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玉森教授点评股骨头坏死治验方+ 特色针灸抗癌原始灵穴 +音乐治病养生中医答疑
 韩玉森教授点评股骨头坏死治验方    2011.3.24

     韩玉森教授股骨痛自制胶囊:丹参、.三七、骨碎补各30克;黄芪50克;鹿角胶、鳖甲各40克;巴戟天、白芍、制川乌各20克。细末装胶囊,每次5粒。饭后配黄酒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4个疗程股骨健全。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头软骨炎、股骨头扁平症。多见于5-14岁的男童,或者30-50岁女性。引起本病的原因有:外伤后供血障碍;轻度感染致使供血障碍或骨骺生长过快;过敏反应或缺乏维生素所致。
      中医认为股骨头受伤,由于病人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故见骨质坏疽,筋骨枯萎,屈伸不利。 
      治法: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强筋健骨。 
      韩玉森教授药方:熟地18 山萸肉12 当归15 鹿角胶12 骨碎补15 威灵仙18 丹参18 黄芪30 牛膝12 鸡血藤24 桂枝10 
      韩玉森教授方解:方中鹿角胶、山萸肉、熟地、牛膝、骨碎补能滋补肝肾,强筋壮骨;黄芪、当归益气养血;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通络;威灵仙除风湿、通络。
     韩玉森教授股骨头坏死秘方:此方为韩玉森教授又一秘方,曾治人很多,近日韩玉森教授治大医院久治不愈的病人,初见时足不能着地,腰不能仰俯,因痛而夜,安睡不能,疼痛终日不断生不如死,经半年多治疗,杖已丢、痛已失、夜能安、行如常而告全愈。合家无不高兴。此病之苦人多矣我愿让此方发扬光大。方用:黄芪60克伸筋草10克秦艽7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炮附子3克白芍20克苏木10克泽兰15克独活10克生地30克枸杞10克大蜈蚣一条申姜20克制没药8克菟丝子10克巴戟天7克人参10克三七10克茜草10克透骨草10克赤芍10克。
       
