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10:葛芩连汤、麻黄汤、小柴胡汤。

 概要:葛芩连汤(桂枝汤证误下,利不止脉促喘汗,热利),先发表再攻里,麻黄汤(太阳伤寒,头痛发热身痛恶风无汗喘,麻黄杏仁,返魂汤),汗与心肾,阳升阴自回头,随身急救方(麻黄汤、麝香矾石散、针灸放血),太阳伤寒并阳明(喘而胸满麻黄汤),小柴胡汤(少阳第一方)。


 

01

条辨三八: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者,表未解也,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葛芩连汤)方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此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简称葛芩连汤,应用很广。


桂枝汤证(太阳中风):出汗、恶风、发热、头痛或不痛。本应该开桂枝汤,医生误开了攻里的药,如承气汤,违反了“先发表再攻里”的原则;又或者不是医生攻下,是中风时吃坏肚子下利不止,脉促、喘而汗出,表未解。用葛芩连汤。


由此,开承气汤等攻下的药物,要先问有没有感冒、恶风,并摸脉确认(太阳病脉浮)。


热利:肛门痛,大便腥臭。热利的来源为医生误诊攻下或吃坏肚子。葛芩连汤用于热利。


黄芩与黄连等量:

  • (1)黄连:色很黄,味苦很厚重,用于清胃热。

  • (2)黄芩:黄中带绿,用于肝胆湿热,小肠湿热。

黄连


黄芩


重用葛根5-6钱(根据体格)

比例为:葛根5钱、黄连3钱、黄芩3钱。


02

条辨三九: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两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需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


此条辨症状为太阳伤寒,节气病,非时疫,不传染。恶寒的程度,可能夏天要盖厚被子。


伤寒,不一定是冬天的寒,夏天冷气、跳进冷水有用也会伤于寒。


重要症状:无汗。


汗与心、肾的关系

  • (1)汗与心脏:心脏功能很好,运动、吃饭、热的时候才会流汗。心脏功能不好,一种是完全没汗,一种是不动都会流汗,以及晚上盗汗。

  • (2)汗与肾:肾功能衰竭,救肾一定要治心脏,肾病不能出汗,并会出现水肿,治心后可运动等出汗了,则水肿消,出汗排尿消水肿,提壶揭盖,上面出汗则小便通,下身不会有积水。


喘:毛孔、汗腺封闭,只剩两个鼻孔呼吸,所以会喘。正常应该是全身毛孔与鼻孔一起呼吸。


全身骨节疼痛:寒束在体表,水没有办法循环流动,产生压力,如鞭打一样疼痛。


麻黄的剂量大于桂枝,3:2。


麻黄不只能发表,还能回阳,让阳气升发起来。经方遇阴虚不开补药(滋阴),阳强,阳回来后,阴自回头。

  • (1)阴就是津液。

  • (2)能看到的东西为阴,胃、肝等X光可以看到,为阴,其力量为阳。如脏腑吸收的能力,肌肉的力量,都为阳。

  • (3)阳强,阴自回头,为真正的治愈。靠补阴,只能是暂时的补充。

  • (4)中药推动身体自愈,西药只能控制病情。


杏仁与石膏

  • (1)杏仁:白色,仁剂有油,入肺,增润肺的津液,并可以涤痰,把痰排掉。

  • (2)石膏:无油,只去热。


杏仁


麻黄、杏仁、桂枝、炙甘草,搭配上的考虑:

  • (1)麻黄:发表发汗。

  • (2)炙甘草:肠胃津液的产生。

  • (3)桂枝:为马,麻黄骑马走表,没有桂枝的麻黄只能发阳,不会发汗。

  • (4)麻黄可入肺,把肺打开,毛孔打开,汗从肺中流出来,放杏仁可预防肺中津液不足,补充新的津液。

  • (5)肺中无津液则会燥渴,全身会热,肺如水箱,心如引擎,水不够,则温度会过高。

  • (6)10颗杏仁约为3g,70颗为21g,4-5钱。(此1钱按5g)麻黄用3钱,杏仁大于麻黄,麻黄大于桂枝(2钱)。


麻黄汤又名返魂汤,可回阳救逆。病人无气息,心脏不跳动,麻黄汤下去可回阳,其中麻黄开肺开毛孔,桂枝强心阳。单味麻黄不会发汗,只会精神好,晚上不睡觉,发阳。


常用急救方(随身携带):

  • (1)麻黄汤,紧急情况,不用先煮麻黄。

  • (2)麝香矾石散,喷鼻子,急救。

  • (3)针灸针、放血针,十宣放血(人中、涌泉、百会、会阴)。


善用麻黄:所有咳嗽、气喘,肺上的问题,救逆,通通会用麻黄。


9碗煮麻黄去2碗,再煮为2碗半,取八合(即三分之一,3*8=24),微汗,不啜粥。

桂枝汤啜粥是为了刺激肠胃蠕动助汗,麻黄汤不是要胃里的汗,而是要解肺中之寒,故不用啜粥。


麻黄汤并不简单,是名药方。


03

条辨四十: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太阳中风桂枝汤,太阳伤寒麻黄汤,太阳温病葛根汤。


阳明症,病进入肠胃。喘而胸满,病在肺,肺里有寒,用麻黄汤。


原则:有表症,应先解表,不可攻下。尤其伤寒证,全身痛,恶寒,不可攻下,否则会结胸。医生误下,或吃坏肚子,结胸有专门的处理方法。


伤寒证,咳、喘而胸满,用麻黄汤。


04

条辨四一:太阳病,十日已去 ,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太阳病,6、7天后病会改变。身体好,肠胃好的人(免疫力强),无药自愈。


肠胃不好的人,要及时吃桂枝汤。


平时没病也可以常常吃桂枝汤,调和阴阳的好方子。


小柴胡汤:少阳证的第一处方,症状是胸胁苦满、往来寒热、恶心。


若还有脉浮,是还有太阳证,用麻黄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冠感染拉肚子,伤寒论有二方可以参考
[转载]《伤寒百问》(1)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3-23(芩葛根连汤医案,葛根红花汤,桂枝汤)
伤寒六经顺传本病歌 ( 1 ) 卷 一
解读《伤寒论》太阳病篇喘证
浅述葛根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