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道观后感 1-2集

此剧只有24集,主演是王志文与之配戏的女主是左小青,王志文老演员演技真诚老道这不必说,至于左小青实在不敢恭维,好在我意不在评论演技,此项一带而过。

第一集
开头是以一这个剧的最惨烈、最震撼的情节开头,可惜因为没有交代剧情,又没有引人入胜的铺垫,反而淡化了这段情节,没有达到作者预期的目的。
先介绍一下第一集的主题思想吧,免得刚刚看的人懵懂不能尽快入戏。
此剧是以倒叙的形式,颂扬的是一位女警管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为同事办了点私事,却无意中撞见了全国通缉的在逃犯,因为没有准备,以一对四,尽管她机智勇敢,最终却不幸牺牲,牺牲前违反警局纪律的给她最爱的男友打了告别电话。


女主芮小丹生前是从小跟着母亲在德国长大,后来因为想做演员学国语在中学回到国内上学,可是后来却因为崇尚警察的威武读了警官学院。
剧情由她的同学远涉万里来德国找她展开,引出了男主丁元英在德国商界叱咤风云又激流永退的故事。


有几个能引发我共振的之处,1 去买唱片机,朋友为他砍价,似乎他不在行这个,一个连砍价都不会的人,能搞经济吗?朋友说:“八万是贵了点,你也不打个手势,我就一个劲地坎呗”,他的回答是:“是好东西价格差不多就行了”。就这句回答能表现出他的轻松释然,一个能够在某个领域做出成绩的人,一定不是个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的人。一个在商场上日赚斗金的人,一定是个不贪小利的人。

共振2 他的秘书对他的评论,他不是人,是魔、是鬼都可以,就不是人。他是极品混混,这应该是作者的伏笔,佛魔是在一念之间,一个说鬼话、办鬼事、却又能让人发自内心地服气、认可,此人与众不同,不是常人。
共振3 在和他朋友讨论美女是魔的时候,他的一句符合佛家思想的话:“是不是魔与美女没有关系”。在讲解中他举了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伸手与捂手,如果一个人只能伸手不能握手,有病。只能握手不能伸手也有病,神曲自如才是正常,其实道法自然,人们的差距就在于把最简单的事情把握到一个最合适的度,便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佛家讲,万念由心造,一切的境遇都是我们自己内心所显现,你的心善,你看到的都是善人善事,你的心恶,看到的都是恶人恶事,美女也是如此,如果你用真诚心待之,美女是美女,你用贪婪、执着、歧视、轻蔑的心待之,美女就是魔。朋友说:“以后见了美女不起心动念”,“他回答那你又多了一个念,烦恼不是少了一个,而是多了一个”很智慧的传道方式,没有一句佛法,却在传达佛家思想。他后面还说了一句话,你这叫戒,戒就不苦了吗?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你的心思起来了,你去压制他,“戒”他,当你“戒”他的时候也是很辛苦的,最智慧的方式是转化他,所以上师才写了一本“转化你的人生”让你在轻松快乐中放下烦恼。


共振4 在丁元英名利双收之际,他却能为了国人的利益,为了自己的良心激流勇退,而且还是用一个贬低毁谤自己“存有不到的商业动机”的理由结束正处在高潮中的经营。这事说说容易,是人就难以做到。在名利双收的时候,用一种名利俱损的方式结束,而且无怨无悔,不仅如此,他还因为主动终止这个经营而被投资方认定存有不到的商业动机,冻结了他的所有个人资金三年,五年内不得进入股市,这就是怕他离开后与别人合作使得他们蒙受损失,一招致命断了他擅长股市资金运作的后路。


如此这般封杀,他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德国,同时还拒绝了6万欧元的补偿,谁跟钱有仇呀,何况是人家主动补偿给他的。所以说他不是人,其实在我看来应该说不同于常人。
韩楚风是他的朋友见合作伙伴,一个有福报又有头脑的人,正天集团的副总裁(共有三位副总裁)因为总裁出事,三个副总裁正在竞争总裁岗位。


