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来自加拿大就医的患者吐露心声
一位来自加拿大就医的患者吐露心声
刚登陆不久,就看到许多吐槽加拿大医疗制度的文章,有急诊等几个小时的,有分娩时发生意外的,也有小孩没有得到适当治疗需要截肢的……确实看得我心惊胆战的,并且当时已经是怀孕最后的三个月,马上面临着需要许多检查和生小孩等医疗服务。
令我欣慰的是,在这半年里,不但亲历了各种医疗服务,而且觉得自己的健康得到了从来没有的关注,连多年的湿疹也逐渐痊愈了。非常感恩遇到这些帮助过我们的医务人员,他们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我们,而不是应付工作,敷衍了事。
加拿大的医疗服务节奏是比较慢,但很有计划、考虑很周到,是和国内看病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一、办医疗卡MSI(MedicalServices Insurance)和Pubilic 医疗服务
根据微信里各路达人的指引,我们来的几天里,一直惦记着办健康卡。但还是要先办好了电话卡、枫叶卡、银行卡,然后马上到MSI的办公室办健康卡。NS省的效率很高,马上办了就生效了,现场就拿到健康卡。
一位来自加拿大就医的患者吐露心声
怀孕和分娩之后,都有Public Nurse上门看望,手把手教你怎么进行产前准备、孩子出生后怎么喂养,并且非常关心你的情绪,总是问你心情好不好啊,有没有家庭暴力,情绪有没有低落啊,需不需要帮助等等。负责我的护士来过两次,每次都要聊上半天才走,她说完之后就让你提问题,还带了很多书给我,都是很好的育儿资源。+177-6396-7064获得更多资讯
一位来自加拿大就医的患者吐露心声
二、分布于各个社区的诊所、血站、药房(Clinic, Blood collect station, Pharmacy)
1. Clinic(诊所)
拿到健康卡后可以马上打电话登记家庭医生,因为等候的队伍很长的。很多人来了几年都没有排上家庭医生,但其实问题也不是很大,因为很多超市附近就有Walk in clinic,就算有家庭医生也可以到这些诊所看病。我们第一次去Walk in Clinic 是因为想做产前检查,选择了离家最近的一个诊所,人不算很多,但也等了一两小时。
郊区的诊所比市区的好一些,市区里人多,等候的时间会更长。见我的医生很耐心的询问我病史,并开了验血单。他还告诉我们,看孕妇是有专门的医生的,给了我一个医生名单和相应的诊所地址,让我约提前约产前检查的医生。后来我选择了到公立医院里做产检。
和国内不同的是,诊所里看病的房间不是医生的办公室。一个诊所里有几个小诊室,病人按照前台的叫号先登记,然后等护士喊名字,再进去她给你安排的诊室里等医生。不会存在一堆病人在旁边看着医生看病的情况,他们非常注重隐私,觉得你疾病情况是需要保密的。小诊室里有血压计、病床、消毒的医疗用具等等,非常方便。
一位来自加拿大就医的患者吐露心声
2. Bloodcollect station(血站)
以前在国内都是在医院里抽血的,我是很怕抽血,有晕血的病史。但国内医院抽血的节奏很快,护士没有时间顾及太多,坐下来就马上抽血了。在加拿大,抽血是在血站里完成的。如果不是住院的话,平时抽一次血大概像看一次病一样,好像很大的一个事情一样。
去到血站,先拿一个排号纸,等叫号。叫号后就是register,如果是第一次登记,就要问你很多问题,比如说你的过往病史、有没有做过手术、有没有药物过敏、有没有不良习惯(吸烟、喝酒、吸毒……)等等。第二次的话也要核对你的电话和地址信息,有没有family doctor等等。
好不容易登记完了,还要等里面抽血的护士喊你进去。快的话等十来分钟,周六市区的血站人特别多,试过最长一次等了两个小时。因为在里面的护士抽一次血至少要十分钟,跟国内的几分钟一个人相比确实要慢很多。但对病人来说,就像是享受着VIP的待遇。
不像国内,病人坐一个小板凳,护士在桌面搞定。这里病人是坐在一个大沙发上,护士先跟你聊天,关注你的情绪,让你不要紧张,放松好了才开始。抽血之后,不用夹着一个棉花棒,而是用止血纱布弄好你的伤口,你自己过一会解下来就好了,非常舒服。至于验血的结果,是不会给病人的。会在一周以内发给开验单给你的医生,让医生告诉你结果。
3. Pharmacy(药房)
加拿大是真正做到医药分家。除了住院时候吃的药不用自己买,在诊所里医生给你开的药是要自己到药店买的。这些药店一般都在大的超市里面,有专业的药剂师分发药物。体验过药店的服务,总的来说,三个字:贵、慢、细。
