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医堂】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案例一

周某,男,52岁,营业员。

初诊:患者因受凉发生右手中指近端指间关节肿胀、疼痛,约20天波及全身多个关节,呈对称性,以四肢小关节明显,伴关节晨僵。在当地治疗服用过中药和西药(药名不祥),效果不佳。诊见患者四肢多关节对称性肿痛,以小关节为主,关节晨僵持续约3小时,影响生活和工作,病变关节畏寒、酸痛,遇阴雨天加重,伴胃脘满,食欲差,神疲,行动迟缓,双手握力差,双腕、膝、踝及手指关节肿胀、压痛,舌质淡,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紧。

诊断:顽痹(类风湿关节炎)。

辨证:寒湿闭阻。

治宜:散寒祛湿,活血通络。

处方:羌活30克,制川乌、制草乌各9克,桂枝9克,透骨草30克,萆薢30克,海风藤30克,木瓜30克,薏苡仁30克,当归3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甘草9克。水煎服。

二诊:患者服用上方10剂后全身多关节肿痛减轻,行动较前方便。精神及饮食较前好转。上方加生地黄20克,继续服用20剂;痹苦乃停片,服用3个月。

三诊:患者关节肿痛消失。继服痹苦乃停片3个月,巩固疗效。

按语: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慢性、全身性疾病,以骨关节疾患表现最为突出。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早期关节肿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骨质改变和骨骼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从而导致患者丧失劳动力。属于中医学的骨痹、顽痹、历节风范畴。该病的病因和病机为外受风寒湿邪侵袭,内因肝肾精血虚弱,以致经络闭阻,气血凝滞,为肿为痛。外邪侵入,深入筋骨,久病导致肝肾更虚,筋骨失养,出现筋挛、骨枯,形成关节僵硬变形。该患者因防护不慎,感受寒湿,寒湿之邪客于经脉,气血运行不畅,阳气不达,故肢体关节疼痛、肿胀、僵硬,遇寒湿加重。湿困于脾,故胃脘满,食欲不振。经脉闭阻日久,必有瘀血形成,而见舌有瘀点、脉弦细。证属寒湿凝滞,瘀血闭络,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用此方多获佳效。

案例二

马某,女,56岁,家庭主妇。

初诊:患者全身多个关节肿痛36年,手畸残6年。患者生产后数日出现“拉风箱”症状,手指关节发生剧烈肿痛,1个月后已波及全身多个关节。当地医院诊断为“产后身痛”,给予激素治疗暂缓症状。10年后患者双手指梭形改变,20年后双手典型鹅颈样类风湿手,间断服用激素30年。诊见患者全身多个关节肿痛、酸困、僵硬,四肢及下颌关节为甚,张口困难,生活不能自理,肢体畏寒怕冷,倦乏无力,情绪悲观。家族中,患者的三姐及大姐的儿子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已残疾)。体格检查:形瘦,面苍白,四肢肌萎筋挛,类风湿手。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细涩。

处方:当归3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炒穿山甲12克,桂枝12克,独活20克,千年健30克,木瓜18克,香附30克,川牛膝30克,陈皮15克,甘草9克。共9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服药9剂后,疼痛肿胀减轻,傍晚下肢浮肿,夜尿频。上方加制附子6克,茯苓20克。共6剂。

三诊:患者肿痛较上次减轻,下肢浮肿及夜尿频亦不明显。上方加三七3克。共10剂。将药研为细末,水为丸,每天服3次,每次9克。

四诊:患者坚持服用完上药后,虽手畸残未改观,但关节肿痛消失,身体感觉舒适,可自行上下楼活动,四肢肌肉较前丰满。守法继服,巩固疗效。

一年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生活基本自理。

按语:类风湿关节炎至Ⅲ期,患者关节畸形,骨损筋缩,多数医者认为此时瘀血顽痰凝结,以虫类药搜风剔络,破瘀涤痰为主。根据笔者临床所见,此时虽确有瘀血顽痰凝结,但正气虚弱,筋骨失养更多。病至Ⅲ期的治疗指导思想为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除个别患者体质尚可,适当或临时用虫类攻逐药外,主要当扶正固本。该案用当归、丹参、鸡血藤活血养血,以血药为主,辅以炒穿山甲行血止痛;独活、千年健、木瓜、桂枝、川牛膝为祛风除湿散寒之平剂,祛邪而不伤正气;陈皮、甘草共为佐使。该方养血活血、蠲痹通络,缓缓调之。