共振5 在他公司倒闭搬家的时候,他朋友的妻子来找他借钱,我想这种情况下是个人就不该对他提出这样的要求,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生反感,这女人不懂的体谅别人吗,只知道想自己,太自私了,可他的反应让我意外,把自己刚刚提出的来生活费一股脑地给了她。然后又给了他父母打算了后路,却偏偏没有考虑自己的后路,这种不给自己留后路行为需要多大的自信心,多么强大的内在力量。我想他心里明白,给别人安排好后路,不用操心自己,自己的后路由天道会安排。


当朋友对她说,人家都骂他汉奸时,丁元英回答:汉奸好歹还是人,总比直接骂我不是人好,这句话里隐藏了几个信息,第一,丁元英面对别人的不解,诋毁甚至谩骂的超然态度,他能在最不堪的语言中,用平静的心找到让自己宽慰的理由。
他面对挫折和失败有一种出离心,老白姓常说旁观者清,这句俗语明确地阐述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当你置身事外的时候,才能理智、正确、清醒地对眼前的事物做出正确、智慧的判断。然而,丁元英却能以身处事外冷静地态度,观察自己正在经历的事物。这看似简单却人人都很难做到的事情他却能做到。


丁对郑健时的评论可以说是入骨三分,像一个与自己无干的局外人,用一种置身事外视角去评论一个诋毁他的人,这是一种何等的超然洒脱,这是多么博大的心胸。他说:“建时凭心凭理亲度超疏不失佛门正本,但他的佛根里只有熔点没有正智所以他看我是一个元宝不失德性,一坛元宝图财害命,他的那个佛修的是来世正果的佛,他还得到佛祖那里多咨询咨询”。我理解的意思是,建时的投票凭着自己的正信、良心,没有世俗人道的朋友亲疏,所以他不失佛门正本,(这里说的正本用佛家的解释就是万物同根、人人为亲,用道家的语言解释就是天道无亲),但郑建时的佛根里只有吸纳佛家理论的能力缺乏感悟佛家大智慧的悟性,所以说来世还要去问问佛祖。


这里面还隐含了一层意思,郑建时的慧根不可能今世成就佛道,需要来世继续修行。而在评论自己的时候丁却说:“我正果是不想了,尘埃落定”。真正大彻大悟者不会认为自己已经彻悟,他甚至没有自己需要彻悟的概念了,相反他们会隐于俗世中,处处散发着佛光却感觉不到一点佛气,更不会把佛挂在嘴上,所以说,丁对自己的评价已经说明丁的境界。


韩楚风的一句:“尚未拿起何谈放下,”这里面蕴含着玄机;丁元英的态度其实明白人都看得出来,就是不争。道家,不争而善胜,无为而无不为。所以丁元英的不争却蕴含着用不争而善胜的技巧(其实这里用技巧或手段这些词都不达意,因为不争而善胜是道,而技巧和手段都是术,用通俗的话说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没有可比性)丁元英的不争背后蕴含着巨大的争的力量,但凡是都有意外,最终成事还是要靠天意,所以丁元英不便支这个招。而楚风明白丁元英的顾虑,因此提示他,我尚未拿起(还没有争到就算失败也没有损失)何谈放下?(怎么会因为没有随意而沮丧失落)


“正天的事,争与不争,你不说话已经是表态了”。丁的解释是,退后一步让出一条道,让两个副总裁先过去,让他们内耗,当韩楚风质疑的时候,他说了一句经典的话:“这是文化属性,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他似乎把人性看透,其实这又何尝不是看透因果呢?用因果的理论解释:“他们有欲望心,有争斗心,这种心理就会让他们招感来是非灾厄,一番折腾后败下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在我看来,这里面蕴含着强大的智慧,我这里说的是大智慧


丁喜欢尼采的这段话,更高的哲人独处着,这不是因为他们喜欢孤独而是在他们的周围找不到他们的同类。而我却认为,独处是一种境界,孤独是一种享受。


助理让小丹为丁租了一个房子,隔热不好,冬冷夏热,家徒四壁,简陋不堪,对于一个商人巨头应该是很难适应吧,但他却坦然接纳,没有任何不适应,似乎他就是一穷孩子,就应该住这样地方,这说明此人能随时调整心理状态,不会因为外在境界的改变而受到影响