      韩玉森教授龙虎将军丸:龙虎将军丸:地黄4g    阿胶4g    黄柏3g    知母3g    鱼鳔3g    地龙2g    壁虎2g    蜣螂2g    牛膝2g    麝香风仙膏:龟版胶30g    玄参l0g    地鳖虫10g    地龙l0g    象牙l0g    冰片1g    麝香0.2g    凤仙露l00g。
      韩玉森教授龙虎将军丸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服法:每日3次,每次1丸。麝香凤仙膏制法:以上药物除麝香、冰片、凤仙露外,共为细末,每贴膏药用细末70g,凤仙露l00g,放沙锅内掺匀,用文火熬至以滴水成珠为宜。将膏药摊到已缝好的双层布上,30cmX2cm大小,然后把研好的冰片、麝香均匀地撒在膏药上,敷贴患处,用胶布固定。每3天换1次,10次为1疗程。凤仙露熬制法:每年秋分前后,采集凤仙全草,用水洗净后切碎,放锅内用水熬只至熟烂后,去药用细罗过滤去杂质,用文火熬成蜂蜜状为宜。存放在瓷器内封闭保存,随用随取。
      适应病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I期、Ⅱ期。
      病案举隅 :刘某,男,36岁,因过量服用泼尼松,逐渐感觉双下肢无力,1年后双髋疼痛,活动受限,X线提示:双侧股骨头上缘均有骨质破坏象,有多处不同程度的缺损,给予上方治疗4个疗程,病症逐渐消失,随治5年无复发。
       韩玉森教授评按:麝香凤仙膏重用龟版胶滋阴补血,以玄参补肾阴降虚火,凤仙露化瘀通经,地龙、地鳖虫活血通络,象牙强筋健骨,麝香、冰片具辛香走窜之性,活血止痛,诸药共奏补肝肾、化痰通络、强筋健骨之功。龙虎将军丸以地黄、阿胶补肾、滋阴养血,黄柏、知母滋肾阴,鱼鳔强健筋骨,地龙、壁虎、蜣螂活血化瘀,牛膝补肾强筋骨,共奏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强健筋骨之功。内外兼治,符合滋补肝肾治其本,化瘀通络治其标的治则。
     韩玉森教授复骨汤:当门12g    熟地9g    生地9g    赤芍9g    川芎9g     山萸肉12g    附子6g    肉桂6g    补骨脂9g    毛姜9g    淮山药12g    仙灵脾9g    仙茅4g    独活12g。
      制剂用法:上方加水500ml,煎至300ml,每日1剂,分3次温服,1月为1疗程。治疗早期,成人卧床或扶拐不负重步行,儿童患者,采用牵引配合石膏固定,制动,2年内不负重行走。
      适应病证: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韩玉森教授评按 :本方用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通经络,山萸肉、补骨脂、毛姜、仙灵脾、仙茅补益肝肾、壮筋骨,山药健脾,附子、肉桂益肾壮阳,独活祛风湿、通痹止痛,共奏活血化瘀、补肾壮骨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方具有促进局部新生血管的生长和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使死骨吸收,新骨重建。
     韩玉森教授益气化瘀汤:生黄芪30g    丹参30g    当归30g    何首乌15g    生地15g    补骨脂30g    煅龙骨15g    煅牡蛎15g    血竭2g(另包)。
      制剂用法:上方加水500ml煎至300ml,每日l剂,分2次温服,3个月为1疗程,停服激素药2周后继续服上方。
      适应病证 :因用激素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病案举隅 :朱某,男,20岁,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服用地塞米松、泼尼松后,出现腿痛行走困难,跛行,X线提示:双侧股骨头有不规则大透亮区。诊断:双侧股骨头坏死。予上方3个月,复查X线提示:囊变区缩小,骨密度增高。服药18个月后,X线提示:全骨股头密度均匀,骨小梁生长尚可,恢复工作。
       韩玉森教授评按:中医认为本病乃气运行不畅,瘀阻不通,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筋骨失养,不为所用。治疗应以益气养血、祛瘀生新为治则。方用当归补血汤为底方,遵循“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的原则,重用黄芪补气以增生血之源,用当归养血活血,佐以何首乌、补骨以滋补肝肾真精,用丹参、生地、血竭、煅龙牡以活血祛瘀,使瘀去新生,共奏益气养血,祛瘀生新之功。
      韩玉森教授二仙汤加减 :  仙茅15g    仙灵脾15g    巴戟天15g    黄芪30g    当归l0g    川芎l0g    鸡血藤30g    牛膝12g    盐炒黄柏l0g    木瓜15g    路路通l0g。
      制剂用法 :上方加水500ml,煎至300ml,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寒湿者加细辛3g;湿热者改盐炒黄柏为生黄柏,加苍术10g、生苡仁30g、木通log;痰瘀者加白芥子10g、僵蚕15g。
      适应病证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阳虚湿困型。
      病案举隅 :曾某,男,43岁。不明诱因出现右髋疼痛2年余,呈逐步加重趋势,右髋活动受限,跛行。X线提示:右股骨头密度不均匀,稍变扁平,关节间隙稍变窄,诊断: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给予上方100剂,复查,右髋无疼痛,活动度正常,X线提示:右股骨头密度较均匀,稍有扁平,关节间隙好转。再服100剂,诸症消失,右股骨头密度均匀,关节间隙正常,扁平不明显。
       韩玉森教授评按:中医认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骨痹”范畴,主要是由于肾虚骨痿,风寒湿乘虚而人,客于股骨头。治疗应以补肾填髓为主,佐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本方用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阳益肾、壮筋骨祛风湿,用黄芪、当归、川芎、鸡血藤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用黄柏为佐,祛除邪气久聚化热,坚肾,使君药温阳而不伤阴,用独活、木瓜、路路通祛风湿、通经络、舒筋止痛,牛膝为引经信使,入肾经补肝肾,壮筋骨,活血,利关节,诸药共奏温阳益肾、祛风除湿、散寒化瘀通络之功。现代医学认为上方具有进股骨头血液循环,增加股骨头血供,促进坏死组织吸收的作用。
     韩玉森教授益气活血汤:益气活血汤:黄芪30g    刺五加15g    党参30g    当归15g    穿山甲10g    益母草20g    三棱l0g    莪术l0g    丹参30g桃仁15g    赤芍15g    鸡血藤15g    牛膝15g 活血回龙散(外用方):乳香20g    没药20g    血竭10g    当归30g    川乌15g    草乌15g    白芷15g    红花25g    姜黄25g    大葱头50g。
