不对,本来食欲就不太好,近来更是不想吃饭,胃口总是胀胀闷闷的,这才在别人的推荐下找我调理。

询问病史症状之后,我让他伸出舌头,发现他满舌头又很厚的舌苔,又腻又滑。我告诉他,您这是脾虚湿盛,需要健脾化湿,除了服中药,六味地黄丸要立即停掉,不能再吃了!

他感到疑惑:不都是说六味地黄丸是补肾的,我经常腰酸怕冷,难道不是肾虚?我解释说,六味地黄丸是补肾的中药,但只适合肾阴亏虚的人

如果您是肾阴虚,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心烦,夜间睡眠后容易出汗,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再加上腰酸背疼,耳聋耳鸣,舌苔又不厚,是可以吃六味地黄丸的。但决不能把六味地黄丸当作是补肾的万灵丹。

比如,肾阳虚的人,在感到腰膝酸软的同时,夜间小便增多,大便经常不成形,总感到怕冷、手脚冰凉,食欲不振,口泛淡水——这种人服用六味地黄丸,无异于雪上加霜!

脾胃亏虚、痰湿偏盛的人也不能服用六味地黄丸。这样的人,平时食欲欠佳,经常胸闷、胃胀,大便溏泄,舌苔偏厚。

六味地黄丸中的地黄、山萸肉等过于滋腻,服用后会加重病情。  

除此之外,感冒发烧期间、急性肠胃炎腹痛腹泻的时候,即使有肾阴虚症状,也暂时不宜服用。须待邪祛病愈后再服。

糖尿病病人不要服六味地黄蜜丸,因含糖量较高,易引起血糖波动

据我的临床观察,四十岁以上的人,不管男女,确实应当关注自己的身体,并适当进补。

但一定要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辨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中药,而不能人云亦云,或根据道听途说,不加分辨地乱补。阴阳弄反了,服错了药,对身体是有伤害的。

就补肾而言,真正阴虚者并不太多,相反是肾阳虚的人越来越多,这可能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关。肾阳虚的,容易招致寒气,“阳虚生外寒”,可服用肾气丸。 

肾气丸也叫八味肾气丸、金匮肾气丸。组方比六味地黄丸多了附子和肉桂两种药,但药的性质却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六味地黄丸是补阴的,其适应症如前所述;肾气丸却是补阳的,适应于肾阳不足,不能化水的病证。许多人感到精力不足、腰痛腰酸,同时怕冷明显,就属于肾阳虚。

只多出两味药,为什么药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转变,把补阴的名方变成了补阳的代表?初学中医的朋友不容易搞清其中的道理。

明代医家张景岳这样解释:“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打个比方,六味地黄丸是补阴的,相当于给您提供了液态的汽油;而附子和肉桂两味热药,则是提供了打火装置。有了打火装置,火就能烧起来,加上有汽油的供应,这火便能熊熊燃烧,温暖周身。

肾气丸的适应证非常广泛,凡是与肾阳虚而肾水泛溢有关的病,都可用肾气丸治疗。

以下列举常见的几种:男士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夜间小便频多,平时偏于怕冷,属于肾阳亏虚,可用肾气丸调治。

男士阳痿早泄,夜间小便频多,腰酸怕冷,多属于肾阳虚,可用肾气丸调治。

女士经前肚子凉痛,面色苍白,平时手脚冰凉,月经后腰酸背痛,膝盖发软,属于肾阳虚,是肾气丸的适应证。

不论男女,经常感到下半身怕冷,小肚子凉而不舒,小便不利,早上面目轻微浮肿,下眼睑浮肿,像一只蚕卧在那里,晚上下肢浮肿。多见于肾炎病人,可用肾气丸治疗。

糖尿病病人,口干口渴,饮水很多,但大部分时候都是想喝热水,不愿喝凉水;喝水没多久就想小便;喝得越多,小便越多。这就是《伤寒杂病论》所说的:“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慢性肾炎、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冠心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偏于怕冷,手脚不温者,大都属于阳虚,可用肾气丸。

有临床报道,肾气丸对多种老年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如前列腺综合征、老年性白内障等,服用肾气丸,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目前,许多药店供应有桂附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作用类似,有肾气丸适应证时,也可选用。

此外,能够温阳补肾的,还有理中丸系列,如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等,都是中医温阳祛寒的法宝。脾肾阳虚的男性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

这是一种价格便宜、历史悠久的常用中成药,具有温中健脾的作用,经常感到怕冷、手脚发凉、胃部腹部冷痛、呕吐泄泻者,都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一般为浓缩丸,用量是一次8~12丸,一日3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腰酸?阳痿?手脚冰凉?肾虚?史上最全补肾药来了,男女都适用哦,让你增寿十年的妙方。
三伏补肾阳,阳足硬度强,5个补肾助阳的中成药,肾虚的人别错过
阳气生于脾,萌于肝,藏于肾,一个中成药,帮你补足一身阳气
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分辨及调理
五脏常见的8种虚,临床的表现和对应解决方法分享
手脚冰凉?虚寒怕冷?想要“肾气凌人”就要学会这几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