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学习笔记第一五二

前言:

      了解自己的身体及其运行法则,不是医生的工作,而应是每个人生活所必备的常识。学习并了解医学经典,正是增长这种常识,以做到心中有数。当然,其优异者与心有余力者,则可以恩及他人而成为医者。

本篇内容要点:

       1、人突然发不出声音,那是由于会厌受到了风寒之邪的侵袭,气道不通,导致会厌无法启闭,气机不畅,发声器官功能失调,这就产生了所说的失音症

       关键词:会厌。会厌是食道与气道的分水岭,它乃是树叶状软骨皮片;当人呼吸或说话时,会厌向上,气道即喉腔开放;当下咽食物时,会厌会向下,盖住气道口,使东西不至于闯入气管内。

       若会厌又薄又小的人通常呼吸畅快,开合顺畅,因而语言流利;如果会厌又厚又大,就不利于开合,还会延缓气体出入的速度,因此说话就呆滞或口吃不顺畅。

       2、失音症的针刺疗法:选取足少阴肾经,通向会厌的血脉,放血以泻邪气;同时,针刺天突穴,恢复了会厌的开合功能,发声会立刻恢复。


       下面,随附《忧恚无言》之相关【原文】与译文:

      黄帝问于少师曰:人之卒然忧恚( huì)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何气出行,使音不彰?愿闻其方。

       少师答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颃颡( háng sǎng)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是故厌小而疾薄,则发气疾,其开阖利,其出气易;其厌大而厚,则开阖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

       (注1:黄帝问少师道:有的人因为突然的忧伤或愤怒,导致说话发不出声音,这是堵塞了人体内的哪条通道?又是什么样的气机障碍造成气不通行,致使声音发不出来?我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少师答:咽部向下直通到胃部,受取食物必须要经过这里。喉咙向下通到肺部,气息通过这里呼吸出入。会厌介于咽部和喉咙之间,可以开启和闭合,是声音传递到外部的门户。口唇的开张和闭合,如同释放话语声音的两扇门。舌体的上下前后运动,是语言声音的核心。悬雍垂,是发出声音的关键。颃颡又称后鼻道,是一部分声音气流通过的要道,对发声有辅助作用。横骨的名称源于舌骨横于舌根上,为意识所支配,对舌体运动起控制作用。因此,任由鼻腔涕液流出而无法约束,就会堵塞颃颡,使颃颡无法发挥分气的作用,同时多会带来厚重的鼻塞声。会厌又薄又小的人通常呼吸畅快,开合顺畅,因而语言流利;如果会厌又厚又大,就不利于开合,还会延缓气体出入的速度,因此说话就呆滞或口吃不顺畅。倘若人突然发不出声音,那是由于会厌受到了风寒之邪的侵袭,气道不通,导致会厌无法启闭,气机不畅,发声器官功能失调,这就产生了所说的失音症。)

       黄帝曰:刺之奈何?

       岐伯曰: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会厌之脉,上络任脉,取之天突,其厌乃发也。

       (注2:黄帝问:针刺怎样治疗失音症呢?

       岐伯答:是少阴肾经,由足部开始上行,和舌根部联结起来,并与横骨保持着联络,到喉间的会厌停止。针刺治疗时,应当选取足少阴肾经向上同会厌相连的血脉,用泻法重复两次,放血将其中的邪气泻掉,这样方可以祛除法邪。会厌中的足少阴肾经的络脉联结到任脉,然后针刺任脉的天突穴,会厌的开合功能就可以得到恢复,发声立刻恢复正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枢》忧恚无言第六十九
黄帝内经
三四五 | 哑门(上) | 督脉 | 黄帝:突然发不出声音咋回事?
灵枢经第六十九篇忧恚无言发音障碍的原因和针剌治疗
灵枢·忧患无言原文
忧恚无言——《黄帝内经·灵枢》第六十九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