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1)》学习笔记四十
       六元,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正纪,即六气的演变规律。本篇论述了六十纪年运气变化的规律,胜复郁发的情况,以及六气到来时,万物所起的变态,特别是人所发生的疾病,并指出在治疗中不仅需适应天时,还应根据疾病的不同性质,灵活运用治疗法则。

    认识世界,从认识自身开始。

      呵护家人,从呵护与调理自己开始。
      热爱生命,从了解生命的运行规律开始。
     热爱生活,从懂得与体悟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开始。
     自修医经,不一定成为医家,只为明了世间之大道,顺便学着认识自己,修正与调理自己。
      学习医经,不一定能治病救人,只求把握大道与真理的粗略,在人生与自我保健时不至于迷失大方向。如此,呵护自己与家人,也不至于南辕北辙。
      下面蓝色字体的部分,即为“笔记内容”。

      今日学习“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1)”【原文】:黄帝问曰:六化六变,胜复淫治,甘苦辛咸酸淡先后,余知之矣。夫五运之化,或从五气,或逆天气,或从天气而逆地气,或从地气而逆天气,或相得,或不相得,余未能明其事。欲通天之纪,从地之理,和其运,调其化,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调之正味,从逆奈何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此天地之纲纪,变化之渊源,非圣帝孰能穷其至理欤!臣虽不敏,请陈其道,令终不灭,久而不易。

     (注①:黄帝问:关于六气的正常生化和异常变化,胜气、复气淫盛致病,以及疾病的治疗,甘、苦、辛、咸、酸、淡各味化生的先后,我都已经了解了。但五运主岁的气化,或顺从司天之气,或违逆司天之气,或顺从司天之气而违逆在泉之气,或顺从在泉之气而违逆司天之气,或岁运与岁气相得,或岁运与岁气不相得,这些道理我还不清楚。想掌握司天之气变化的原则,了解在泉之气变化的道理,协调岁运变化,使上下相应而不损坏正常秩序,天地升降而不丧失规律,五运之气的布行,不违反时令,根据运气的顺逆而调之以五味,什么是顺从和违逆呢?

      岐伯再次跪拜答:您的提问太高明了!这是宇宙的总纲,是万物变化的根本,除了圣明之帝您,还有谁能穷究这些至精至重的理论呢?虽然我对此知道得不多,但我愿意讲解其中的道理,以使其永不决绝,流传不息。)


     帝曰:愿夫子推而次之,从其类序,分其部主,别其宗司,昭其气数,明其正化,可得闻乎?

      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可数者,请遂言之。

      (注②:黄帝说:希望您将这些道理进一步推演,使之更有条理,根据干支的属类和一般的顺序来分析六气运行主客气之间的主宰、从属关系,分别五气运行的位置,阐明司天岁运所属的气与数,以及正化邪化的变化情况等,您能进一步讲解吗?

      岐伯答:首先要确立纪年的干支,以明确主岁之气与金木水火土五运的值年之数,以及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司天在泉的气化。这样就可以了解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调和人们的气机,认识阴阳胜负的道理。这是气运之数可以计算的,请让我讲给您听。)

      帝曰:太阳之政奈何?

      岐伯曰:辰戌之纪也。

      太阳、太角、太阴、辰、壬戌,其运风,其化鸣紊启拆,其变振拉摧拔,其病眩掉目瞑。太角(初正)、少徵、太宫、少商、太羽(终)。

      太阳、太徵、太阴、辰、戊戌问正徵。其运热,其化暄暑郁燠,其变炎烈沸腾,其病热郁。太徵、少宫、太商、少羽(终)、少角(初)。

     (注③:黄帝问:太阳寒水司天的情况如何?

       岐伯答:每逢辰、戌之年,都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运气情况如下:

      壬辰年、壬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寒水用事,太阴湿土在泉丁、壬年属木运,壬为阳年,所以运为太角。木运之气为风,其正常气化是风声紊乱、物体开拆,其反常变化为狂风大作、摧毁折损倒拔树木,人们多病头晕目眩、看不清东西。客运的五步为:初运太角,二运少徵,三运太宫,四运少商,终运太羽。主客运相同,始自太角,终于太羽。

      戊辰、戊戌年,戊、癸年属火运,戊为阳年,所以运为太徵。火运之气为热,其正常气化是暑热熏蒸,其反常变化为火炎蒸腾,人们多病热邪郁积阻滞。客运的五步为:初运太徵,二运少宫,三运太商,四运少羽,终运太角。主运的五步为:初运少角,二运太徵,三运少宫,四运太商,终运少羽。)

      复习:

      甲​己,乃性;乙庚,乃性;丙辛,乃性;丁壬,乃性;戊癸,乃性。

      天干中,阳干为“太过”,阴干为“不及”。所以,阳甲为“太宫”,阴己为“少宫”;阴乙为“少商”,阳庚为“太商”;阳丙为“太羽”,阴辛为“少羽”;阴丁为“少角”,阳壬为“太角”;阳戊为“太徵”,阴癸为“少徵”

     其中,宫商羽角徵之五行,分别为土、金、水、木、火,且彼此均按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运行。

     太阳、太宫、太阴、辰岁会(同天符)、甲戌岁会(同天符),其运阴埃,其化柔润重泽,其变震惊飘骤,其病湿下重。太宫、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徵。

      太阳、太商、太阴、辰、庚戌,其运凉,其化雾露萧飋,其变肃杀凋零,其病燥背暓胸满。太商、少羽(终)、少角(初)、太徵、少宫。

      太阳、太羽、太阴、辰天符、丙戌天符,其运寒,其化凝惨栗冽,其变冰雪霜雹,其病大寒留于溪谷。太羽(终)、太角(初)、少徵、太宫、少商。

      (注④:甲辰、甲戌年,既是岁会,又是同天符。甲、己年属土运,甲为阳年,所以运为太宫。土运之气为阴雨,其正常气化是柔软浑厚润泽,其反常变化为暴风骤雨震撼惊骇,人们多病湿邪下重。客运的五步为:初运太宫,二运少商,三运太羽,四运太角,终运少徵。主运的五步为:初运太角,二运少徵,三运太宫,四运少商,终运太羽。

