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ZDAY146:中医诊断基础(九)四诊(四)切诊(一) 切脉部位和寸口脉分候脏腑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的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脉诊是中医诊病的主要手段。

(一)切脉部位和寸口脉分候脏腑
脉诊,又称“切脉”或“候脉”、“按脉”、“持脉”。是医生用手指触按患者的动脉,探查脉象,以了解病情变化的一种诊病方法。
1、脉诊的部位
关于脉诊的部位,历来普遍选用的切脉部位是“寸口”,即切按患者桡动脉腕后表浅部位。
“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分寸、关、尺三部。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关后(肘端)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为六脉。中医采用“寸口诊法”,是因为寸口脉搏能够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第一是因寸口乃手太阳肺经脉的大会,五脏六腑的经脉均须会合于肺,所谓“肺朝百脉”。第二是因足太阴脾经与手太阳肺经相通,且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脾胃,脾胃为各脏腑气血之源。因此,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
2、寸口脉分候脏腑

关于三部脉分候脏腑的问题,历代论说颇多,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现临床常用的划分方法是: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命门),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总的来说是体现了“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候下(躯体下部)”的原则,这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也不能把三部候脏腑的方法机械地看待,临诊时需结合具体的病证综合各方面情况加以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此外,寸口脉搏亦最易切按,这也是诊脉独取寸口的原因之一。

切脉时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位,直腕仰掌,以使血流畅通。

对成人切脉,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三指应呈弓形,指头齐平,以指目接触脉体。布指的疏密要与患者的身长相适应,身材高大布指宜疏,身材矮小布指宜密。小儿寸口脉部位甚短,不容三指以侯寸、关、尺,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

切脉时常运用三种不同的指力以体察脉象,轻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名曰“举”;重用力按至筋骨为沉取,名曰“按”;不轻不重,中等度用力按到肌肉,为中取,名曰“寻”。寸、关、尺三部,每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三部九候”。

三指平布同时切脉,称为“总按”,是诊脉常法。为了有重点地了解某一部脉象,也可用一个手指单按,这叫做“单按”或“单诊”。临床上,总按与单诊常配合使用。

切诊时,应有一个安静的内外环境,若患者刚经过较大的活动,应先让其休息片刻,然后切脉。

切脉者必须呼吸均匀、平静,态度认真,把注意力集中于指下。每次诊脉的时间,古人认为不应少于五十动,现在临床上也不应少于1min。

诊脉主要是体察脉象。所谓脉象,也就是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显现的部位、通畅的程度和波动的幅度等。通过所察脉象的变化,以达到辨别病证的部位、性质以及正邪盛衰等情况。

3、平脉的特点及变异

正常脉象,又称“平脉”或“常脉”。平脉的至数是一呼一吸即一息脉来四至,脉象和缓有力、从容有节、不快不慢。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

脉学中认为,平脉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有神”,即脉象和缓有力;二是“有胃”(胃气),即脉来去从容而节律一致;三是“有根”,在尺部沉取,仍有一种从容不迫应指有力的气象。

脉象和人体内外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年龄、性别、体质以及精神状态的不同,脉象也会随之发生某些生理性的变化。例如,年龄越小脉跳越快,婴儿脉急数,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力,老年人体弱脉来较弱。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跳濡弱而略快。身材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脉多稍浮;胖人脉多稍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步行,喝酒,饱食或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来较弱,等等。四季的变化对脉象也有一定影响,如春季脉稍弦,夏季脉稍洪,秋季脉稍浮,冬季脉稍沉等。这些变化在临床脉诊时应注意与病脉鉴别。有的人,脉不见于寸口部,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斜飞脉”,若显现于寸口的背侧,名“反关脉”,均是桡动脉解剖部位的异常,属于生理特异的脉位,不作病脉论。


练习题:
1、人喝酒后,脉象多
A.稍浮
B.稍沉
C.快而有力
D.稍弦
E.稍洪

答案与解析:
1、C
本题考查平脉的特点及变异。脉象和人体内外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年龄、体质、精神状态的不同,脉象也会随之发生某些生理性的变化。例如,瘦人脉多稍浮(A错),胖人脉多稍沉(B错)。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步行,喝酒,饱食,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C对),饥饿时脉来较弱,等等。四季的变化对脉象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春季脉稍弦(D错),夏季脉稍洪(E错),秋季脉稍浮,冬季脉稍沉等。

小周药师说:
本节内容不多,关于切脉部位和寸口脉分候脏腑,了解即可。脉象部分主要掌握人体内外环境变化和脉象的关系。身材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脉多稍浮;胖人脉多稍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步行,喝酒,饱食或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来较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的号脉左手跟右手不同吗?有什么不一样?
中医四诊---切
“神秘”的脉诊之痔疾
这里有一份中医把脉秘籍送给你,拿好不谢!
切诊
番茄免费小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