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04: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汉制度量衡。

 概要:汉制度量衡(8两6钱,1钱3.3克,1升5钱),桂枝与白芍(阴阳),甘草(解毒强心)、生姜(去胃里停水)、大枣(护胃),辨证论治,啜粥助汗,发汗标准(微汗),服药与停服,剂量与体型,桂枝加葛根汤(汗出、项背强,面部中风口眼歪斜),葛根5钱,桂枝汤加减思路。



 

01

)条辨十五: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xi)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汉朝度量衡

  • (1)陆九芝之外曾祖父所考证(清朝乾隆末)较为准确。

    补充:陆九芝与傅青主都是同期的经方名家,傅青主之弟子陈士铎(duo)写了《黄帝外经》(原称《外经微言》),说明当时有外经,现在已失传。

  • (2)汉制8两为现在6钱,现1钱为3.3克。例如:3两对应2.3钱,一般3钱就用10克。

  • (3)汉制1升为六杓七抄,即先拌和7次,使压紧的药变松软,再取6杓,一升约为5钱。


桂枝与白芍

  • (1)桂枝:阳药,主动脉。

  • (2)白芍:阴药,主静脉。

  • (3)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 (4)若阴阳平衡,桂枝白芍取等量;若阳虚,桂枝加重;阴虚,白芍加重。阴阳调和。

  • (5)若只用桂枝、白芍两味药,6碗煮2碗,服后马上会大汗,阴阳药都很强,感冒会愈,但会三天不大便,因为发表力量很强,表邪去掉的同时津液伤到。


加甘草、生姜、大枣的作用

  • (1)大枣,外红里黑,黄肉为土,煮出来的粘液如同胃液,起到护胃、补津液的作用,药就不会伤到正气。

  • (2)此处用生姜,不用干姜。生姜味辛主发散,可刺激胃液。

  • (3)甘草。一般认为甘草是为了和药性,实际甘草起到解毒的作用。本草记载甘草可解百毒,实际是解内有宿食产生的毒素,防止胃炎。同时甘草能增强心脏的力量。张仲景认为,生甘草用于肠胃,炙甘草用于强心。

  • (4)张仲景治感冒,兼顾肠胃,也兼顾心脏不受伤,心情好。


处方对应的是症,不是病(名)。

  • (1)例如,患者以肠胃炎(西医诊断病名)来诊,症状描述为:胃很少痛,没事常流汗,风吹到很不舒服,可诊为太阳中风,用桂枝汤,感冒也好了,肠胃炎也愈了。

  • (2)辨证论治:不同的病名,可能用同样的药。


中风与伤寒的辨证

  • (1)中风:项强,发热,恶风,有汗。

  • (2)伤寒:体重,恶寒,节痛,发热,无汗。


桂枝汤后服稀饭:稀饭为五谷所成,来自土,土性入脾胃,同时稀饭热、有津液,可帮助药力来发散、发汗。


表症发汗的标准:最好的流汗是一点点微汗,摸着湿,无大汗淋漓,在不伤津液的情况下把病邪排出来,微汗为标准汗。汗流太多,病反而不会除掉,还需要另外的方剂补。


服药与停药:汗出病好就停药,不能进剂。服用第一碗没有好,2-3小时服用第二碗,每次服完加稀饭,若还没有发汗,再喝第三碗。半日许令三服尽,即12小时喝三碗。一副药可以用9碗水煮成三碗药。中午胃口恢复,不再流汗、恶风为停药标准。


剂量与体型:巨胖的人,桂枝可以用5钱。瘦子,桂枝2钱,小孩半钱。


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3碗一副药),病症犹在者,更作服。因为医生无法跟着病人,所以要交代清楚,流汗出来,病人舒服了方可放心。流汗后不可当风或烤火,要保暖。


重病的处方,基本来自桂枝汤加减。也可能会把白芍拿出来,加其他药。


02

条辨十六: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条辨十七: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中风的主症是汗出、恶风,头痛或有或无,发热或有或无,用桂枝汤。


汗出、恶风加项背强硬,在桂枝汤中加一味葛根。

  • (1)葛根剂量要高于桂枝、白芍(3钱),一般用到5-6钱。否则到不了上面。

  • (2)葛根为藤蔓植物,藤很长,根的吸水能力特别强才能供应上去,药性升提,可升提津液,并化脓,去痈肿,新水上去,旧水排掉。


桂枝加葛根汤

  • (1)桂枝加葛根汤对治疗面部中风(面瘫,口歪眼斜),一剂知,二剂已,配合针灸更好。脸对着冷气空调吹、对着车窗吹,会得面部中风。

  • (2)葛根专治痹(麻木),肌肉麻木,药性向上,可用于脑部的麻木,脚上的去不了,还用于发痈。

  • (3)葛根剂量可以用5钱,一副药分3三次喝完,平均一碗不到2钱。可以七碗煮三碗。

  • (4)不需要啜粥。治项背强几几,是希望脑后这个地方出汗,喝稀饭是为了促进全身冒汗。啜粥是指一点点小口饮,此时肠胃力量更大,更助力发汗。

  • (5)大火快煮,取其气,发散力量强,头面皮肤是卫气最多的地方。汤剂优于粉剂。


桂枝汤加减思路

  • (1)桂枝汤可加一味药,去某个部位的症:桂枝汤能到达头部、脚部、肩膀,到什么地方都可以,配上其他药,可治各部位的症。

  • (2)举例:脸上有痘,发痘斑,可用桂枝汤加去湿和去热的药,因为痘是湿和热,热即是西医的炎症,湿是环境。去热的有黄芩、黄连,去湿的有知母、白术(药粉在空气中会吸水分变硬块的一般有去湿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讲《伤寒论》笔录】第七篇
“田八味”传人经方治验录(一)
常见的误解:桂枝汤的君药
脑膜炎...
刘希彦讲伤寒 四(让你少走5年弯路)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三一——三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