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试解No.325

325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本条可对比《伤寒论》试解No.315,说的也是少阴病传入太阴病范畴之少阴太阴并病重者或纯太阴病出现津液脱尽者可出现的症状治法

《伤寒论》试解No.315: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少阴病,为表阴证少阴病,出现下利优先考虑已经内传太阴病下利...必数更衣[注],可参见《伤寒论》试解No.225之“下利,同时还出现微、涩脉说明津液阴阳均耗竭(脉微涩,《伤寒论》试解No.281之“脉微”、《伤寒论》试解No.214之“脉微涩[注],提示已由少阴病内传,且发为津液阴阳均脱尽少阴太阴并病重者或纯太阴病重者,此时不仅可出现下利,还可出现脾胃肠津液耗竭无法执行运化功能之恶心呕吐、津液外脱(亡阴亡阳)之出汗而汗出、阳气不固下脱之频繁想上厕所但实际解不出什么大便必数更衣,反少者,都是消化道无内容物且津液耗尽无法行使正常功能的表现,因此针对这种津液阴阳均耗竭少阴太阴并病太阴病,当以温中健胃固津液为先当温其上,止住津液阴阳继续外脱(出汗、呕吐、下利)的同时回阳救逆,可优先艾灸胃部穴位(如上脘、中脘、关元、气海、天枢)及足阳明胃经等相关穴位(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灸之;方药上拟四逆汤类方处理,参照具体辨证调整(可参照附录)
[注]微脉此处提示阴阳衰脱,涩脉此处提示真阴耗竭。
【微脉】 
定义:脉搏微弱到似有似无的状态(按之欲绝,似有似无) 
意义:1、阳气衰;2、气随血脱,元气暴脱,气阴亡脱

【涩脉】(血液黏稠度高、血小板聚集、红细胞凝聚时可出现) 
定义:①往来艰涩,迟滞不畅(轻刀刮竹感/小颗粒感)【从无名指感觉到跳动到食指感觉到跳动的时间差长】;②去速:不艰难,去得飞快(停止跳动) 
意义:1、阴枯:真阴耗尽,死证;2、气滞/郁/结;3、血瘀;4、湿(浊):阻滞气机;5、饮:指多余津液充斥,血管中津液少
附录:

至今为止,六经病中涉及下利的治法,总结如下:

太阳病范畴+下利(阳明——葛根汤(无汗)/桂枝加葛根汤(有汗)
太阳少阳病+下利——黄芩汤
少阳病心下痞证+下利——半夏/甘草泻心汤
少阳阳明病+下利——大柴胡汤
太阳阳明病+下利(阳明——葛根黄芩黄连汤
阳明病+里急后重下利——白头翁汤(加大黄)
阳明病+机体排邪——承气汤类(通因通用)
少阴病范畴+下利(太阴——白通汤
少阴太阴病+下利(太阴里虚轻)——白通汤
少阴太阴病+下利(太阴里虚重)——四逆汤类/灸法健胃
太阴病+下利——四逆汤/吴茱萸汤
太阴病+下利(便血)——桃花汤
厥阴+下利——乌梅丸
少阴厥阴太阴(三阴并病)+下利——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

【另】水谷不别之下利:(阳病)五苓散(利尿);(阴病)真武汤/附子汤(白术+附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经阴阳(精气血津液)辩证2
医林琐语------陆懋修
伤寒证辨
条条经典:173条医林琐语!
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上
注解伤寒论第6条:如何理解太阳温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