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灵枢·终始(上)》学习笔记八十二

前言

      了解自己的身体及其运行法则,不是医生的工作,而该是每个人生活的必备常识。学习并了解医学经典,正是增长这种常识,以做到心中有数。当然,其优异者与心有余力者,则可以恩及他人而成为医者。

本章内容要点

      1、“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气可令和”。即泻法是直面脉气的来向刺针,夺取其势;补法是随着脉气的去向刺针,补充其势。知晓了泻法和补法的人,就能够调和脉气。

       2、“形肉气血必相称也,是谓平人”。即平人,就是没有生病的人。没有生病的人,其脉口和人迎的脉象与四季的阴阳虚实是相适应的。因而,其形肉和血气能够和谐相称的人,叫做“平人”。

      3、人迎盛,应于六阳经之病变。

      4、脉口盛,应于六阴经之病变。

      5、人迎盛,选择二个泻阳穴一个补阴穴。

      6、脉口盛,选择二个补阴穴一个泻阳穴。

      7、“补阴泻阳”而健康,即补内在之正气,泻外来之邪气者健康,反之否也。

      8、泻则益虚,补则益实。即,用泻法,就会使病人的病气更加减弱;用补法,那么病人的正气就会更加充沛。

       9、“补则实,泻则虚

,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即,正确使用补法,就一定能使病人正气充盈;正确使用泻法,就一定能使病人病邪衰竭。如此,就算病痛没有随着针刺的进行而立刻消失,病人的病情也一定会有所减轻进而会全然康复。

      下面,随附《终始(上)》之相关【原文】与译文: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

      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天殃。

      (注①:针刺的所有原理和方法,在《终始》篇中都有详尽的阐释。熟练地掌握《终始》篇的内容和要旨,遵守五脏的原则,就可以明确阴经、阳经的关系。

      五脏控制着人的手足三阴经,六腑控制着人的手足三阳经,阳经所承受的脉气来源于四肢末梢,阴经所承受的脉气来源于五脏。因此,泻法是直面脉气的来向刺针,夺取其势;补法是随着脉气的去向刺针,补充其势。知晓了泻法和补法的人,就能够调和脉气。不过想掌握调和脉气的方法,还需要明白阴阳的含义和规律,如五脏在内为阴,六腑在外为阳。通晓者要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后世,让后世百姓都能受益;学习者要歃血盟誓,严肃地学习它,刻苦地钻研它。郑重认真地学习、应用这些知识,就能够使医治达到好的治疗效果;相反,轻视它,就无法取得医治的应有疗效,甚至这些知识会因此而消亡。医生如果不按照这些知识中所标明的准则医治病患,而是一意孤行,那么就会让病人的生命受到危害,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气血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是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注②:世间万物的演化发展都遵循自然规律。在此,我依据自然:规律来说明终始的含义。终始,就是以人体的十二经脉为纲领,通过切按寸口脉人迎脉的脉象,来得知人五脏六腑的阴阳虚实的变化和人体内部阴阳是否平衡。如此,自然规律作用于人体的大致情况就能知晓了。

      平人,就是没有生病的人。没有生病的人,其脉口和人迎的脉象与四季的阴阳虚实是相适应的;其脉气也是互相呼应、往来不息的;其手足六经的脉搏,不过慢,也不过快;其属于本的内部脏气和属于末的外部肌肤,能够在寒温之性上协调一致;而其形肉和血气也能够和谐相称。这种人叫做“平人”

