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倡导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的重要意义

接下来歧伯又给我们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先解释一下“志闲”,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志,我们先通过组词来思考一下,大家看看志的组词,写日志、县志。在这个组词当中,“志”基本的意思就是对过去的一种记忆。我要写日志,把今天一天做的事情写下来、记下来;包括记录一个地方的历史或大事记之类,叫做县志,这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记忆。那么另外还可以组什么词?人们不是常说要有志气、有志向,那么在这个组词当中,“志”的意思就变了,就不再是对过去的记忆,而变成对将来的一种图谋。所以这个“志”字本身,代表着两层意思,一是对过去记忆,二是对将来的图谋。

明白了“志”的含义,再来思考“志闲”。“志闲”是什么意思呢?“闲”是“门”里面一个“木”字,就是把门栓上,代表关门了,闲下来了,该休息了。那么“志闲”呢,就是把“志”,把过去的记忆也好,把将来的图谋也好,都放一放,让他闲下来。别再那么多的想法,不管是过去的事儿,还是将来的事儿,都别管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一种“少欲”的状态。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不要有太多的奢求,平平淡淡把每一天的生活过好就行了。其实这个“志闲”,作为道家思想来说的话,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叫做活在当下!对吧?过去怎么样不要去管它了,将来怎么样也先不要去管他,好好地把当今这一刻,能够把握好它,就够了。

不能活在当下,要么纠缠着过去,要么憧憬着未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举几个例子。曾经有个病号去找我,是我同事的妈妈。通过几次的交流,逐渐就把话题引到了她曾经的伤痛,她告诉我,三十多年前,结婚的时候,跟她婆婆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当她在描述那件事情的时候,真的是历历在目,就像昨天刚发生的事情一样。我那个同事都三十多岁了,他妈妈结婚的时候肯定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儿了。即使这样,在谈起她婆婆来的时候,那也是声泪俱下。每一个细节都讲得头头是道,包括一个花盆放置的位置,当时如何因为那个花盆而没给她面子,真的就像刚刚发生过一样,但是你要问她昨天发生什么事情的话,她可能啥也想不起来,脑子里面就只有这点事情,三十多年前的事儿,记忆犹新。所以说,这就是没有活在当下嘛,三十多年了,自己都是当姥姥的人了,何必还纠缠着她婆婆那点事儿呢?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活在当下,是对过去一种痛苦的记忆,并且不断让这份痛苦来折磨自己,一点点小事儿,折磨自己三十多年,还一点都不觉悟。说起来都有些滑稽可笑,但是作为当事人来讲,还自我感觉很有理,还振振有词地去数落他人,想必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

还有个病号,是我同事的父亲。找我看病诉说的症状是咳嗽,已经咳嗽了四十多年了,到处治也治不好。我同事跟我介绍的时候就说,他还没出生的时候老父亲就咳嗽,现在我同事都四十多岁了,老父亲还在咳嗽。这个老爷子有个特点,就是好生气,什么事儿也能让他生气。比方说,有时候在那看电视,因为电视上有个什么故事情节引起他愤愤不平,他就能上前去砸那个电视。边用力拍电视边发脾气边说:这人怎么能这个样!……就是这么个脾气,别人劝也没有用。然后一说起来就是:我年轻的时候,怎么怎么情况,你看现在的人,又怎么怎么样……

后来他跟我也同样说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大爷,你那时候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已经时过境迁,这么多年了,那个时候的事儿,放在现在不好使啦。我相信你想当年的时候是可以,但总是活在那种状态里,把握不了现在,你这个病它永远也好不了”。

后来我这个同事跟我说,老爷子回去之后可能把这个话听进去了,突然就不说话了。 因为他以前的时候,过去的四十多年,永远都是以这句话为核心展开话题——我那个时候怎么怎么样。我把他过去引以为豪的东西一下子给否掉之后,回家不知道说什么了,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的。但很幸运的一点是,老爷子咳嗽好了。四十多年到处治不好,就因为这么一下,咳嗽治好了。后来老爷子很高兴,还送了我一幅字,给我提了首诗,诗的内容我记不清了。然后我那同事还找了个书画家,写了个大字送给我。这说明其实他内心还是真心感谢我说的那句话的。

所以说,看这两个例子,就明白什么是“志闲”,这两个明显是志不闲,老是活在过去的非常典型的例子。那么对将来的图谋,其实也是会对我们身体造成非常大的损伤。我要有梦想、我要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将来要怎么怎么样……其实这个状态对我们身体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你将来会怎么样你能知道吗?是你能把握的事情嘛?总是觉得,将来有一天会怎么样了,就好了。

