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夫说脉》第二十一篇:二十七种脉象之芤脉

芤,古时葱的别名。芤脉,意为脉体似葱,按之无力而边实中空的脉象。芤脉主失血、津伤之证,大量的失血及汗、吐、泻下等重证过于津伤,是本节芤脉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取脉方法和指感特征

以三指按寸、关、尺三部定位,并以浮、中、沉常规取脉方法循脉,当循脉时指下感觉脉体虚浮而弱,按之无力软而中空,且脉管两侧的脉管壁上似乎有一点实力指感,当这种脉象出现在寸、关、尺三部的某一个部位上,就可以判断,这个部位就是失血伤津浮大而软、中空无力、两侧壁微实似葱的芤脉。正如《脉经》所述“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景岳全书》说“浮大中空,如按葱管“。这就是中医脉学中所说的第二十个的脉象,芤脉。

本文配图“青葱图源于网络。玉立亭亭的身姿, 沉鱼落雁、倾城倾国的仙姿佚貌,极力掩饰着她的内心空虚、枯萎而无力的身躯。

二、脉象机理分析

芤脉为失血津伤的主脉象,其脉象的形成主要是与短期间出血量过多,或与汗、吐、及泻下之证,体内津液严重亏损等有关。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营血、津液大量流失,原本气阴充盈的营脉瞬间形成阴血亏虚状态,此时大量的营气虚浮于营管内以承担和支撑一时虚空的营脉,形成血管外壁犹实而血管中虚空的营脉现象。故见脉来虚大而软、边实而中空按之手感如葱的芤脉。

当失血津伤的芤脉出现后,由于阴血的亏损,营脉不能及时得到充填,久之脉象逐渐会向虚弱的方向发展,而后也会由失血津伤的芤脉逐渐转化为气血两虚的证脉,也会出现虚弱或细弱微涩的劳伤脉证现象。

三、芤脉常见病

1.出血重症:(芤主失血,诸暴血伤。内血外血,见芤非良。)

出血重症,是指不同原因所致的肌体内部或外部大量出血的病证,一般原因引起少量出血的现象,不会引起脉搏的明显变化。当出血之证出现芤脉时,表明大量出血病证后血少伤阴的严重性。如大量的吐血、衄血、便血、崩中下血不止以及外伤失血过多等,而后,皆可以出现失血的芤脉。

2.热病伤津:(芤主伤津,热病津亡。汗吐下过,其津必伤。)

热病伤津之证,主要是指如大汗、吐或泻下不止等伤津脱水的重症。由于津液严重损伤,气血生化无源,营脉阴血虚空,营气虚浮于内,同样会出现血亏津伤的芤脉现象。

四、芤脉在寸关尺部位的脉证分析

对于芤脉在寸关尺部位所主的出血证问题,本篇认为芤脉所主的病证范围是极为有限的。芤脉与其它脉象不同,不会与其它脉象组合出现在多种病证中。芤脉主要反应以脏腑虚实病证为前提的出血证,对于汗、吐及泻下之证等,在无出血证的常态下很少会出现芤脉。一般出现伤津的虚弱证,多以细微或细数的阴伤脉象为主,却有津损较为严重的少数患者,临证会出现有短暂的芤脉现象。

芤脉在寸关尺部位的病症反应,主要是指上焦部位的瘀血及衄血、中焦部位的吐血、下焦部位的便血及崩中下血之证。

1.当两寸部位出现芤脉时,可见由上焦虚弱,邪热侵肺所致的吐血及衄血之证(见:例1-例2.)。

例1.素体虚弱,热邪犯肺,鼻衄证。整体脉象:浮数而弱。脉位反应:右寸脉芤。

脉解:整体脉象,浮数而弱,体虚风热之象。脉位反应,右寸脉芤,病位在肺,芤为失血脉象。

判断:此脉象是由素体虚弱,时感风热之邪,体虚热邪犯肺,出现衄血量多,频频衄血不止,神疲乏力,口渴烦躁、苔薄色黄的邪热犯肺衄血证所致。

例2.气不涩血,吐血证。整体脉象:细弱无力。脉位反应:右寸脉芤。

脉解:整体脉象,细弱无力。细为阳气不足,弱为血弱之脉。脉位反应,右寸脉芤,病位在肺,芤为失血之脉象。

判断:此脉象是由脾肺两虚引发的吐血频频,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白的气不涩血吐血证所致。

