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没有创新何来创业,这两者之间密不可分

用杜塔校长的话解释,创新是创造新的价值,创业则是实现这个价值不幸的是,高校现有的创业教育几乎都在教授学生创业,比如学些商业理论、客户心理或者销售技巧,而创新教育却是盲区,没有创新课程存在。如若没有创新的基础,创业的发展必然难以为继。

创新可以传授吗?

  在创业教育已初现模型之时,创新教育应该如何开展?带着这样的疑问,杜塔校长开始了创新教育的调查。此次调查共分为3个模块:访谈、工作坊及数据分析。研究团队先后共深度采访了60位不同领域已小有成就的创新者,例如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西等。60多名来自学校、企业及政府机构的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所建树的专家参加了为期两日的工作坊,集体探讨研究团队在访谈创新者时收集到的信息。

  研究证实,创新的确不能像数学或者写作那样上几门课就能掌握,现有的高校创业教育更是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杜塔校长却发现了左右个人创新能力发展的三大要素

  技能调查发现创新者通常具有创造性、好奇心、对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喜欢接受挑战并愿意承受失败,具有良好的口才,能够对客户和投资人清楚地阐述自己的产品理念,并且在团队内部与同事进行有效沟通。

  阅历。创新者在学校或者初入职场时往往都有“榜样”指导和领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被条条款款所拘束,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不被另眼看待而是被鼓励去探索。在校外的实际工作中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及团队合作经验皆对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与其他领域的同事合作时学到的新知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环境环境是创新者技能与阅历的培育土壤。参与调查的创新者纷纷指出开放型办公室更利于同事间交流沟通,时常在讨论中擦出创意的火花。高校的实验室、创客空间或者创业中心皆可以借鉴企业中开放空间的做法,避免将学生封锁在独立的空间中。



    从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首先要经过相应的改革与调整。改革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整改、完善现有的大学课程;二是自上而下系统地调整校园文化、创新创业环境及思考问题的固有模式。调整和改变具体应该如何实施?杜塔校长给出了几条建议:


  加强体验式学习。受访创新者表示工作经历塑造了其创新能力,为此学校要鼓励在校生积极参加课外实习,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实习提供更多机会。在学校内部可以积极建立创客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工作经验。学校领导要支持此类项目,由上而下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教导他们勇敢面对失败。

  改进现有课程。高校可以适当改进现有的工科类课程,例如教师在讲述相应技术时可以顺带介绍下它的诞生背景,让学生了解需求与创新间的巧妙联系。另外还可以介绍发明者的个人成长故事,使学生可以从发明者的经历中有所感悟。值得指出的是,教师不要只介绍成功的创新案例,要让“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理念深入人心,劝解学生不要畏惧失败。


  选择是门学问,筛选问题要有方法发现问题并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被看作是创新的关键。因此,要教导学生如何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如何正确地进行头脑风暴。对于这个难题,受访的创新者建议学生从个人最感兴趣的领域着手,同时参考这一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区域,这便于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学校可以带领教师探讨发现问题的方法,将所得结论编写成指导方针,学生可以根据战略准确地找到创新切入点。

      找个典型来学习创业可以被教育,而创新则不能,创新是潜移默化的一个过程。庆幸的是,通过调查研究,创新能力的提高方法变得有迹可循。已有现成的成功案例——斯坦福大学这个被誉为“创业的高校”曾出过太多传奇,根据斯坦福大学2012年的校友统计显示,目前美国有近4万个运营良好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毕业生所创,或者诞生于斯坦福校园。此外,四分之一的斯坦福在职教授有过至少一次创业经历,谷歌、雅虎、Instagram、LinkedIn都跟这个创业校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所创业大学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鉴。

  创新首先被创业环境所影响,斯坦福大学里则处处洋溢着创业文化。斯坦福设计学院、创客空间、创业中心、各类创新实验室、校企合作交相辉映,为在校生提供了太多参与实际工作的机会,学生的阅历自然而然地积攒起来。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文化还表现在鼓励教授创业,所有教授可以申请两年的创业假期”这表示他们有两年时间可以离开校园投身企业,无论是组建自己的公司还是服务于已有企业,教授们可以过足创新创业的瘾。创新来源于实际,只有走出校园才能真正看清社会的需求,而这些经验和阅历在教授回到校园后可以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紧跟实际、发现问题。

  当身边同学、室友、任课老师、导师纷纷置身于创业的海洋,校园中处处可以听到创业的讨论、对新事物和新科技的探讨,这样的环境让学生不懂创业、不想创新都难。

环境、阅历、技能是创新的三大要素,从斯坦福大学成功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要素的存在。麦可思数据显示,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基本的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时间管理、谈判技能、学习方法、理解他人和协调安排。创新创业者所必备的职业素养需要从校园中开始培养基于调研结果和斯坦福大学的参考,我们的高校不妨思考自身在创业教育的改进之法,将这些行之有效又不难执行的措施推广开来。




据悉:

清华大学在105周年校庆当天宣布,在全国率先推出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该专业面向清华本科生开设,学制为一年半,首批共招收90人,致力于培养机器人、智能硬件等领域的“高级创客”。清华首设创新创业辅修专业,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表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之中,高校正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校所提供的最初的创业启蒙,纵使不会形成立时可见的“成果”,但其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必将在其今后的人生发展中得以体现。

2016年7月,南宁学院挂牌成立新型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其职责是承担全校创新创业公共课,提供创业实训和创业孵化的平台,远期提供创业学历教育和本科二学历教育。该学院负责人表示,以“教育机构+孵化器+投融资中介服务”模式,旨在打造一个创新创业的全生态系统。学校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强化创新创业软硬设施和师资条件,制定了系统的“三金计划”,即“金土地”、“金种子”、“金园丁”。“金土地”旨在完善包括教学场馆、创客实验室、创客工坊、创客书房等一系列硬件设施。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教无类,但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创业,从学生当中挖掘出适合创业的苗子并重点培养,意为“金种子”。“金园丁”,指派出一些导师到基层锻炼,甚至留职创业,并与借助学校新桂商研究院与新桂商协同育人,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打造出一批具有创业经验、技能和知识的导师队伍。


没有什么比创新创业更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创业成功。建设“双创”教育全生态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尽可能的避免失败。学校不鼓动学生创业不拔苗助长,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待条件适合,学生想创业时再提供孵化服务和投融资中介,助其成长。

创新创业,是一门学问。如何搭建初创团队、如何吸引资本投资、如何做好风险把控、如何进行市场推广,凡此种种,都可以借助创新创业专业课程,提供最初的启蒙。当然了,即便是要实现上述目的,也不意味着所有高校都必须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专业。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创业能力,大学能做的事情其实很多。比如说,鼓励相关的社团活动,经常性地举办系列讲座,搭建专门的项目孵化平台等等,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刚:跳出“老三样” 实现“新三样”
创新创业,大学如何教?| 案例
借鉴丨“硅谷心脏”—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须胡思乱想 大学不搞孵化器
【他山之石】创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四大热点话题,六大特色活动,首届斯坦福中国教育论坛邀你同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