      气短的病人,其寸口和人迎之处的脉象都很虚弱,并且脉搏的长度还低于正常水平。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就表明病人的阴阳都已亏损。此时,补其阳气,其阴气就会衰竭;泻其阴气,其阳气又会亡脱。这种病况,仅可以用温和的药物来调理,无法用大补大泻的汤剂来医治。这种病况也不能施用针灸,如果施用了针灸就会使病人阴气耗竭。如果由于病人长时间无法康复,就使用泻法,那么病人五脏的精气就会被伤害。)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注③:人迎脉寸口脉大一倍的,疾病是应在足少阳胆经;大一倍的同时还有躁动的,疾病应在手少阳三焦经。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两倍的,疾病应在足太阳膀胱经;大两倍的同时还有躁动的,疾病应在手太阳小肠经。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的,疾病应在足阳明胃经;大三倍的同时还有躁动的,疾病应在手阳明大肠经。人迎脉比寸口脉大四倍,同时脉象大且快的,那是六阳经的脉气旺盛至极而流溢在外的表现,此种状况叫溢阳。出现溢阳时,阳气旺盛至极就会格拒阴气,阴气无法外达就会出现阴阳无法交合的情况,这种情况被称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注④:寸口脉人迎脉大一倍的,疾病应在足厥阴肝经;大一倍的同时还有躁动的,疾病应在手厥阴心包络经。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两倍的,疾病应在足少阴肾经;大两倍的同时还有躁动的,疾病应在手少阴心经。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三倍的,疾病应在足太阴脾经;大三倍的同时还有躁动的,疾病应在手太阴肺经。寸口脉比人迎脉大四倍,同时脉象大且快的,那是六阴经的脉气旺盛至极而流溢在内的表现,此种状况叫溢阴。出现溢阴时,阴气旺盛至极,阳气无法内入,以至阴阳无法交合,这种情况被称为内关。内关是阴阳表里不通的表现,是不治之症。人迎处和手太阴经所属的寸口处,两处的脉象如果都比平时的大四倍以上的话,那就说明阴阳两气都旺盛至极,从而导致了阴阳互斥的现象,这种情况又叫关格。病人如果有关格的脉象,那就距离死亡不远了。)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注⑤: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一倍的,疾病应在足少阳胆经,治疗此病需泻足少阳胆经,又因为肝胆相表里,胆实而肝虚,所以还需补足厥阴肝经。医治时需选择两个泻法穴位、一个补法穴位来进行针刺,每日针刺一次,同时还必须按切人迎与寸口的脉象,以审查病情有无好转,治疗有无效果。如果切按到躁动的脉象,就需要针刺胆肝二经的脉气所出的穴位,脉气和了再止针。

       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两倍的,疾病应在足太阳膀胱经,治疗此病需泻足太阳膀胱经,又因为膀胱经与肾相表里,膀胱实则肾虚,所以还需补足少阴肾经。医治时需选择两个泻法穴位、一个补法穴位来进行针刺,每日针刺一次,同时还必须按切人迎与寸口的脉象,以审查病情有无好转,治疗有无效果。如果切按到躁动的脉象,就需要针刺膀胱经和肾经的脉气所出的穴位,脉气和了再止针。

      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的,疾病应在足阳明胃经,治疗此病需泻足阳明胃经,又因为相表里,胃实则脾虚,所以还需补足太阴脾经。医治时需选择两个泻法穴位、一个补法穴位来进行针刺,每日针刺两次,同时还必须按切人迎与寸口的脉象,以审查病情有无好转,治疗有无效果。如果切按到躁动的脉象,就需要针刺胃脾二经的脉气所出的穴位,脉气和了再止针。)

      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

      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注⑥: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一倍的,疾病应在足厥阴肝经,治疗此病需泻足厥阴肝经,又因为肝胆相表里,肝实而胆虚,所以还需补足少阳胆经。医治时需选择两个补法穴位、一个泻法穴位来进行针刺,每日针刺一次,同时还必须按切人迎与寸口的脉象,以审查病情有无好转,治疗有无效果。如果切按到躁动的脉象,就需要针刺肝胆二经的脉气所出的穴位,脉气和了再止针。            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两倍的,疾病应在足少阴肾经,治疗此病需泻足少阴肾经,又因为膀胱经与肾相表里,肾实则膀胱虚,所以还需补足太阳膀胱经。医治时需选择两个补法穴位、一个泻法穴位来进行针刺,每两日针刺一次,同时还必须按切人迎与寸口的脉象,以审查病情有无好转,治疗有无效果。如果切按到躁动的脉象,就需要针刺膀胱经和肾经的脉气所出的穴位,脉气和了再止针。      

      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三倍的,疾病应在足太阴脾经,治疗此病需泻足太阴脾经,又因为胃与脾相表里,脾实则胃虚,所以还需补足阳明胃经。医治时需选择两个补法穴位、一个泻法穴位来进行针刺,一日针刺两次,同时还必须按切人迎与寸口的脉象,以审查病情有无好转,治疗有无效果。如果切按到躁动的脉象,就需要针刺脾经和胃经的脉气所出的穴位,脉气和了再止针。