      制剂用法益气活血汤用法:上药加水500ml煎至300ml,分早、中、晚3次温服,每次l00ml,1日l剂。活血回龙散用法:上药研细末,备用。取大葱头50g,加清水煮沸l0分钟,取汁凉后,加入上药,调成糊状敷于温水洗净后髋部,每日换1次。
      适应病证:股头缺血性坏死I期、Ⅱ期。
      病案举隅:李某,男,42岁。右髋部摔伤4个月,近日右髋突然疼痛,活动时痛甚。查:右股三角区压痛,右下肢纵轴叩击痛,右下肢呈屈曲内收畸形,X线提示:右髋股骨头骨密度增高,软骨板下有1~2平方厘米大小之圆形透光区,右髋骨头变扁。诊断:左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应用上药内服、外敷,5周后,可适当做内收外展动作,3个月后,X线提示:骨透光区缩小。9个月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x线提示:右髋股骨头软骨密度正常,软骨下透光区完全消失,病愈,半年随访未见复发。
     韩玉森教授评按:本病一般由外伤、服用激素、嗜酒等原因所致,使局部缺血,中医认为本病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瘀阻不通。治则应用补肝肾,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本方用党参、黄芪、刺五加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明显增加股骨头血流量;用当归、鸡血藤、赤芍、丹参养血活血,化瘀通络,改善血瘀患者血液粘稠度。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活血化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配合外用药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利关节功能恢复。
      韩玉森教授复原丸:熟地75g    骨碎补50g    血竭50g    鸡血藤50g    肉苁蓉50g    淫羊藿50g    续断50g    枸杞子50g    乳香50g没药50g    无名异50g    三七50g    五加皮50g日    自然铜50g    红花30g    牛膝30g    刺猬骨—具。
      透入法方药:五加皮200g    防己200g    木瓜200g    续断200g    自然铜200g    鹿衔草200g    牛膝200日    杜仲200g    海桐皮100g    乳香100g    没药100g    红花50g    血竭50g。
      复原丸用法:上药研末,用蜂蜜为丸,每丸重log,每日早饭空腹,温黄酒引服每次2丸。透入法用法:上药用水浸泡3小时,煎成汤剂,使其成为约30%左右药液,装瓶放入冰箱备用。用时可取适量加热40摄氏度
浸泡药垫,保留浓湿度20ml,根据药液的离子性,正极导入.将正极铅板相连的药垫置于髋鼠蹊部,负极放人同阳极对置的患侧臀部环跳穴,砂袋固定,患者有麻震感为宜,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每2周为1疗程;间休3天。
      适应病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病案举隅:黄某,男,54岁,左髋及下肢疼痛8个月,查:髋关节呈半屈曲位,各方向活动均有疼痛性受限,跛行。X线提示:左股骨头骨质正常,右股骨头小凹外侧有一个较大的界限明显的囊性改变,且股骨头浓淡不均如絮状,诊断: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内服“复原丸”早晚各2丸,外用中药局部透入,每日1次,卧床休息,减少负重。2月后,X线示:囊性改变存在,但股骨密度较前改善,变得均匀,疼痛明显减轻,续上方治疗10个后,X线示:囊性改变消失,股骨头密度均匀,骨股头坏死修复,活动自如,无不适,随访多次无不适。
      韩玉森教授评按:本病是因为瘀血痹阻,经脉不通,迁延日久,致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精血衰少,不能营润筋脉,注于骨骼,而筋脉骨骼失养,正虚邪实,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复原丸用熟地、鸡血藤、红花、三七、乳香、没药活血祛瘀,用肉苁蓉、牛膝、骨碎补、续断、枸杞、五加皮、淫羊藿补肝肾、强筋骨,全方共奏活血祛瘀、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之功。外用中药局部直接透人。通过中药渗透皮肤,直达病所,用木瓜、防己、续断、牛膝、没药、乳香温经通络,活血行血,用海桐皮、鹿衔草、血竭、舒筋解痉,从整体观念出发,补不足,扶正复原,从而使气血畅达,精血旺盛,肝肾得养,骨得其充,骨健血充而病愈。
     韩玉森教授补蚀散:桃仁    莪术    水蛭    牛膝    鸡血藤    大黄各等量。上药研成细末装袋,每袋40g,每次1袋,涂敷患髋处。3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适应病证: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气滞血瘀型。
      病案举隅:陈某,男,46岁。左髋疼痛1年,呈逐渐加重趋势,查:左股三角区压痛,左纵轴叩击试验阳性,左髋活动受限,尤以外展、内施为主,X线提示:股骨头近端的前侧面邻近关节软骨深面的下方,可见到一条窄的密度减低阴影,头未塌陷变形。诊断:左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用上药袋3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左髋疼痛消失,活动度正常,行X线提示未见异常,随诊1年未见复发。
       韩玉森教授评按 :股竹头缺血性坏死属祖国医学“骨蚀”范畴,由诸种原因致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故髋部疼痛,痛有定处,血属阴,故入夜痛甚,气血不通,骨失所养,髓枯骨蚀,发为本病。补蚀散旨在“通其经络,凋其气血”,诸药配合精当,具有疏通血脉、祛瘀通滞之功,外用使药物通过皮肤、孔窍、腧血深入腠理、筋骨,直接吸收,发挥其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工正祛邪的作用。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骨坏死是山于骨内瘀滞或血流阻断所致,而运用活血化瘀之品,完全符合其发病机理,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韩玉森教授特色针灸抗癌原始灵穴     2011.3.24

