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拍摄不尽的颐和园美景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色而被称为“壮观神州第一”。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瓮山泊。 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学家郭守敬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大,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 明朝时,瓮山泊改称西湖,“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每年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争往西湖踏青赏春,名曰:“耍西湖景”。时人尚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 清建颐和园(时称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以颐和园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几经修缮,大部分景观得到恢复。 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颐和园记 | 01 一道上谕泄露的天机
绝版颐和园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二):中国十大名园之北京颐和园
北京深度(32)颐和园一:从清漪园到颐和园,三山五园的最后拼图
颐和园
(散文)北京西郊好山好水好风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