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邹时祯说中医基础一:阴阳学说

图为邹时祯

一、阴阳的定义

在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中的所有事物都存在着对立面,这个事物和它在同一动态平衡系统的对立面称为一对阴阳。其中向下的,向内的,寒冷的,黑暗的,物质的为阴;向上的,向外的,温暖的,光明的,功能的为阳。也就是说,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可以分为阴阳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相互作用,共同维护这个动态平衡系统的平衡,使这个系统能保持

相对的稳定状态。

首先,大家讨论阴阳,一定要确定一个动态平衡系统。阴阳实际上只是两个代词,在不同的系统中,所代表的具体事物是不同的。只有在同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内,讨论阴阳的关系才有意义。此系统的阴和彼系统的阳并不构成阴阳关系。

在一个大的动态平衡系统内,还可以细分出无数个小的动态平衡系统,所以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比如整个人体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人体内部的每一个单独的器官、细胞也可以各自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整个人体的所有内部功能可以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每一个完整的功能调节机制也可以各自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如体温调节机制,血糖调节机制等等;人体的功能和产生它的物质基础也可以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整个生命体为有,从无中生来,最后又归于无,这个有和无也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系统。

中医经典及后世的中医书籍,作者在行文的时候一般都不明确地指出文中所说的阴是指哪一个系统的阴,阳是指哪一个系统的阳,经常是同一本书中,同样是阴阳两个字,由于所隶属的动态平衡系统已经改变,实际内涵已经完全不同了。如果读书时不能理解阴阳的内涵已经改变,就会认为古人的文字是前后矛盾,以致生出很多无谓的争论。

其次,阴和阳不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某一个具体的事物不能说它一定就是属阴,或者一定就是属阳,要看它在不同的动态平衡系统里面担任的角色才能确定它是阴还是阳,有可能在这个系统里它是阳而在另一个系统里它却是阴。

第三,阴阳不是动态平衡系统内两个特定的物质。西医研究中医的时候,就一直想在体内找阴阳的物质基础,以为只要在体内找到了这两种物质就可以通过调控这两种物质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有说是嘌呤和嘧啶,有说是某两种激素。其实,在体内指定任何一种物质,都可以找到另外一种物质和它构成阴阳关系。但是,这样从体内找出来的两个构成阴阳关系的物质都不可能决定整个人体的动态平衡,也就是说任何单一物质和它对应的物质都不是整个人体这个动态平衡系统的阴阳。所以这类科研最后必然以失败告终。

阴阳不是血液里流淌的某种物质,不是激素,也不是基因、核酸。整个动态平衡系统内的所有物质可以分为阴阳两个部分。

第四,阴阳学说揭示的是天地万物的共同规律。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不遵从阴阳学说的事物呢?没有。即使曾经有过,它也不存在了。为什么呢?因为它不能保持自己的平衡,也就无法稳定地存在一段时间。所以只要是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事物,都遵循阴阳学说的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二、阴阳的关系


阴阳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对立制约、互斥互吸、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这五句话。

(一)对立制约

任何一个动态平衡系统都可以分为阴阳两个部分,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所说的一分为二。这两个部分首先是对立的,如上与下、左与右、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明与暗、寒与热等等,对立着的阴阳相互制约,都不让对方无限发展下去,从而维护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

(二)互斥互吸

阴阳首先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对立制约,所以第一眼看上去是互相排斥的,但是阴阳还有相互吸引的一面。日常所说的异性相吸就是指阴阳能够相互吸引。如果阴阳只有相互排斥的一面而没有相互吸引的一面,那么这个动态平衡系统很快就会分散,也不能够存在。阴阳表现出来的是相吸还是相斥,取决于阴阳之间的距离:假说阴阳处于中间的状态的时候,相吸和相斥的力量都为O,那么,距离中间状态越来越远的时候,阴阳相吸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距离中间状态越来越近的时候,阴阳相斥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这样,系统既不会阴阳离决而分散,也不会因为阴阳的越聚越拢而越来越小,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

(三)互根互用

阴阳是同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的两个部分,它们互根于对方,无论是阴还是阳,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只要一方被破坏掉整个系统就会崩溃,另一方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不复存在;若一方减弱,另一方也会随之减弱,慢慢地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重新取得平衡,这就是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这是阴阳的互根。它们互为作用对象,阳的作用对象是阴,阴的作用对象是阳,这就是阴阳的互用。