思念是一种很苦的味道,寂寞与无奈纠缠;思念是一种很美的感觉,快乐与甜美同在;思念是一种很酸的轻愁,感动与幸福拥抱;思念是一种很甜的梦境,牵挂与笑容相随……是思念,让我们懂得了珍惜拥有;是思念,让我们的生命之旅写满了诗意!

 


韩玉森教授:人体的组织细胞可能受到多种原因的刺激而异常增生,逐渐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使器官代谢失调、出现功能障碍与相应症状,此种异常增生物就是俗称的“肿瘤”。

就字义上言,肿者大也,瘤者居留也。凡是肿大成块、居留在一处,而难以消散之物就称为“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肿瘤的瘤体坚硬如石,俗称为“癌”。

韩玉森教授:走着走着, 就散了, 回忆都淡了; 看着看着, 就累了,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 就醒了, 开始埋怨了; 回头发现, 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癌并非现代产物,历代医家早依肿瘤的形状与病因,提出许多不同的病名,如:癌(或岩)、瘤、菌、瘿、茧等。甚至因发病的不同部位而有:乳岩(乳腺癌)、肾癌(阴茎癌)、脂瘤(脂肪瘤或纤维瘤)、舌菌(舌癌)、、石瘿(甲状腺瘤)、茧唇(唇癌)等之区别。中医文献亦提到很多体内肿瘤的辨症方法,并归纳为:症瘕、积聚、痃癖、噎膈、反胃、脏毒、石瘿、骨疽等多种病名。而另外将体表肿瘤归纳在:恶疮、赘瘤、翻花疮、黑疔、石疔、瘿瘤等病名之中。

韩玉森教授:我生活中的一种意境,总会把自己沉溺在思念里,寂静的夜色里聆听心的低语。想念也是幸福的,那甜蜜的过程时不时浮现于脑海,嘴角会露出笑意。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淡淡的,我牵挂你,你关心我,那曾经了无生机的黑夜因你变得生动起来。和你在一起,我已经开始变化,变得真实,变得简单。我喜欢这样,让平淡的真实去体现爱的真谛。针灸可以抗癌。

为什么坏人总是能有钱有势。如果他是前世积德行善修来的,为何今生忽然变坏了?针灸也许无法治癒所有的恶性肿瘤,但以独特的手法与灵穴确实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所说:“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营其逆顺出入之会。”因为肿瘤乃细胞异常增生所致,如以针灸调节、恢复正常细胞的功能,而异常细胞又得不到营养补给,肿瘤病灶就会停止生长、逐渐缩小,直至消失。临床实验也已证实,此法在改善症状、延长存活期方面都有不错的作用。而本书的重点“天乙神针”结合中药、气功、道法以及术数神针、河洛神针,调动患者自身的灵能,打通大小周天、奇经八脉,再与抗癌灵穴相结合,确实可以缓解被中、西医判死刑的危急重症病人。

1.抗癌总穴。身体对疲劳的感受因人而异,女性疲劳者是男性的3倍。女性疲劳往往与“三缺”有关,即缺铁性疲劳、缺“碱”性疲劳、缺维生素性疲劳。缺铁性疲劳:医学研究发现,轻度的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容易疲乏、注意力集中能力下降、怕冷、抵抗力下降等。


