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位一体的“走心德育”
userphoto

2023.05.14 江苏

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探索德育课程体系的道路上,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九中学通过心理学的层层渗透,不断滋养德育这块沃土,打造“走心德育”综合课程。学校对德育课程总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分级目标,同时细化各年级的具体操作要点,以此作为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基础。

“走心德育”的分级目标包括:高一年级主要培育学生做规则的学习者和践行者,启蒙学生生涯发展意识,引导学生热爱学校文化,初步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的情怀;高二年级主要培育学生做规则的实施者和管理者,指导学生制定生涯发展路线图,以优秀师生为榜样进一步理解学校文化,逐渐培养学生“对他人负责、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情怀;高三年级主要培育学生做规则的示范者和制定者,引导学生明确生涯发展路径、树立成才报国的理想、加强理想信念和责任使命教育,全力塑造学生“对国家负责、对人类负责、对自然负责”的品格。

“走心德育”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的“德育内容”——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构建校本德育体系,按照省级示范校办学整体要求,根据各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每个月不同的德育题材,编制出“三年六期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从课程开发的源头对德育课程进行整体布局,积极探索德育课程的体系化建设,将德育工作贯穿于课堂教学、德育活动、文化建设、家长学校和综合实践中,构建起方案系列化、载体多样化、形式灵动、内容鲜活的德育课程结构。

学科整合德育课程。学校开展丰富的学科整合德育课程,包括“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生涯规划”“社会适应”等内容,目前已经成为一套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

主题活动德育课程。学校始终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德育内容有机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年一度的心理健康周、校园歌手比赛、班级篮球赛、拔河比赛、演讲辩论、五四诗会、精神家园杯作文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及学科活动,构成了学校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也构成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渗透心理学理念的德育活动:比如通过心理讲座、国旗下讲话,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工作;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安排专职心理教师答疑解惑,邀请心理教育专家,为学生开展新生适应、高三学生考前减压等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文化环境德育课程。学校提出文化建设构想:通过宣传画、黑板报、壁画、校史陈列馆,净化和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校园文化、校纪校规、人际关系、行为规范,正向引导学生行为,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校园广播、校刊、各种主题板报,在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功效。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成长中出现的困惑,学校打造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学生心理发展中心,为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提供了一个安静、宽松、和谐、舒适的场所。为了克服常规德育的时空限制,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通了专门的心育微信公众号,聚焦校园生活,关注学生心理成长。除了推送心理健康教育类科普文章外,微信公众号的“心语心愿”栏目将孩子的心声传递给家长,为亲子之间搭建了一个心与心沟通的桥梁。随着新高考的实施,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学生重视。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也精心设计了“学长有约”栏目,邀请近年来优秀的毕业生分享他们的成长生涯故事,让在校学生汲取榜样的力量,让优秀毕业生的宝贵经验为在校学生开启生涯规划教育的新途径。

家庭教育德育课程。根据家长需求,学校通过“心成长”家长学习课程、“心动力”家长微讲堂、“心陪伴”亲子活动三类家长指导服务课程,对整个高中阶段家庭教育重点作出整体性、系列性思考和规划。

“心成长”家长学习课程立足年段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针对高一至高三不同年龄阶段家庭教育工作重点和家长的实际需求,每学期邀请校内优秀教师或校外专家通过讲座、团辅等形式开展一至两次主题教育。

“心动力”家长微讲堂引导家长志愿者化身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或特色教育资源,每学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系列微课设计。家教指导核心团队成员利用家长学校这个平台,专题培训家长的微课设计与实施水平,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发挥自身优势,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

“心陪伴”亲子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亲子影视”和“十九家书”。比如,“亲子影视”曾经开展以“主动沟通,让心靠近”为主题的系列亲子影视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欣赏心理影片《小孩不笨2》,并共写影评;“十九家书”创新家训家风新风尚,家书的内容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学校与家庭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十九家书”活动由一开始学生向父母写家书,逐渐发展到如今的家长和孩子共写家书。

社会实践德育课程。根据调研,学校发现目前不少学生存在理想动力不足、生涯发展没有规划等问题。学生在选课选科时,由于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大学、专业、职业等情况,对未来感到迷茫。如何科学梳理大量且繁杂的信息,成为学生生涯规划的一大难题。为此,学校通过职业兴趣导图大赛、大学研学旅行、励志徒步等活动,启发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这些活动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生涯资讯,挖掘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唤醒了学生的职业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成长动力。

新高考的推行和深化为高中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挑战,中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合理的方法和策略,不断丰富并优化德育的课程体系图谱。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九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4月12日第5版

作者:朱一兵 李 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校章程(范本)
泸高分校:做有深度和温度的教育
学校德育课程建设2017.2.24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 以德为基 全员育人 全程育人
小学德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