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试解No.68

68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本条是简略文,省略了一些信息,以致于不还原省略的部分则条文逻辑不通。
首先我们对比第29条《伤寒论》试解No.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中的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是针对津虚所致的筋挛,如脚挛急(四肢抽筋)等。而如果在已经津虚的前提下,还要用桂枝攻其表(发汗),导致津液大亏陷入轻度厥逆之阴证,那就要用甘草干姜汤了。芍药甘草汤中,芍药育阴,甘草缓急,以育阴(生津)缓急共治之。
以此为基准参考,我们可以知道,本条所说的也是这种情况:因为津液本身亏虚到一定程度,发汗解表的方法无法使表证痊愈(病不解),还让津液更津液大亏而【陷入阴证】,而出现阴证的恶寒(怕冷)[注],除了以上的内容,其实本条芍药甘草附子汤所针对的症状还省略了应该有的脚挛急(四肢抽筋痛(腹部痉挛疼痛)。
那么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甘草汤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陷入阴证,从病程的治疗来说,可以理解为发汗津液大亏后,芍药甘草附子汤=先用甘草干姜汤再用芍药甘草汤;而芍药甘草汤针对的是还没有陷入阴证的津虚所致筋挛。
在临床中,我们不必在乎是不是只经过发汗导致津液大亏而出现筋挛和恶寒的陷入阴证才能用本方,凡是津液虚而陷入阴证者均可使用,因为这就是核心病机。

[注]三阳病中我们说:有一分恶寒则有一分表证,说的是有恶寒说明仍有太阳证(表证),但是在三阴病中,都是可以出现恶寒的,更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怕冷,因此我们要区分好三阳病和三阴病中“恶寒”之所指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讲伤寒论(25--41条)
[每日学伤寒】芍药甘草附子汤,调胃承气汤
夜读伤寒-68
胡希恕讲伤寒论16条~24条
伤寒论讲座 揭示条文背后的病机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68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