【定位】位于足内侧,约舟骨结节(即舟骨粗隆)下方的凹陷,再直下半寸之处(即然谷穴下0.5寸)。而“然谷穴”在足内侧,即足舟骨粗隆下方的赤白肉际。

韩玉森教授:本穴为经外奇穴,可以对抗全身各部肿瘤。

【主治】脑癌,喉癌,鼻咽癌,食道癌,肺癌,胃癌,乳癌,子宫癌,肝癌,直赐癌等。

【行针指要】由本穴向足跖部横刺三至四寸。但头颈部肿瘤须改向前斜刺,中段(胸部)肿瘤向脚心横刺,下段(腹部与脚部)肿瘤则向后斜刺。

2.足三里穴。深夜,寺里一人一佛,佛坐人站。人:圣明的佛,我是一个已婚之人,我现在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幺办。佛:你能确认你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的最后一个女人吗? 人:是的。


韩玉森教授:现在的爱人温柔,善良,贤惠,我这样做是否有一点残忍,有一点不道德。本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为五俞穴之一,五行属土。本来足三里就是抗肿瘤的重要穴位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针刺或点按此处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对癌细胞的杀灭能力。正如《琼瑶神书·琼瑶真人七星针治病诀》所云:“痃癖胃寒三里留”。痃癖即肿瘤。琼瑶真人认为“痃癖”属胃虚寒、正气不足所致,以针灸补足三里之气有助于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目的。正如明代医家李中梓所说“养正积自消”。临床证实,三穴(足三里、关元、太冲)合用,有助于减轻癌症病情、延缓恶化。

韩玉森教授依据多年经验,抗癌总穴可以缓解各类癌肿,而足三里能养正祛邪,再配合对症灵穴,即可达抗癌之功。

3.对症灵穴。翻开中国滚滚历史长卷,墨香墨离,各个朝代独领风流,各个领域人才辈出,上至轩辕开天大战蚩尤,惊天地,泣鬼神,统制九州,九樽青鼎为鉴,苍松白鹿为证,黄帝仙逝,轩辕氏仍逐鹿中原,人才济济,舜尧两帝,开创文明先河,黄河长江流域谱写华丽篇章。


韩玉森教授:对症灵穴共四处,均位于足底部,其中一至三虢位于第一跗跖关节向内、过赤白肉际处,由趾尖向足跟方向排列,相距各约一寸。四号穴在三号穴向后(向足跟方向)、向内(向足心方向)各一寸处。

这四个对症灵穴对应人体全身各处,各有专长。譬如:四号灵穴能对抗脑部癌症。三号灵穴对抗脑以下、剑突以上的上部癌症。而一号灵穴对抗剑突以下、肚脐以上的中部癌症。至于二号灵穴则对抗肚脐以下的下部癌症。读者只要记住:治疗部位从上至下,依四、三、一、二的顺序即可。

韩玉森教授:抗癌灵一号穴。做一个人谁都不容易一天从早忙到晚容易吗?谁容易呢,谁都不容易。从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开始,苦痛与喜乐就伴随着人的一生。

【定位】位在足底部,即第一跗跖关节向内过一横指,屈拇趾肌腱的外侧。

【主治】脐以上至刺突下的内脏肿瘤,如胃癌、贲门癌、食道癌、肝癌、淋巴转移癌,或慢性粒性白血病等。

【行针指要】直刺0.3至0.5寸,以针感麻、酸至足为得气。灸三至七壮,同时以手指点按、刺激“然谷穴”、抗癌灵三号、抗癌灵四号方向。

韩玉森教授:抗癌灵二号穴。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辩证方法,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是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一、肝与胆病辨证肝位于右胁,胆附于肝,肝胆经脉相互络属,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为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其气升发,性喜条达而恶抑郁。

【定位】位在足底部,即第一跗跖关节向后、向内过赤白肉际各一横指处。大约在抗癌灵一号穴向后约一横指处。

【主治】脐部以下的内脏肿瘤及淋巴转移癌,如:食道下段癌症、直阳癌或子宫颈癌等。

【行针指要】针刺0.3至0.5寸,以针感酸、麻至趾为得气。灸三至七壮,同时以手指点按、刺激公孙、然谷、抗癌灵一号穴。

韩玉森教授:抗癌灵三号穴。象形文字是人类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就像那弯弯的月亮形状。在古代的象形文字时代,古人也用平时最熟悉、最了解的东西象征那些个看不到的东西。五行就是这样命名的。

