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末·《农家耕田图册》23幅,再现历史的农业农耕
userphoto

2022.07.14 陕西

关注

一组题为《农家耕田图册》记录了中国古代浸种、耕地、插秧、施肥、收获、入仓等一套“全流程”。春夏秋冬四季农耕年华的全过程

 第一张图中,(是古人最早沿用雪水浸种的原始方法,这项技术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汜胜之书》中就有记载;浸种前需要进行晒种,浸种后要放置到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催芽),着黄衣的男子欲用篾制的容器装好稻种,放到流动的水池或沟渠,种子充分吸足水。“这过程就是浸种。浸种时长约为三个昼夜,等种子发芽齐整,(原理是种子吸水后,种子酶的活性开始上升,在酶活性作用下胚乳淀粉逐步溶解成糖,释放出供胚根、胚芽和胚轴所需要的养分。在缺氧条件下还可以杀死虫卵和病毒)”。

汉代时古人就重视施肥,管施肥叫做“淤荫”宋元时期开始加强合理施肥,施肥就如同用药。

明清时期施肥非常精细,清代·杨屾在《知本提纲》中提出施肥三原则—时宜、土宜、物宜。”

古代的灌溉工具:宋元以来,南方常用的灌溉工具有翻车、筒车、水转翻车、牛转翻车、筒轮、高转筒车、水转高车、戽斗、拨车、桔槔(吊杆)等。

画中展示了两种类型的灌溉工具。一种始于汉代,由三国时期机械发明家马钧完善,多人踩踏的工具就是龙骨翻车。另一种用杠杆原理浇田的工具叫桔槔,俗称“吊杆”〔把一根木杆横挂在水边架子(木柱或树干)上,一头悬挂巨石等重物,一头用绳子悬挂水桶,使两端上下平衡运动以汲水。“桔槔”书名“颉皋”早见于《墨子》〕。

《庄子》中曾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推广这一工具的故事。

前龙纹封面

『农家耕田图册』之一犁耕松土

『农家耕田图』之二犁地深粉

『农家耕田图册』之三犁地浅平

『农家耕田图册』之四均匀磨平

『农家耕田图册』之五水法浸种

『农家耕田图册』之六撒播施肥

『农家耕田图册』之七观苗

『农家耕田图册』之八灌溉幼苗

『农家耕田图册』之九分苗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插秧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一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二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三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四灌溉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五收割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六堆放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七暴晒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八粘打

『农家耕田图册』之十九扬麸

『农家耕田图册』之二十归仓

『农家耕田图册』之二一窜皮

『农家耕田图册』之二二交公粮

『农家耕田图册』之二三祈福

后龙纹封面

《耕织图》是古代官府劝民勤农的重要方式,用图像系统表现农桑过程,出现在五代,在宋·仁宗赵祯曾将农业生产图像绘在延春阁上,南宋·高宗皇帝赵构幼时于延春阁摹批此图册。“清代帝王也都重农尚农,兼通书画的形式发展推农,宣传农务。

康熙28年(1689),康熙南巡时有南方士子呈进楼璹的《耕织图诗》,深得康熙喜爱。康熙35年(1696),康熙命画家焦秉贞据此重新绘制《耕织图》。当时为雍亲王胤禛也曾命人以《御制耕织图》为蓝本,绘制《耕织46图》。”胤禛对这组图非常重视,不仅在每幅图上亲题五言诗一首,更是亲自出任“农民”,图中的男女农耕形象就是他自己和福晋们的操作。

这一题为《农家耕田图》册画”是以康熙、雍正《耕织图》中的“耕图”为蓝本绘制,主题构图均相同。可以了解中国耕种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启蒙教育】看了这些,孩子就会节约粮食了!
新一轮男耕女织即将开始 古代女人们该干这些活(图集)
古人如何耕种?古画古诗带您穿越千年话农桑
农家耕田图 | 清末外销画
清朝《耕织图》(上)
古代提水灌溉工具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