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在奥地利生活的十大误解,你需要纠正!

对在奥地利生活的十大误解,你需要纠正!


出国来到奥地利之前,我们对这个神秘的小国总有各种各样的想象。

后来才发现,有的想得太美好,有的想得太简单,有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慢慢发现,就算离开了曾经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也未必尽是一望无际、任你驰骋的田野。


1、语言环境都是浮云,不努力学,终究说不好德语

出国以前,小编把德语学到B1,以为到了奥地利,有了德语环境,自然会不费力地通过语言关。


然而,揣着国内的B1一落地维也纳,第一次去Billa超市买东西,才发现自己几乎完全听不懂收银员们在说什么(也许他们说的是小编至今仍不明白的维也纳方言),但就算是摸爬滚打地混过了语言班B1的分级考试,到了B2的课堂上,还是发现不明白老师和同学们在说什么……


直到后来拿到了C1的证书,在奥地利生活时间越来越久才明白,学德语的过程永无止境,不努力是完全不可能掌握的。


2、号称自己远销欧洲的中国食品,是给中国人吃的,可不是奥地利人

大家还在国内生活的时候,一定看到过类似的广告宣传:

某某品牌食品,远销欧美和世界五大洲,深受全球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追捧。


可是我们到了奥地利后才发现,中国的“出口食品”绝大部分只有在我们华人华侨常去的中国货行里才能见到,销售对象还是我们中国人。鬼佬们除了偶尔到中餐馆打打牙祭,平时几乎不太会主动去买中国食品。


3、完全脱离华人圈生活,可能吗?

出国前有人会有这样的误解:到了奥地利,交的肯定都是奥地利人朋友,接触的是德文,吃的是西餐……我们就不要再混在中国人的圈子里了。

其实,不仅仅是奥地利,在整个欧美范围内,除了在一些华人稀少的小村子、小镇,或者生活完全限制于校园内,又或者嫁给生活在乡下的外国人,否则一般华人们在欧美国家的中心大城市内,各自的生活范围要想完全脱离华人社区,是不太可能的。


4、从没想过这辈子会换这么多次工作

从中餐厅酒台、跑堂到赌场荷官,从教外国人或华二代小孩中文到各种发传单、电话推销,从送报纸的到送外卖的,从帮人遛狗、看小孩到帮人养花、看房子,从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到普通公司的办公室职员……从事过不下十个职业,对生活在海外的华人来说,非常正常。

频繁地转换职业身份,工作属性也都五花八门,对于原本生活在国内的他们来说是根本无法想象的,而对于刚来欧美国家的新移民而言,却是再正常不过了。


小编自己何尝不是?

在国内一家报社一干就是七年。可如今来奥地利才没几年,却已是第三个职业身份了。

5、所谓大奔驰、大House,不再如此可望不可及

过去,某某“海外爱国华人华侨”如何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放弃高薪,放弃汽车,放弃洋房,毅然回祖国、决然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云云的报道,还是时常会见诸报端的。

后来,很多人出了国才慢慢发觉,原来在国外,只要你辛勤劳动,理财有方,大奔驰、大House,并不像自己在国内生活时那么遥不可及。


6、上报纸、上电视、成网红,也可以是家常便饭

包括奥地利在内的欧美国家,很多报纸、杂志、电视台、广播电台……都是私营企业,媒体谁都可以办、谁都可以看,谁都有可能成为第二天报纸的封面人物,没准儿哪一天你一不留神也有可能成了奥地利的网红焦点,从Instagram的网红到登上第二天奥地利的《今日报》,真的就在当晚新闻编辑的一念之间。


7、看一次牙,两个月工资打水飘

相信不少人在还没来到奥地利前,都曾有过用牙咬开啤酒瓶盖的豪情万丈的“壮举”。在国内,牙齿保健和普通养生无异,好像也没什么人特别当一回事儿,疼了再去看牙医就是。

可来到奥地利,小编的一位小伙伴看一次牙,两个月工资就打了水飘儿……


很多人在国内时不介意,来到奥地利后,发现当地人一口整齐雪白的牙齿,似排珠,赛玉贝,相比之下觉得自己真是相形见拙,“难于启齿”。于是,开始注重起日常的牙齿保健,用的牙膏牙刷要自己的牙医给推荐,价格低于五六欧一支的牙膏都不会用来刷牙,洗牙也每半年要来一次,更花了不少的心血和银子,督促自己的下一代从小好好保护自己的“门面”,矫正、固齿从小抓起。


8、总统、总理不神秘,地铁站、中餐馆……都能遇到

在很多场合下,与奥地利总统、总理、维也纳市长、议员……握个手、合个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除了工作采访的场合,小编自己在地铁里遇到过范德贝伦爷爷和他的家人,友人在大街上遇到过库尔茨总理自己拎着干洗完的衣服独自走着……

相比曾经习以为常的体制内壁垒森严的政府部门,警车开道的领导出行,你很容易发现自己朋友圈里很多人都晒过自己和“小鲜肉”库尔茨总理合影的照片。


9、与奥地利人深交成知己,很难

还在国内时,也许每个人都认为来到奥地利后,一定会认识很多奥地利朋友。

但不少人真正过来后才发现其实不然,与欧美国家的人想要有较深层次的交往,你要克服的,不仅仅是语言差异的障碍,更难以无视的,是文化差异的隔阂。


相对于自己所不熟悉的土地,每个人都是更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小编在复旦大学新闻系的课堂上,记住的第一条新闻理论,就是所谓“接近性”原则,太远的事情,关切程度自然下降。普通奥地利人里热衷于中国文化、渴望结识华人朋友的,少之又少。不少华人来到奥地利后很久都不禁感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管到哪儿都一样。”

同样地,中国人想要融入奥地利的文化也不是那么容易。很多时候,听奥地利的“相声” Kabarett 或哪怕是一个简单的笑话,小编也是完全听不懂或不明白笑点在哪里,skr尴尬有木有……


10、博士毕业找不到专业对口工作,稀松平常

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在包括奥地利在内的欧美国家以蓝领形式生活,可谓司空见惯,正所谓“龙陷浅滩,虎落平阳”。有人吐槽自己见过来自印度的哲学博士只能去开出租车混口饭吃,出生东欧的音乐家找不到和音乐相关的工作,只能去干装修糊口,还有中国的计算机工程师曾在肉联厂杀过猪……生活在海外的我们为了生存,很多时候不得不让自己变得能屈能伸,学问不能当饭吃的时候多了去了。


那到底什么样的条件可以申请奥地利配额移民呢?只要您满足以下条件:

1)年龄55周岁以下;

2)无犯罪记录;

3)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提供德语A1证书。

4)境外银行存款证明(一家三口建议 4 万欧-5 万欧)

奥地利项目属于配额移民,通过获得州政府提名配额来帮助客户获得奥地利的居留身份。最关键是“名额”,政府没有名额了,条件再优秀也没用。



移民咨询私信小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品】奥地利防坑指南
奥地利19年面签配额已经尘埃落定,您还在观望吗?
震惊!奥地利华人学生替考德语考试被抓,判刑2年!
你敢相信吗?新加坡3/4都是华人,却不说汉语,为什么还都愿意去?#新加坡 #新加坡生活 #移民
马来西亚国内三分之一的人都曾是华人,为何如今纷纷举家逃离?
奥地利红白红卡移民还是酒业基金投资移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