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中医十三科名称

    宋元明时中医分科。宋代分大方脉﹑小方脉﹑风﹑眼﹑疮肿兼折疡﹑产﹑口齿兼咽喉﹑针兼灸﹑金镞兼书禁十三科;元代分大方脉﹑小方脉﹑杂医﹑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十三科;明代则分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由十三科。参阅《元史.选举志》﹑明陶宗仪《辍耕录.医科》﹑《明史.职官志三》。


分科沿革
  十三科是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合称。

  元代及明代的大部分时期,太医院都将医学分为十三科。元代的十三科为:大方脉、杂医、小方脉、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并规定:诸医人于十三科内,不能精通一科者不得行医。”

  明代医学十三科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科、口齿、咽喉、接骨、伤寒、金镞、按摩、祝由。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十三科又改作十一科。

  最早将医学分为十三科可追溯至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此时的十三科为:大方脉、风科、小方脉、针、灸、口齿、咽喉、眼、耳、疮肿、伤折、金疮、书禁。元丰改制后又在嘉祐九科之基础上进行调整仍为九科。因此北宋时医学划分为十三科为时甚暂。

各科详解
  大方脉,指专治成人内科疾病的一科,相当於现在的内科。

  小方脉科,是幼科的别称,专治小儿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唐代已有少小科,宋代开始,儿科称为小方脉。宋以后,元、明、清太医院中均设有小方脉科。

  妇人科,是指治疗妇女病的专科,又称“女科”,相当於现在的妇产科。

  风科,范围包括各种因“风”邪所致的疾病。宋代设风科仅次於大方脉,有学生八十人。

  正骨科,是诊治损伤的专科,亦有称为伤科或骨伤科的,是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外力作用所致的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损伤,但也包括同类原因引致的体内脏器损伤。

  金镞科,是指专门治疗刀、枪、箭伤等战伤的一门科学。

  金疮科,也是指治疗刀斧利刃之物所伤的医科。

  产科,主治胎前、产后及妇科诸症。

  眼科,主治眼病及时疫眼病。

  口齿科,主治牙痛、骨鲠及喉科诸症。

  伤折科,主治跌打压伤及诸虫兽伤。

  疮肿科,主治恶疮、癞疥、无名肿毒等。

  祝由科,古代用祝说病由的方法以治疗疾病者叫做祝由。“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或称咒禁科。也包括使用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等方法。

  书禁科,主治镇邪、驱鬼、辟毒、截症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三科 (中医术语)
疑难杂病,综合治疗
中医学是怎样分科设置的
古代中医的分科
古代中医十三科
圣济总录(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