      庚辰、庚戌年,乙、庚年属金运,庚为阳年,所以运为太商。金运之气为寒凉,其正常气化是散布雾露凉风,其反常变化为肃杀凋零,人们多病口干舌燥、没有津液、胸背部闷满。客运五步为:初运太商,二运少羽,三运少角,四运太徵,终运少宫。主运的五步为:初运少角,二运太徵、三运少宫,四运太商,终运少羽。

      丙辰、丙戌年,均为天符。丙、辛属水运,丙为阳年,所以运为太羽。水运之气为寒冷肃历,其正常气化是阴凝惨淡、寒风凛冽,其反常变化为冰雪霜雹降下,人们多病大寒停留在筋肉关节的空隙中客运五步为:初运太羽,二运太角,三运少徵,四运太宫,终运少商。主运的五步为:初运太角,二运少徵、三运太宫,四运少商,终运太羽 。)

      凡此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肃,地气静,寒临太虚,阳气不令,水土合德,上应辰星镇星。其谷玄黅,其政肃,其令徐。寒政大举,泽无阳焰,则火发待时。少阳中治,时雨乃涯,止极雨散,还于太阴,云朝北极,湿化乃布,泽流万物,寒敷于上,雷动于下,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濡泻血溢。

      (注⑤:凡是辰、戌年,太阳司天施政,其气太过,先天时而来到。太阳寒水司天,天之气肃杀,太阴湿土在泉,地之气静谧,寒水之气兴起加临于天空,阳气不得发挥水土二气相合,以为功德,在天上应于水星与土星之光较强。应于谷类属黑色和黄色一类,其司天之政严肃,其在泉之令徐缓。因寒水大起,阳气不得伸展,所以湖水沼泽中没有阳热蒸腾,火气要在其所应的时令,才能舒展。主气少阳居为三之气,因为火气亢盛,应时雨水穷尽不下,四之气在泉用事,雨水止极而云散,气回复到太阴主令之时,云气奔于北极雨府,敷布湿气,万物得到滋润,太阳寒气布散在高空,少阴雷火动而在下,寒湿之气持续存在于气交中。在人则易出现寒湿病、肌肉萎缩、两足痿软不收,大便泄泻,血液溢出等疾病。)


     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历,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

      二之气,大凉反至,民乃惨,草乃遇寒,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

      三之气,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暓闷,不治者死。

      四之气,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长乃化乃成,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萎,注下赤白。

      五之气,阳复化,草乃长,乃化乃成,民乃舒。

      终之气,地气正,湿令行,阴凝太虚,埃昬效野,民乃惨凄,寒风以至,反者孕乃死。

      (注⑥:初之气,主气是厥阴风木,客气是少阳相火,上年在泉之气迁移退位,气候极为温暖,因此草木早早地就繁荣了,这时人们易感受疫病,发为温热病,出现身热、头痛、呕吐、肌肤生疮疡等症状

      二之气,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是阳明燥金,所以气候较寒凉,阳气不得舒展,因此人会有凄凉之感,草木则因遭受寒凉之气,而不易生长,火气受到抑制,这时人们易患气郁结不舒、腹中胀满等病,太阳寒水之气开始生发。

      三之气,主气是少阳相火,客气是太阳寒水,司天之气行使权力,所以寒气昌盛,有雨降下。这时人们易患外寒内热、痈疽、下利如注、心热烦躁,热邪郁积在内部,会耗损心神,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死亡

      四之气,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是厥阴风木,风湿交争于气交,湿得风气就化为雨,万物因此能得以成长、生化、成熟,这时人们易患大热少气,肌肉萎缩,两足痿软,下利赤白等病

       五之气,主气是阳明燥金,客气是少阴君火,阳气重新生化,草木因此得以生长、化育和成熟,人们舒适无病

      终之气,主气是太阳寒水,客气是太阴湿土,在泉之气得其政令,湿气流行,阴寒之气汇于天空,尘埃弥漫,笼罩四野,人们受此气候影响多有哀伤之感,若再有寒风到来,土气不胜,脾脏就得不到滋养,孕妇易受损而死亡。) 


      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无使暴过而生其疾,食岁谷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适气同异,多少制之,同寒湿者燥热代,异寒湿者燥湿化,故同者多之,异者少之,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

      (注⑦:所以,在太阳寒水司天的年份,应当进食苦味食物以泻除火气,用燥治湿,用温治寒,必须折减其郁蒸的胜气,帮助不胜之气,不要使运气太过而引发疾病。要食用得岁气的谷类来保养真气,避免虚邪贼风,以安定正气。要根据中运和司天在泉的阴阳五行之气的异同,决定药物和食物的性质、多少,运与气寒湿相同,其气微弱的,要少用克制其气的药物和食物。

      服用寒性药时,要避开寒气主令之时;服用热性药时,要避开热气主令之时;服用凉性药时,要避开凉气主令之时:服用温、热之药时,要避开温、热气主令之时。饮食调治时,也要遵守这个原则,这是一般情况。如果气候反常,就不用拘泥于此了。也就是说,要根据四时气候变化的实际情况,决定治疗方法。)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上卷第七十一章 六元正纪大论(3)
​五运六气与五脏六腑及经络的关系
中华医药十大奇书之:《黄帝内经》素问篇(四)·【西汉】佚名 撰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71六元正经大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六元正纪大论八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