【定位】位于足底部,直对踞跗关节向内过赤白肉际约一横指处。即抗癌灵二号穴向后约一寸处。

【主治】剑突以上至脑以下的恶性癌肿,如食道上、中段癌症,肝癌,乳腺癌,肺癌,颈部癌肿,鼻咽癌等。

【行针指要】直刺0.3至0.5寸,以针感麻、酸至趾为得气。灸三至七壮。同时以手指点按刺激透向照海、抗癌灵四号穴。

 韩玉森教授:抗癌灵四号穴。

【定位】位于足底部,由足内、外踝后缘引垂直腺,与足底正中线相交处即本穴。约抗癌灵三号穴向后、向小趾侧各一横指处。或足底正中线后四分之一与前四分之三之交点即是本穴。

【主治】脑部恶性肿瘤。

【行针指要】直刺0.3至0.5寸,以针感痛、麻丶酸至趾为得气。灸三至七壮,同时指按垂直重刺激或透向抗癌灵三号穴即可。


韩玉森教授音乐治病养生中医答疑

     音乐医疗虽自古有之,但皆偶有所遇,它真正的兴盛是20世纪30年代的事情,美国一位军医在给伤员疗伤时,发现播放一些家乡小调和别的优美的音乐,可以减轻伤员的痛苦,于是开始将音乐作为辅助疗法用于医疗,随后后续者进一步用音乐治疗心理疾病,收到良好效果,并从沿用现成抒情、达意的曲乐发展到创新治疗曲,从而开启了音乐医疗的新路子,但仍局限于治疗心理疾病。后来日本人发现音乐对机体的作用,虽语焉不详,但对音乐医疗范围有所拓展,音乐医疗的观念也有所进步。
        现在音乐疗法在西方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己是社会正式的职业,传入中国后,音乐疗法又和中国阴阳五行、十二律等传统文化有所结合,形成了若干各有特色的音乐医疗流派,但遗憾的是,目前绝大部分的派别皆未脱离西方音乐疗法的局限,即音乐只是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尽管有人也试图扩大音乐医疗的范围,但总是未能创造疗效显著、快捷、使用方便的治疗曲,而这恰恰是音乐疗法真正大规模造福社会的瓶颈。
        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西方音乐医疗、日本音乐医疗的严重局限性一样,其根本在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精神左右下,基础理论研究被漠然置之。进而言之,即使有学者长期作基础理论研究,在西方医学思想方法的背景下----作为现象科学,缺乏原理科学为指导的研究,只能无穷地发散与分解,导致理论散沙,而无最终的完整结果。
        人类健康文化需要发展音乐医疗,音乐医疗发展需要基础理论建设,而音乐医疗基础健康只能走原理科学的道路。原理科学在中医文化之中——因此,我们应当自觉地承担起音乐医疗基础理论研究的历史重任,而所有的思想方法体系根于中医哲学中的音乐疗法与西方的音乐基础理论相结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医疗之路!
音乐真的能治病吗?
    这个问题,实际上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实践、经验问题,二是理论问题。
    就我们的实践而言,音乐治病养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元和音乐医疗养生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这里面包括大量的社会实践。就其效果的显著性而言,在治病养生的方法领域里应当是相当突出了。如果有所怀疑,可以认真体验我公布的在线体验曲。不过,没有类似的疾病就不要去尝试。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治疗曲都无条件的提供给人们尝试。只有尊重知识产权,才会有知识文化的发展,才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益处。如果要验证效果,我还安排了一些治疗养生曲作为特优函授。它涉及的面较宽,人们可以以极小的代价,很短的时间,设计一首治疗曲,更是一举两得的事。另外,还可以参考元和音乐应用者的经验。可以作些了解。以上是实践的问题。
     至于理论问题。它似乎比实践更复杂些。 为什么以前没听说过音乐治病?
     听说了不一定存在,存在的不一定曾经听说。当然,存在的事物如果广为人知,也表明其影响面较宽了。音乐治病在中、外历史上就曾经有过。例如,有史料记载欧阳修曾用音乐治愈自己的抑郁症。但从客观上看,人类文化总是在某个特定时期推出它的主流,奏响它的强音。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人们对其余文化的视听。例如,中国远古医学是祝由为主,中古是点穴为主,春秋战国时期以推拿演变出的针灸为主,汉朝以后才演变成为以中药为主。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把音乐五音与五行对位,司马迁的《史记》中已经记载五音与五脏直接对应。但音乐疗法不为那个时代重视。当时也没有现代科学条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音乐又出余文娱及“文以载道”的功科目的,被人们看得目不转睛,而别的作用就自然无人问津了。
    现代音乐疗法始于三十年代,然后风靡于发达国家,我国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结束闭关锁国,当然不得而闻又有客观原因了。音乐能治些什么病?
    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就元和音乐的经验予以回答。元和音乐治病很广泛,大而言之,内、外科兼备;细而言之,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都可以用音乐疗法治疗,可以这么说,凡药物能治的病,都可以用元和音乐疗法治;凡是针灸能治的病,元和音乐也能治。药物、针灸难以治疗的某些病,元和音乐同样可以治。大概情况就是这样 