贵:儿子和我来了之后都分别发了一次烧,Walk in的医生给我们开了西林片,退烧药是非处方药,自己买。一瓶西林片(7-10)天的用量,要20多刀。还有后来湿疹等开的药膏也差不多30刀一瓶。不过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请一年的处方药费msi cover;怀孕和哺乳期的维生素片可以免费领;还有买药的小票要保留好,以后可以抵税。
慢:配一瓶21颗的西林片要20分钟,配制一瓶药膏大约是一天。所以药店设在超市里的一个好处是你可以买买逛逛打发时间。
一位来自加拿大就医的患者吐露心声
细:不得不佩服他们真的很耐心细致,服务很周到。在国内,基本上每年都会吃西林片,医生最多问你有没有过敏,从来没有教你怎么吃。
在这里,拿药的时候都会给你一份详细说明,药剂师很详细给你解释这个药物的作用,叮嘱你要在服药前或者后吃东西,不要空腹;要连续吃完,中间不能停;会有什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等。还有就是孕期维生素是每月一瓶的,他们会按时间配好,然后发短信提醒你去拿。
一位来自加拿大就医的患者吐露心声
三、专科医院
急诊、生孩子、传染性疾病、重病就要去医院,通常都要Clinic的医生介绍你去医院,然后医院安排你时间过去。急诊的话就是自己去。IWK是哈法的妇女儿童医院,第一次到这里是做产前B超。提前两周告诉我B超时间,医院还专门安排一个中文翻译给我,所以B超前收到过两次信件、3次电话提醒,真的觉得是个大事情。
预约2点的B超,4点才结束,足足弄了2个小时。先是一位比较年轻的医生帮我检查,非常非常仔细。除了医生看的屏幕,还有一个小屏幕给病人看的,医生很详细的告诉你,这是婴儿的头部、大脑、脊柱、心脏、手臂、肾脏、大肠、小肠……在国内检查不到10分钟,这里差不多40分钟,然后边看边截图。
一位来自加拿大就医的患者吐露心声
她认为检查完毕,就让我继续留在床上等,她去向另外的老资格的医生汇报情况。结果半小时不见回来,我已经睡着一会又醒了。和她一起回来了一位年纪较大的医生,说好像胎儿的结肠没有看清楚,又弄了10几分钟。然后两个人出去讨论,过来一会说没什么事情,帮我预约一个月之后复查。检查结果会发给负责我的产科医生,包括胎儿性别,也会由产科医生告诉我。
这里不接收待产的产妇住院,要自然开宫口到十指才接收。所以临产住院前,在这些设备完善的房间检查,如果有需要B超就马上推一个仪器过来,非常方便。只是在家痛的时间很长,也会担心是否出现突发情况。
一位来自加拿大就医的患者吐露心声
一位来自加拿大就医的患者吐露心声
生完孩子的住院待遇非常好,一日三餐全免费提供。每餐可以点饮料、主菜、点心。
一位来自加拿大就医的患者吐露心声
对婴儿的记录特别详细,而且配方奶、纸尿裤、卫生巾等都有免费提供。
一位来自加拿大就医的患者吐露心声
生孩子之后还有一个福利就是优先安排家庭医生,在家庭医生的诊所里打疫苗和定期检查。
还有一些专门看不同疾病的医院门诊,比如我的湿疹已经几年了,在国内一直是自己到处投医问药。在这里是家庭医生推荐去看皮肤专科,1月份预约,安排6月份的时候去看病,我看了也是醉了。不过,话说回来,我的湿疹在各个医生的关心下治好了,感觉很被重视,并且一直有人在背后默默的关注着我的健康。
还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地方是,病人的病历和所有检查报告是在医生那里的,不用经常自己带着,看病就拿一个健康卡,非常轻松。
一位来自加拿大就医的患者吐露心声
四、其它琐事
1. 在这里最不习惯的是打电话。别看留了电话号码以为没问题了,百分之九十九打过去是电话录音。而且往往打几遍才能听清楚说什么,还要主动留言,练习好如何自报家门。然后过几天就有人给你回复。
2. 非常重视医疗反馈。每次看完病会收到一个MSI发的信件,是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看医生有没有向你收取额外费用,监督工作细致,确实点赞。
3. 遇到的产科医生竟然全是男的!包括分娩时候的。开始很不习惯,但后来人家很大方专业的顺利完成各个事情,也就习惯了。
正是因为重视医疗服务的质量,才使得看病的机会那么珍贵。也同时发现,其实这里医疗的关注点还在于怎么去健康生活,增加锻炼和合理饮食,自己应该对自己健康负责,而不是依赖医生和药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样做,诊所才有好口碑
中国社会办医界的四大心声
曝光家庭医生诊所十大弊端
机构介绍 | 北美加拿大最具人气的华人物理治疗诊所
暖男医生被患者砍死,加拿大如何管理医闹?
避免病急乱投医 你必须了解加拿大医疗系统的三大层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