前两天,跟我一个亲戚还说起过这个问题,她总是跟我不断描述,将来如果能有多少钱,生活就会怎么样,现在钱太少等等。我问她,你想要多少钱就可以了?她说,最起码我将来不用太担心花钱的问题,现在花什么钱我都在算计。我说,你现在是有小钱小算计,等你有了大钱,你还是得大算计,你不可能不算计。就算你拥有了上亿资产的时候,照样还是在家算计——我该买什么样的游轮呢?该买多少吨位的游轮呢?你看看谁家,是那样大游轮,我家这个那么小,不行,我一定要超过他……到那个时候你可能更痛苦。你这个欲望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你老是想着活在将来怎么样,一点用处都没有。而且人这一辈子你能挣多少钱、你能当多大官、你能做什么事情,这个不是你定的,不是说通过你努力,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根本就不可能。

一个人一辈子的人生定位是谁定的?老天给你定的。你能做的事情,就是你好好地把握好当下这一刻,你能做到的事情,去尽到最大的努力,剩下的结果,让老天来定就好了。所以说我们老祖宗才教诲我们一句话叫什么?叫“尽人事,听天命”,我该努力的努力到了,我把我应该做的尽最大的努力,人事方面的东西做到了,最终的结果让老天去定就好了。老天它一定会给你安一个位。

人生在世,他只要能活下来,他在这个地球上、他在一个环境里,一定有他自己的位,安好自己的位就好了。所以说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就是“志闲”的境界。好好地把握好当下,让当下的每一分钟,都能过的非常好,每一分每一秒都生活得很快乐,那么一辈子所有的一分一秒加起来,不就是一个快乐的人生嘛。快乐人生决不是说现在这一刻还不行,将来哪一刻,一定要怎么样,这个想法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现在这一刻做不好,怎么知道将来那一刻一定能做好呢?所以说把握好当下才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培训的时候,一般第一堂课我就会给大家提个要求。我说上课的时候咱们把手机都打到静音,都不要去接听手机,不要关心手机的问题。结果很多虽然打到静音了,电话一来了,拿着电话跑出去接。我告诉大家说,其实我的意思并不是这样。我们在一个集体环境里头,让手机不影响别人,这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我们成人来讲的话,这个问题不用要求也应该能做得到。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你在接手机的这一刻,你自己没有活在当下,没有活在我们所需要的环境里头。原本是课堂上你是来学习的,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你还心有旁骛,还在惦记着其他的事情。电话来了,你就要终止这一刻听课学习的过程,到外面去处理你电话里面的事情,这个过程其实你已经志不闲了。

所以我在做灵龟八法培训的时候,提出这个要求,更希望与学员们共同努力,给自己提供一种环境,让你真心放下所有一切羁绊,然后认认真真的享受每一堂课的几个小时,享受学习过程中内心安静的状态,这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帮助。当然这些话我对每个学员都会去讲,有人能做到,但还是有人做不到。总觉得电话来了以后,那一刻电话里要处理的事情,比学习这一刻的事情要重要。或许他觉得学习还有机会,通过录音等资料再重新听,还有个缓冲的余地,所以才把上课的事情先放放,先去处理别的。其实这完全不一样,并不是你课堂上所讲的知识 明白了就行了,内心的安定与否,内心是不是真正把所有的精力,都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需要做的、最应该做的事情上,这也是内心需要真正修炼的一个过程,这的确不容易达到。但是当你拥有了这个过程的时候,你真正享受到那一刻,心里面完完全全放下一切羁绊的感受的时候,我想这是所有内心浮躁的人感受不到的,发自内心的那种喜悦,太快乐了!按照佛家的说法,这叫法喜充满!

平平淡淡才是真

咱们再接着看下一句:“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惧的繁体字是“懼”,这个字的组成,底下这个字“隹”,代表是一只鸟儿。上面的两个目,代表两只眼睛。所以“瞿”这个字,其本义就是一只鸟站在树枝上,瞪着两个大眼睛,或惊恐,或警惕地看着周围一切的这个状态。把这个字加一个竖心旁,就是指我们的心,处在这么一个状态,这就是“懼”的状态。

当然这个惧,不一定全是因为害怕。受到惊吓会有这样一种状态,瞪着两个大眼睛看着周围的动静。还有可能是一种让他高兴、令让他兴奋的刺激,也会让他瞪大眼睛,出神地看,也是一种“惧”的状态。如果能真正做到志闲,真正达到很少欲望的状态,那么你的心,就是安定的,这就是“心安”,也就没有了“惧”的状态。所以这个“惧”本身,并不光是害怕,同时惊喜也会让人惧。

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当你心安时的那种状态,可以说即使“泰山崩于后,麋鹿戏于前”,我的心都不动。泰山崩塌了我也不为所动,麋鹿就是梅花鹿,非常漂亮的鹿,在面前欢蹦乱跳的非常好看,我心依然不动。无论好事坏事,都能保持心非常平静,这才能称得上是心安的状态。

摘自李嘉源老师《黄帝内经》系列解读《简单生活,明白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典: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黄帝内经: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黄帝内经 | 上古天真论 4(徐文兵,梁冬)
许仙言医妙解《黄帝内经》之十八:清心寡欲天地宽,心安处才是最大的满足
跟着《黄帝内经》学习如何做到“形劳而不倦”
《黄帝内经》丨顺乎自然大道,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