共振6 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摊,丁元英掏钱买了一碗混沌,吃完后刚刚要走,被卖混沌的摊主叫住,说他没有交钱,他楞了一下,没有做任何解释,又掏出钱来给人家了。后来旁边一个警察证明,他已经给过钱了。可能观众会感觉到佩服,但有没有想过如果是自己,能做到不解释再给一次钱吗?这就是大气,这种人不会和老百姓说事争理,因为不值得。就像有些人喜欢欺负乞丐耍威风,而真正有能力的人会在上流社会叱咤风云,有时候,一个人不做解释地默默吃亏反而能表现出他内在的强悍。


共振7 芮小丹的一个关照电话,却暴露出丁元英的内在强大,芮小丹的潜台词:“他问有事吗,这是一个意识认识问题,说明他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找人帮忙这个程序,只有我能帮你什么的意识设置,这是一个不自觉的居高临下的意识位置”。后面是我的感想,这种人心里不会有迷惘、纠结等负面情绪,也不会有让他们头痛无法解决的难题,这并不是他没有难题,而是因为他可以随时放下难题。一个享誉欧洲商坛的著名商人,猫在一个破破烂烂的居民区里,在别人合家忙年的时候,他却在打扫公共楼道,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会不会有孤独凄凉的感觉?告诉你们我对他当时心境的考量,他的心很清静有点愉快,因为当前独处的的清静快乐,因为为别人营造了一个干净环境内心舒服、喜乐,如果一个人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快乐,反而会有孤独和自卑,那我只能说,他是被世俗所累的可怜人。


看到丁元英为自己准备的两箱年货—方便面,我便想起了单食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的颜回。人的境界达到一定高度,有了物质的享乐也会享受,没有也不会感觉有什么不适,因为这个时候,主宰他们内心的是内在的丰富多彩,而不是外在的物质生活。


共振8 当他问明白他父亲的病情后,知道即便这生命维持下来也没有质量,便很坚决的问出一句话:“我怎么做才能让我父亲死”?这是作为亲生儿子,真正心疼自己父亲的人才能说出的一句话,这样的话那些平时带着假面具生活,虚荣做作的人是永远说不出来的。讲责任就已经错了,说孝顺在加个美德就更错了,这句话原意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当一个政权开始推广忠义了,说明这个政权有了危机,开始分东离西了,当一个家庭开始推广孝道了,说明人已经不孝道了,如果每个人都把孝道当做本能,人人都主动的行孝道,孝道还需要推广吗?大家都在标榜孝顺的时候,孝顺已经有了危机了。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的臣子都以国家为重,以百姓的安居乐业为己任,每个人都忠于朝廷,那么还有什么忠臣吗?忠臣的出现是因为有了奸臣才可以比对出来。


孝道是凭心而做的,如果把他纳入一种模式那不免就成了一种做作了,做给别人看就有了虚假的成分,我记得我父亲当时病重呼吸困难,真的是生不如死,她对我说**我只想可以顺顺当当地呼吸上一口气,我当时心如刀割,恨自己没有办法替他,当时的心情就是这样,如果我可以替我父亲受这份苦我毫不犹豫,如果我不能替他,我宁愿让看着他死也不能看着他受这份非人的痛苦。


我最欣赏他的一句话,没钱的父母多了,办到哪里是哪里,尽心尽力是标准。
妹妹问了一句话,哥,如果我们砸锅卖铁在也借不到钱了,可父亲就差一万元就可以救活,那怎么办?丁元英回答:“那就死”。
这也是我的回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命不可违,人只要尽心,不要强求结果,结果需要遵循因果,不是我们能说了算的。如果强求,就是烦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句话参透佛家大智慧,多读践行,离苦得乐!
佛家禅意语录 充满智慧的禅语
提炼儒道佛做人的智慧只有两句话
《天道》丁元英是儒商吗?他狼性十足为什么那么多人肯定
北大学霸推荐的超好用
修心三境界与佛道儒学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