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261-270条

261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檗皮汤主之。

湿热发黄,用苦寒除热,用栀子柏皮汤治疗。

262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湿热发黄,外加表证,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治疗。

263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邪热聚于半表半里,邪热上犯孔道出现口苦、咽干、目眩。

264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太阳病转属阳明,热邪充斥表里之间,上犯头脑出现两耳无所闻,目赤。胸胁满而烦属于柴胡证,故不可用吐下治疗,否则损伤胃气及津液,出现心悸而惊。

265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脉弦细属少阳脉,虽头疼发热,也是少阳证。不可发汗治疗,否则亡失津液,出现胃燥谵语,可和其胃气治疗,否则会出现烦躁心悸。

266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出现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等表现,如果没有经过吐、下等误治,而脉沉紧者,则宜与小柴胡汤。

267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上述的柴胡汤证,若已经吐、下、发汗、温针等误治,而发谵语,并且原有的柴胡汤证已罢,此为逆治的坏病,柴胡汤已不可与之,当详审其所犯何逆,宜随证以法治之。

268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太阳病脉浮,阳明病脉大,关上以候少阳,今浮大之脉俱上于关上,为三阳俱现的脉应,故谓三阳合病。热困神昏,故但欲眠睡,津虚不守,故目合则汗。

269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无大热者,谓无太阳病的翕翕发热、阳明病的不恶寒但恶热、少阳病的往来寒热等外现的诸热证。无热而躁烦者,当不是阳证的热烦,而属阴证的虚烦,故谓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270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今伤寒三日,三日已尽依次当太阴受之,太阴病则腹满而吐,食不下,今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故知三阴不受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著
六经辨证
郭生白伤寒六经求真第四编第二章少阳病纲领
《伤寒论》演绎(中)
试析伤寒论第141至150条——李国栋
伤寒论万人行课堂笔记 18(263-272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