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理论基础》学习笔记-中医思维和哲学基础1
1、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学习运用中医应当运用中医药的思维方式:象思维、系统思维、变异思维、中和思维。

2、中医的哲学基础。

1气一元论。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和中介,气推动万物发生发展,中医学的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相一致。

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本原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① “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②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 

“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③ 人生下来之后,先天之精又要靠后天之精的培养和补充,才能使生命活动生生不息。“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精神活动和生理活动的内在联系。

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有机体内部阴阳消长转化的矛盾运动。

气机与气化

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没有升降出入就没有生命活动:

①“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②“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③“出入废 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 则气立孤危。”​


2阴阳学说。
古代哲学用对立统一,辨证思维的阴阳学说解释自然现象,春秋战国时期形成阴阳学说的哲学思想,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学说运用到医学领域,《黄帝内经》中贯穿阴阳思维和学说体系,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哲学基础》03:阴阳学说的形成——阴和阳到底是什么呢?
《医学科普.中医哲学基础》
中医的哲学思维
中医哲学基础第三节:阴阳学说的形成
《中医哲学基础》第三节:阴阳学说的形成—阴和阳到底是什么呢?
《中医哲学基础》第三节:阴阳学说的形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