元和音乐疗法治病疗效怎样?
答:总的来说是疗效显著,一是见效快,二是巩固效果好。人们可以参见他人经验,也可以自己体验。

为什么音乐可以治病?这是问到理论问题上去了。简单地讲,音乐的七个基本音素具有七种基本功能,这在古希腊哲学和中医哲学。上可以找到最原始的定论。有关资料我们可以提供。其中,中医哲学认为,七个音可以归纳成“宫、商、角、徵、羽”五组基本曲。其功能分别是“生、长、化、收、藏”,比喻为“木、火、土、金、水”!其功能分别细分为“性、德、用、化、变”五个方面。例如“1”音为宫音,五行属土,五功中为化,其性静兼,其用为化,其德为濡,其变为注。用现代的白话说,“1”音起振动人们的中脉,其特性是使事物维持状态,它还有分化、合成的动态,这种分化、合成使事物丰盈,它的天然禀赋就象用水溶液把物质浸泡着一样,使物质在一个共同体中分解、合成,它的运动太强了,就像大雨如注的天气,往往会冲决物质的“静、兼”的状态,产生溃散性变化,例如溃疡性疾病。
    如果把这些理论问题都搞懂了,音乐医疗养生理论也就大概明白了。我有足够的方法让大家体会五音与生命功能的关系,因为五音影响人的生、长、化、收、藏的基本生命功能,所以它能影响生命体的身心活动,对人来说,建设性地利用这种作用力,就是治病养生。

 是不是所有音乐都可以治病?音乐分乐音和噪音,以致和的乐音往往对人身心有益,而噪音则伤损身心。有的音乐充满了歇斯底里和对生命充满黑色情结的东西,它往往是严重损害身心的,甚至有的是致命的。即使是谐美的乐音,它抒情奋志、抒境壮物之作,主题与治病关系不大,虽然往往有五行之所属,然它太庞杂,有如一桌丰盛的筵席,筵席食之可果腹养生,有间接强体抗病作用,却无针对治疗之功,故一般古典谐和的古典、现代乐音,可陶情怡性,治病功能却不明显。
    不论是治疗音乐还是可为陶情怡性之曲,都有它的特定功能,不能乱用。例如高血压患者须忌高音“1”较频繁出现的曲子,否则有不良的后果。而孕妇又禁用减肥曲,否则会腹痛的。音乐疗法与其他疗法有何联系和区别?
    从本质上讲,药物疗法——包括中药与西药,都是以配制成的药物功能态去影响生命机体。也就是配制成某种振动模式,或支持、或压制、或激发生命机体的某些功能。如“生、长、化、收、藏”,针灸是以刺激、调理穴位方法去影响生命机体的五种功能,点穴亦然。音乐呢?则是以声波振动、脑波振动来影响人的五种机能。这是音乐疗法与其它疗法的共性,即联系。
区别是,音乐疗法是用抽象的波直接作用,没有复杂的药物分子的残留和侵害,只要不过分使用,它没有副作用。这是它与药物疗法的区别。
    与针灸、点穴疗法的区别是,音乐疗法是以患者自疗为主。作为一种波频*波形*波程振动治疗,任何人都可以唱曲子帮助他人治疗,在方法上有灵活性,把医疗的主动权还给了患者及愿意帮助患者的亲友,就其方便性而言,当首推音乐疗法。还有音乐疗法可以和电子技术结合,发展成一种更为方便的波频疗法。这是药物、针灸所不及的。另有一点重要的是,元和音乐的疗效是很快的。一般来说,它比药物疗法快若干倍,且远期巩固性效果好。元和音乐本身契合的是身心潜能治疗模式,故它有效地开发潜能,而不会使人产生抗体,这更是它的优越之处。 

