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忆往:千辛万苦大串联之一

——1966年“十一”前后的两次串联

写在前面:近日整理老照片,往事重又涌上心头。我是读完高二赶上“文化大革命”的,随后个人的命运就完全失去主宰,随波逐流,跌宕起伏,与所有的“老三届”中学生一样,走过一条艰难曲折的人生之路。

我把其中“文革”初期大串联的经历写成此文,为的是记住那段不平凡的经历。全文共四篇,用“千辛万苦大串联之一、之二、之三、之四”加以区分。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来自全国各地的约100万红卫兵受到接见。9月5日,中央正式下发《关于组织外地革命师生来北京参观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通知》,从此开启了外地师生进京、北京师生走出京城,迈向全国的脚步,全国范围内的红卫兵大串联开始了。

我和同班的几个同学也随即卷入串联大军,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串联之旅。

我们选择的路线是先北后南,9月中旬从北京出发,一路北进,第一站来到鞍钢。这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厂,承载着为国家生产钢铁的重任,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立下汗马功劳,是我们心目中的功勋、英雄企业。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出钢、出铁的壮丽,领略了重型工业的庞大,还见到了著名劳动模范、老英雄孟泰。

离开鞍钢,我们继续北行,在快到齐齐哈尔的一个叫萨尔图的车站下了火车,这里就是叫响全国的工业战线上的旗帜——大庆的所在地。在这里,我们参观展室、和大庆家属座谈、帮她们干活,最重要的是到王进喜所在的1205钻井队体验“铁人精神”。遗憾的是,当时王进喜队长没在大庆,我们没能见到这位赫赫有名的大英雄。

在这里,我学会了一首《干打垒之歌》,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歌里的部分词句:“飞起你的夯、抡起你的锤,挑起那担子快如飞,歌声如春雷。干打垒、干打垒,一座座土房是大庆的里程碑。记得当年入荒原,红旗引路战鼓催。是干打垒让千军万马扎下营,任刺骨寒风阵阵吹。我们大庆人,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惊醒了沉睡的荒原,把古老的岩层钻个透……”离开时,大庆人送给我们每人一小瓶石油原油,我们如获至宝,捧回北京。回京时,是在齐齐哈尔火车站上的车,我们和在大庆结识的北京太平街中学的几个初中小孩儿一个车厢。因临近十一,已经没有什么人乘车了,诺大的车厢里只有我们十几个红卫兵小将,空荡荡的。到了晚上,冷得一个个发抖,根本睡不了觉,我们就在车厢里乱跑乱窜,乱唱乱跳,打发寒冷和时间。

十一过后,本计划往南走,但是班里几个女生提出想和我们一块儿出去串联,其中俊荣同学在兰州有亲戚,问我们可不可以先到兰州?男生嫌女生累赘,没接这个茬儿自己组团先跑了。我和好友小敏一商量,还是以同学情谊为重,于是决定和这几个女生一块走。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一行6人来到兰州。俊荣找亲戚去了,我和小敏、秀珍、瑞安、秀琴安排好住处立即来到黄河边上。虽说在课本上、电影里多次见过黄河,对它的雄伟、壮阔早已熟知,但是走近它的身边,还是不可遏制地被它所震憾。眼前的黄河一眼望不到边,混黄的河水奔腾着、翻卷着向东流去,浪花拍打着、追逐着,发出很大的声响。 岸边有个老大爷正在收拾羊皮筏子,这羊皮筏子没有多大,现在回想也就两平米左右,一排木头(或竹子)平铺着拴在一起,下面捆着四个吹得鼓鼓的羊皮,非常简单。我和小敏一看,不约而同地想坐坐这个筏子。谁知刚一提出,老人立刻拒绝,我俩不死心,说尽好话,百般央求,老人却是斩钉截铁,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我们俩最终也没能坐上这个羊皮筏子。现在想起来不免有些后怕,幸亏老人没让我们俩乘坐,不然羊皮筏子下到水里,肯定会完全摆脱控制,而随着飞流直下的河水一泻千里,那我俩的小命可就真的有点悬了。