2. 芤脉在两关部出现时,常见胃热或肝火犯胃所致的血从胃部呕出,或兼有黑褐色豆沙状便血,或肝脾气滞所致的瘀血及出血等(见:例3-例5)。

例3.肝火犯胃,吐血证。整体脉象:脉弦而数。脉位反应:右关脉芤。

脉解:整体脉象,脉弦而数,弦主聚积,数为热证。脉位反应,右关脉芤,芤主失血。

判断:此脉象肝郁化火,热聚于胃,证见口苦易怒,烦躁不安,口吐鲜血或血暗紫色,舌红或绛等肝火犯胃吐血证所致。

例4.胃热吐血。整体脉象:脉滑而数。脉位反应:右关脉芤。

脉解:整体脉象,滑实而数,为实热之脉象。脉位反应:右关脉芤,病位在脾胃病位,芤主出血。

判断:此脉象是由热郁中焦,脘腹胀痛,烦闷不舒,口臭干渴,口吐鲜血,大便褐黑如豆沙,舌红苔黄的胃热出血证所致。

例5.肝脾瘀血,臌胀证。整体脉象:细涩或芤。脉位反应:左关细弦,右关脉芤。

脉解:整体脉象,细涩或芤,为血虚或失血之脉象。脉位反应,左关细弦为肝郁血虚,右关脉芤,病位在脾,芤主失血之证。

判断:此脉象是由肝脾郁滞,证见腹大坚满胀痛或刺痛,脉络怒张,胁有癥积,面色黯黑,颈面胸背赤痕血缕,口干欲饮而饮水不下,大便色黑,舌质紫红,或有瘀斑的肝气失疏,脾瘀血聚引发的臌胀证所致。

3. 当芤脉出现在两尺部位时多为便血、尿血及崩漏下血之证(见:例6-例8)

例6.肾气不固久病尿血。整体脉象:沉弱无力。脉位反应:左尺脉芤。

脉解:整体脉象,沉弱无力,为气虚血弱之象。脉位反应,左尺脉芤,肾气虚弱,下焦失血之象。

判断:此脉象是由久病尿血,精神困惫,头晕耳鸣,腰脊酸软无力或疼痛,苔薄舌质色淡的肾气不固的尿血证所致。

  例7.肾阳虚弱,崩中下血证。整体脉象:沉细微弱。脉位反应:右尺脉芤。

脉解:整体脉象,沉细微弱。沉主里证,细微弱为气虚血弱之征。脉位反应,右尺脉芤,病位在肾,右尺为肾阳之脉位,芤脉主失血。

判断:此脉象是由妇人肾阳虚弱,行经无定期,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清稀,畏寒肢冷,精神疲惫,头晕目眩,面色晦暗,腰腿痠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的崩中下血证所致。

例8. 肾阴不足,崩中下血证:整体脉象:细数无力。脉位反应:左尺脉芤。

脉解:整体脉象,沉细数无力,沉主里,细数为血虚热之脉象。脉位反应,左尺脉芤,病位在肾,左尺为肾阴之脉位,芤脉主失血。

判断:此脉是由于肾阴不足,阴虚内热引起的妇人经期错乱,出血量少,淋漓不断,或经量多,色红质稠,头晕耳鸣,腰膝痠软,手足心热,失眠盗汗,舌红苔少或无苔的阴虚崩中下血证所致。 

五、小结:(附二十)芤脉悟要

1.脉象指感特征:

浮大而软,边实中空,虚浮濡弱,指犹按葱。

2.脉象机理分析:

失血津伤,营脉失充。气浮填营,壁实中空。

3.脉象主病:诸暴失血,热证津伤。

1)出血重症:芤主出血,诸暴血伤。内血外血,见芤非良。

2)热病伤津:芤主伤津,热病津亡。汗吐下过,其津必伤。

4.芤脉,三部主病歌诀:

寸芤虚火金血涌,关主木燃土血行。

尺部阳虚或阴火,泄泻尿血经水洪。

请继续关注此连载后续:《老夫说脉》系列第二十二篇“二十七种脉象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萧吾通脉法(十一)
芤脉
61《伤寒论》少阴急下证、阴郁证、伤津动血证、少阴咽痛证(1)
61少阴急下证、阴郁证、伤津动血证、少阴咽痛证(1)
《脉学阐微》 邢锡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