案例三

肖某,女,37岁,发热伴全身多关节肿痛半年。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继之全身多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便,以双腕及手指明显。在当地医院按风湿热治疗,服用地塞米松片和吲哚美辛片约4个月,症状时轻时重。

现症:全身多关节肿痛,以双腕、手指及腰部明显,体温38摄氏度~40摄氏度,精神差,营养一般,发育正常,全身皮肤有散在点状红斑疹,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轻度肿大,压痛,双腕及双手指关节肿胀、压痛,局部皮肤发热,肾区无叩击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1.2×109/升,中性粒细胞0.82×109/升,淋巴细胞0.15×109/升,嗜酸性粒细胞0.01×109/升,单核细胞0.02×109/升,心电图检查显示为心肌劳损,轻度缺血。

诊断:热痹。证属湿热留气及营,经脉痹阻不通。

治宜:清热除湿,活血凉血。

处方:石膏20克,知母20克,忍冬藤30克,土茯苓30克,黄柏15克,连翘20克,通草9克,青风藤30克,萆薢30克,防己20克,生地黄20克,牡丹皮15克,鸡血藤30克,香附30克,陈皮12克,甘草12克。水煎服。

医嘱:避风寒湿邪;加强营养,进食易消化食物;适当活动。

二诊:服上药30剂,递减激素,体温渐降,全身多个关节部位肿胀减轻,偶有低热,服上药数剂热除,现仍腰痛,双手指晨僵,局部微热不适,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

处方:当归3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土茯苓30克,忍冬藤30克,黄柏15克,连翘30克,萆薢30克,石膏30克,知母20克,薏苡仁30克,黄芪30克,陈皮9克,香附20克,甘草9克。上方水煎服,间断服药30剂。其后,将上方共研为细末,每次服药5克~6克,每天3次,连续服药3个月。

1年后随访,患者药已停半年余。诸症悉除,能参加正常劳动。

按语:该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医者认为是独立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长期发热,伴有一过性皮疹和关节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常有肝、心、肺损害和浆膜炎,血沉增速,血白细胞增高。该病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一些学者提出5条标准可作为临床参考:1.不规则发热持续两周以上,以弛张热为主;2.反复出现一过性皮疹、关节炎;3.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类固醇激素能使症状缓解;4.周围血象白细胞增高,血沉增速,血培养阴性;5.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中医称该病为热痹。系由机体气血失调,外感六淫之邪所致。风寒湿热,外侵关节经络,气血阻滞,久而瘀为痹病发热,寒热往来,口苦喜呕。似邪传经于少阳膜原;壮热红疹,舌红脉数,又如温邪留恋气营之间。热痹一症,每每夹湿,病邪绵延日久,痹痛未愈,正气渐衰。内损脏腑经脉,又似内伤虚热之症,经所谓邪入阴分则痹。痹热久而伤阴耗气,遂成正虚邪实证。

根据该病的临床特征,急性期属中医热痹,临床按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施治,注意和胃化湿。邪在气分,在大量应用石膏、知母的同时,择用忍冬藤、土茯苓、生地黄、牡丹皮、青风藤,清热除湿,通络,凉血活血。慢性期证治参内伤发热,以脏腑、气血辨证,注意养阴清热,益气通络,效果尚佳。(作者为全国名老中医)

统筹:刘旸

责编:张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良春治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重用鸡血藤与黄芪治好类风湿关节炎,即使穷一辈子也要对得起患者
夏季高温雨天,六招克制类风湿关节炎
春季类风湿高发期,做好以下几点不发作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切莫轻信“特效药”
绝密土方子: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一次见效,为家人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