(四)消长平衡

阴阳之间的关系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动态平衡系统从整体上看,在一定的时间内处在相对稳定的静止状态,但是它内部并非静止,阴阳两个部分一直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就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每一个周期最后又回到起点,重新开始下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循环往复,阴阳的整个运动过程形成一个闭合的圆形轨迹,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的圆运动。阴阳在此消彼长的整个过程中,总体上保持平衡,称之为动态平衡。故阴阳平衡不是静止的数量相当,而是动态的消长平衡。

(五)相互转化

阴阳消长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形,一方发展到“极”以后自然生出另一方,阳极而生阴,阴极而生阳。阴阳能够相互转化是因为动态平衡系统自身具有转化机制,没有转化机制就够不成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比如人是恒温动物,机体具有寒热转化机制,受凉了会发热,是机体寒极生热;而板凳在冰天雪地里冻一个月也不会发热,因为板凳内部没有寒热转化机制。不同的动态平衡系统阴阳转化的机制并不一样,阴阳转化机制一旦失效,动态平衡系统就会崩溃。


只有在同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内才可以论阴阳,处在不同动态平衡系统内的属性对立的两种事物并不构成阴阳关系。处在不同动态平衡系统地事物如果发生作用,按照“同气相求”和“异性相克”的原则进行。

三、阴阳学说的应用

阴阳学说揭示的是天地万物的共同规律,只要在这个世界能够稳定存在一段时间的事物都遵守阴阳学说,所以其应用非常广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每一个领域,都有阴阳学说的踪影。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类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如果真正懂得了阴阳学说,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研究新领域,能很快从整体上把握这个领域,迅速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思维水平将大大提高。邹时祯中医普及教材说“中医是一种优秀的思维方式”,就是因为通过深入学习中医,可以透彻理解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系统思维。任何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内部可分为阴阳两个部分,同时,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另一个大系统的阴或阳的组成部分,而大系统又是更大的系统的阴或阳的组成部分。不能孤立地看问题,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触一发而动全身。实施任何行为都不要只看直接作用对象,要把作用对象放到系统中进行考虑,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法。

阴阳学说是双向思维。懂得了阴阳学说,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就不会是单向的直线思维,一定是双向思维。任何一个现象的出现,其可能的原因都至少有两种,而绝对不会只有一种。比如,人是恒温的,那么人体内必定存在着产热系统和散热系统,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保持体温的平衡,任何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体温都不能保持平衡。具有中医思维的人面对发热病人,就会从两个方面考虑——是产热系统的亢进

还是散热系统的减弱?两者的治疗方案完全不同。

阴阳学说是道的思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道不是“道生一”这个道,是“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懂得阴阳学说以后,再看《老子》,就能明白其精髓。有些人说《老子》讲的那些都是阴谋,其实不是。《老子》是一个道者从更大更长远的时空中发现天下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以后提出来的做事法则。《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就是因为普通人只能看到一小段的时空,认为事物是单向发展的,而能观察到整个时空的道者,发现天地就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事物发展的最终轨迹构成的是一个圆形,终点回到起点,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所以,事物实际总是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阴阳学说不应该只是一个学说,而应该是深入血液脑髓的观念。只有阴阳学说的观念融入你的血液,指导你的生活工作,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个学说。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人体阴阳的划分: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物质为阴,功能为阳;精为阴,气为阳;升发为阳,沉降为阴;兴奋为阳,抑制为阴;温煦为阳,凉润为阴;动为阳,静为阴。

用阴阳描述健康状况:任何一个动态平衡系统都可以分为阴阳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相互作用,共同维护系统的动态平衡。动态平衡系统的状态由阴阳这两个部分决定,所以,完全可以用阴阳的情况来描述整个动态平衡系统的状态。

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人体的阴阳决定着人体的状态。健康的人体是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动态平衡状态即《黄帝内经》所说的“阴平阳秘”。

当机体阴阳偏离动态平衡状态的时候,机体就偏离了健康。不仅任何疾病都可以用机体阴阳偏离动态平衡的情况来描述,而且各种没有达到疾病诊断指标的亚健康也可以用阴阳偏离动态平衡的情况来描述。

邹时祯中医普及教材认为,阴阳偏离动态平衡状态其外在表现都为数量上的不相等,本质上有的是因为数量的不等,有的是因为流通上的不畅,即阴阳不能顺利转化,这两者有本质上的差异,所需的纠正方法也完全不一样,这是学习中医的人所必需注意的地方。

本文选自邹时祯《什么是中医:关于动态平衡系统的医学》,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阴阳学说(转贴)
从系统科学探讨中医的理法方药(1)——理
一通百通的学问,尽在中医学当中!
人体经络的实质是一种反物质
邹时祯说中医基础十七:中医的发病学说
古代中医认为,身体是一个处于动态平衡的能量系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