      此处,一日内可针刺两次的原因是,胃处于中焦,支配水谷的消化和吸收,为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提供脉气,由于胃所受纳的谷气最为丰富,所以它的脉气也最为充盛,故而在脾胃二经上一日内可以针刺两次。)

      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气血不行。

      (注⑦:人迎处和寸口处的脉象都比正常时要大三倍以上的,说明人体阴气、阳气都旺盛至极而流溢于脏腑,这叫阴阳俱溢。出现此病,人的内外不通畅,就会导致血脉闭塞,气机不通,真气无处可行而流溢于内,这样便会损伤人的五脏。在此情况下,如果误用灸法妄图打通内外,就会引发病变而导致其他疾病。

      凡是针刺的原则,都以能调和阴气、阳气为目标。阴阳之气经过治疗而调和后,针刺就要立刻停止,不能针刺过度,过度就会发生病变。内属阴,外属阳,内在之正气外来之邪气,如此五脏就会气势充沛、功能健全,人就会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耳聪目明,身体健康。否则,倘若是泻内在之正气,补外在之邪气,抑或是医治过度,都会使人的血气无法正常循行。)

     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注⑧:医治实证时如果针下有了感应,那么针刺就取得了疗效。这时,倘若再用泻法,就会使病人的病气更加减弱。此时病人的脉象和患病时的一样大,却不如患病时坚实。如果使用泻法后,病人的脉象和患病时一样坚实,那么就算病人说他已经康复了,事实上他的病也仍未去除。治疗虚证时,当针下有感应而表明针刺已经产生疗效的时候,倘若此时再用补法,那么病人的正气就会更加充沛。这时,病人的脉象和患病时的一样大,但比患病时坚实。如果使用了补法后,病人的脉象和患病时一样不坚实,那么就算病人说他非常轻松舒畅,事实上他的病也仍未去除。因此,正确地应用补法,就会使正气充实;正确地应用泻法,就会使病痛减弱。如此,就算病痛没有随着针刺的进行而立刻消失,病人的病情一定会有所减轻进而会全然康复。要取得如此满意的疗效,医生首先需要掌握十二经脉的相关知识和其病发症状乃至病理机转,这样才能领悟《终始》篇的真意,从而在临床治疗上达到好的效果。阴经、阳经都有各自联属的脏腑,并且此种对应关系不会变更。脏腑的虚证、实证,也有它们各自对应的体表症状,并且此种对应关系也是不会错乱的。所以,要医治不同的疾病,只要依据病状确定患病的脏腑,从患病脏腑所属经脉上的腧穴着手治疗就可以了。)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针而去。

      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

     (注⑨:凡是施用针刺的治疗方法,均需使用三刺法,从浅到深的分成三个步骤来针刺,以引导谷气来复使人产生针感,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邪僻不正之气乱与血气混合;或本该深居于内的阴越位于外、本该处于外的阳却深陷于内而引发的内外阴阳错乱;或由血气循行逆顺颠倒而导致的气血运行异常;或经络之气沉浮异常而导致的内外经气各失其所、杂乱而行;或脉气无法与四时相适应而出现的升降变化;或外部邪气滞留人体内部,充斥于脏腑经脉。这些疾病都应当用针刺来消除。

      应用三刺法时,一刺,将针刺进皮肤的浅表处,使阳分的病邪排出;二,将针刺进略深之处,使阴分的病邪排出;三刺,将针刺进更深处,当针到达一定深度时,人就会因谷气出而产生针感,当人感觉到正气而至时就说明疗效已经产生,可以拔针了。“谷气至”就是说,施用补法,病人就表现出正气充盈的样子;施用泻法,病人就表现出病邪衰退的样子。医生通过这些表现就能够判断出“谷气至”。如果针刺排出了体内病邪,即使这时病人的阴阳血气还未调和,也能得知病就要被治愈了。所以说:正确使用补法,就一定能使病人正气充盈;正确使用泻法,就一定能使病人病邪衰竭。如此,就算病痛没有随着针刺的进行而立刻消失,病人的病情也一定会有所减轻进而会全然康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枢》终始第九
内经痹症针刺原则
自我康疗90:解读《黄帝内经·灵枢·终始论》
《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之足经病证治法》
《黄帝内经-灵枢》浅谈寸口脉和人迎脉的病理意义及治法
针灸治疗原则:补虚泻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