音乐疗法可以和其他疗法配合使用吗?元和音乐可以单独治疗,也可作为治疗的主要手段,如果患者愿意,也可将元和音乐作为药物、针灸、点穴之外的辅助疗法。

 元和音乐有何特点?元和音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它以潜能对疾病的胜、克、侮的方式进行对治,以对身心虚弱功能进行补的方式提高身心机能;以对疾病进行疏泻的方式治疗病机。这是它的重要特点。二、元和音乐针对性强,所以见效快。三、元和音乐充分利用了音素治疗,节奏、旋律等因素达成统一的集中的功能。 

元和音乐疗法与其他音乐疗法有何异同?:我们并不太了解国内、外所有的音乐疗法,故不能妄言。这里仅就所知道的国内外一些流派作一比较。流行于欧美的音乐疗法,始于对现成的描写壮物、抒情、奋志之娱乐性乐曲的治病功能的发现。这也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关于音乐哲学思想的逻辑延续。似乎至今仍是欧美及发达国家音乐医疗的主流。
    由于这一音乐的传统主要是怡情,故其主要功效在于心理调谐。现代西方音乐也有不少专门的治疗曲设计,但似乎都不离心理治疗这个谱,其内容为音乐情景和音乐旋律两方面。可以说,旋律疗法是欧美音乐疗法的一大特点。欧美的这些音乐疗法,影响了中国当代音乐治疗者,从有关资料看,他们也热衷于固有流行曲的研究与旋律疗法的配制。一般曲谱较长。
    总的来讲,这类疗法见效较慢。元和音乐疗法则是中国古典哲学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以五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以音的高低、强弱与阴阳的对应关系为基础,以音素之间的“生、克、乘、侮、根”的关系进行阴阳五行的补、泻、调功能,或对“风、寒、湿、燥、热、火”六种基本状态进行调理。所配音乐皆简短、直接了当、主题鲜明。以五音搭配为主,以旋律为辅。这是元和音乐在哲学基础上与策略上与欧美音乐疗法的区别。

元和音乐疗法的配置,有如中药药方,有的犹如偏方,只有2—3个音符。从而形成专业性的、针对性极强的谐振疗效。其见效之快,欧美音乐不可与元和音乐同日而语。元和音乐广涉养生、治病、亚健康调理、心理治疗、美容等诸多方面,极大地拓展了音乐治疗的范围。这也是其特点。

用元和音乐疗法有哪些必须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必须注意:一、病情与要求必须清楚、真实,越详细越好,身份也要填写真实的。二、必须按要求使用。三、以真诚的合作态度完成治疗。四、给你设计的曲子往往最适合你,不得滥用。

古人治病,讲究“先乐后药”。在“七情之为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调理情志,探幽发微,音乐之功当数第一。而在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音乐中,古典音乐以其高贵华美的品质而倍受音乐治疗师的青睐。
        无论是莫扎特效应论者所推崇的超越世俗之纯美,还是巴洛克时期大师之作的缜密和华丽,无论是黄钟大吕的庄严肃穆,还是江南丝竹的婉柔如诉,这些绝美的音乐堪称滋养心灵的最宝贵的精神食粮。乐可通心,美即是药。以和谐对治紊乱,以纯净对治躁浊,以激扬对治颓废,以灵动对治痴愚。世界卫生组织十年前举办的学术会议即曾发表论文指出,对于精神和心理疾病的治疗,“音乐的效果胜于药物4到8倍。”
        相比古典音乐,现代音乐菁芜并存,有的受现代精神污染,与美的原则背道而驰,直如白居易所言“呕哑嘈杂难为听”,以此“入药”,料难医病。当然,不可一概而论。拿来以毒攻毒,也许能奏不期之效。
        西方古典音乐,以其配器丰富、和声丰富、感情细腻、变化丰富、音质自然而更易引发人的身心共鸣,为“音药”之上品。相较而言,民族音乐、电子音乐则稍逊一筹。此外,声乐作品由于歌词的干扰和限制,有时也不宜为治疗所用。当然,以上亦不可一概而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股骨头坏死验方
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可以采用:中药三补双活疗法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方集锦
韩玉森教授中医秘传安慰真阴真阳的智慧(10) (11)
补肾活血生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转载棨
[原创首发] 付济华家藏方-----洗髓换骨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