当天下午,听说离兰州不远的刘家峡水库正在建设,一些和我们同住一处的其他地区前来串联的红卫兵要到那儿去慰问,于是我们决定和他们一块儿去。来到工地天色已晚,工人师傅热情地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红卫兵小将,在工棚里向我们介绍水库的建设情况。我们装模作样地听着,其实也不知道听懂了多少。后来有人提议,让红卫兵给工人师傅表演节目,经商量,我和小敏等唱了一首歌:“天上布满星,月芽亮晶晶……”天知道唱得怎么样,反正是心意到了,掌声也还热烈。

第二天早上醒来,秀珍她们几个好像商量好了,一致提出要回北京,回家。我和小敏傻了,到兰州才一天,怎么就想家了?于是苦口婆心好言相劝,无奈,她们几个去心已定,任你说破大天也还是要回家。我俩只好陪着她们到火车站,寻找回京列车。途中,我们经过一片瓜地,看到绿油油的西瓜,个儿虽不大,但很诱人,老乡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让我们过去吃瓜,并宣称,尽管放开肚子吃,这个瓜不要钱,只要把瓜籽吐到摆放在那儿的大桶里即可。我们也就不客气,甩开腮帮子吃了起来。这个瓜别看个头小,籽却特别大,特别多,吃一嘴恨不得吐出半嘴的籽,经老乡解释我们才明白,原来这瓜和一般的西瓜不一样,名为打瓜,专门留瓜籽用的。

吃过西瓜,继续向火车站走。来到车站,早已是人山人海,好容易找到去往北京方向的火车,里面却都挤得满满的了,车门处还堆满了人,有人正从车窗那儿往里面爬。我和小敏问秀珍她们这么挤还走不走,她们坚定地回答,走。于是我和小敏找到一个稍微清静点的窗口,把这几个同学一个一个地往车厢里面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她们全都塞进去了,我俩早已是满头大汗,累得坐在了地上。

她们走了,我们怎么办?原本想在兰州再呆上几天,到大学里看看大字报的,可是经过这一通折腾,也不想再呆下去了,干脆,我们也走。

去哪儿,好像自己说了不算数,还得听天由命,看看有往哪儿走的火车再说。一查,有到宝鸡方向的,于是我俩你拉我拽地从窗口爬进车厢,找个稍稍空闲之地猫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车开了。又不知过了多久,车到宝鸡,我俩下了车,又是一脸的茫然。继续寻找下一站……

从此,我和小敏相携相伴,历时两个月,连同兰州在内,走过了10座城市——兰州、成都、重庆、昆明、桂林、遵义、贵州、株洲、杭州、上海。

↑1966年9月5日,中共中央下发文件:《关于组织外地革命师生来北京参观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通知》,通知中规定,革命师生来京参观一律免费乘坐火车,在京时的饭费由国家财政开支。通知一经发出,各地红卫兵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串联。

↑外地革命师生一下火车,立即受到北京红卫兵的热烈欢迎。

↑鞍钢是新中国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图为1960年代初的鞍钢一瞥,和我们串联到那里时见到的何其相似。

↑鞍钢的老英雄孟泰,全国劳动模范。串联到鞍钢时我们见到了他。

↑早就听说大庆家属特别能干,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集体,新华社曾专题报道过。这张照片就是为那篇报道而配发的。

串联到大庆时,我们和她们曾近距离接触。

↑这就是黄河边上的羊皮筏子,与我们当年所见相比大了不少,但是基本的样子没啥变化。

↑如今乘坐羊皮筏子成了黄河旅游的一个项目。如果有机会再到黄河边去,我一定得坐一次,弥补50多年前的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州“黄河之滨也很美·羊皮筏子”邮资机宣传戳
【每天老照片】--7192--1933年拍摄的甘肃兰州老照片:黄河边上的羊皮筏子
城市旧影:五十年代兰州老照片,羊皮筏子停满滩
西北重镇:兰州
0725 在黄河上摆渡的兰州羊皮筏子是什么样子的?
制作羊皮筏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