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县:让美丽永驻乡间-华县人民政府
整洁的巷道,开阔的广场,齐整的绿化带……如今,走入华县农村,一步一景,可与城里的环境相媲美。
2013年,华县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两年多时间,全县已经建成3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投资7000余万元,6万余名农民从中受益。
 “财力有限也要让美丽乡村建设先干起来”
华县县委书记杨森明说:“不能让农村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要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环境。财力有限也必须把这项工作先干起来。”20134月,华县按照“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分批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县10个乡镇的交通干线沿线、镇和景区所在地确定了10个村子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进行推进。在此基础上,2014年,华县又完成了26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
为了破解资金难题,华县尝试了“四个一点”的方案,即县上投入一点、项目整合一点、包联部门支持一点、镇村自筹一点。县财政给每个示范村10万元的启动资金,年底根据各村建设成果再给予奖补,并将农、林、水、交通等涉农项目向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村整合。两年来,全县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4000余万元。
 20141121日,华县2014年美丽乡村建设总结验收和成果观摩现场会在各示范村举行,县委书记、县长带队观摩,现场评比,逐村点评,让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先进村及所在镇和包联单位扬眉吐气,差的则脸红心跳。美丽乡村建设验收不达标的村,所属乡镇和相关包联县级部门的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这样的现场观摩会每半年举行一次,已成惯例。
“这么好的广场,脏了太可惜,我也只是举手之劳”
站在瓜坡镇黄家村的村口,清清的河水从村前流过,村里不仅有健身广场,还有小公园,村民们觉得村里的环境并不比城里差多少。但是,谁能想到,一年前,整齐的河道还是村民不屑一顾的臭水沟,广场所在的位置曾是村里的垃圾场!王余仓曾是村里的老支书,今年65岁,在村口开了一家小超市。他说:“自从村上的环境大变样,自家超市的生意都比以前好了一大截。”
美丽乡村建设的巨大成效看得见,摸得着,受益的村民也由最初的观望到后来的积极参与,主动维护。赤水镇会东方村的广场修好后,附近三四个村子的村民每天都到广场来健身、跳舞,孩子们玩轮滑也有了安全的场所。住在广场对面的曹立稳老人今年73岁了,每天都主动把广场打扫得干干净净。村支书王新民说:“老汉一直是义务打扫广场,一年多了一直这样。”曹立稳老人觉得没啥了不起:“现在村上比过去干净多了,又建了这么好的广场,如果脏了,没人管,实在太可惜了。”
目前,县上正在确定2015年的示范村,主管这项工作的华县农工部部长刘水亮有些为难。原来,通过前两年的示范推进,村民们看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给农村带来的变化,许多村干部都要求将自己的村子列入示范村,与刚开始创建时漠不关心的态度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按照规划,到2016年年底前,华县将完成全县交通干线周边100个村庄的人居环境整治;到2020年,完成所有村庄的人居环境整治。
华县还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了“户扫、村集、镇运、县处理”,给每个镇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卫生洗液车,在全县交通干线上配备了250名保洁员,还给每村每年补助5000元的管护费用。
“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全县农村工作的主要抓手”
华县杏林镇李坡村的农家乐十分有名,依山傍水的生态优势,让它正努力步入关中民俗名村的行列。柳枝镇张桥村历史文化资源深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突出挖掘“张桥八景”历史文化内涵,努力建设华县文化旅游名村;大明镇白泉村、孙堡村、三义村自然环境优越,水资源丰富,就着力在“水”字上做文章,努力建设生态宜居村落;瓜坡镇君朝村、下庙镇康甘村、华州镇西罗村,则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条件、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农民生活的方式,已经成为全县农村工作的主要抓手。”华县县长朱福俊这样定位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华县不仅提出了“生态美、村容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及6个方面40个小项的创建指标,更鼓励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在个性上做文章。目前,全县建成的3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形成了产业带动型、生态旅游型、文化传承型、整洁宜居型等特色,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环境卫生,农民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7%,首次超过渭南市平均水平。
 
【责编:新华审核:潘俊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刷新“颜值”提升“气质” 绘就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
崇明新增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你去过几个?
大姚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 织牢农村医卫服务网底
《美丽澧州 幸福家园》画册(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汉阴:发展“庭院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