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视频|黄建业:“韩氏一针候气法”的三个特点

为弘扬大医精诚,记录传承中医名家风采和学术思想,广东省启动“大医精诚——岭南名中医影像工程”。中医大咖们结合临床实践谈热点健康问题,分享成才之路,学术观点等等,干货多多,精诚满满。


计划用3年时间拍摄300位名中医,第一季拍摄100位,视频将在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首播,逢周一、周三推送。

  ▲广东省名中医黄建业教授访谈。视频选自《大医精诚——广东名中医系列视频》


名医介绍:黄建业


黄建业,1939年3月生于广东罗定,广东省名中医,曾任广东省封开县中医院副院长、中医主任医师,“韩氏一针候气法”的传承人。


七层楼,168阶台阶,

一爬就是十年


片头视频画面,是黄建业病人婵姐的家。这个门楼、楼梯黄建业很熟悉了,黄建业已经来这里为婵姐义诊了10年。


黄建业说,10年以前那个时候(身体)还可以啦,现在就每一级我就要稍微休息一下。


受父亲影响,走上中医之路 


黄建业说,我祖父和父亲对乡里人都比较友善,我看到我爸爸给村里最穷的人看病,看病的诊金也不收了。有的病人没有钱捡药,还给了钱他去捡药,受父辈的影响,走上中医之路是很自然的事情。




1957年黄建业考入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教他们针灸的靳瑞老师,时常把他们带到已经退休了的针灸大师韩绍康家中学习。


去到韩绍康老师家中,看到韩老师他用一根针针灸,用补的手法,补到病人感到热;用泻的手法,泻到病人感到凉;用导的手法;一导这个气可全身走,所以就感到很兴趣,看到这样的针法,我就好象磁跟铁一样被吸住了,分不开了。



1965年黄建业从学校毕业,分配到边远山区的封开县南丰医院,很快他迎来了自己第一个病人。一个胃溃疡的病人,他感冒发烧,又吃了有姜有葱的牛肉粥,所以胃痛得更厉害,我就给他针外关,针了以后再给他开了一服加味小柴胡汤。



第二天病人带来了两三个病人来了,有效果了嘛。由于医术了得,黄建业成了医院里最忙的医生之一。


黄建业说,当时我一个诊桌,前面坐三个,旁边一个,床边坐有四五个。我一天看最多病人是103个。


得知有行动不便的病人,黄建业每每下班就背着药箱骑着自行车上门出诊。


黄建业的三儿子说,因为我们的地方是一个小县城,到晚上6、7点的时候已经比较安静了,街道也比较安静,因为他的交通意识很好,每当他转弯的时候他一定会响铃。


小镇夜晚回荡的自行车铃声,给黄建业儿子和当地那一代的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黄建业说,那时候晚饭,孩子也不敢先吃,我7、8点才回来,经常这样,后来我孩子在10多岁的时候就得了胃溃疡。



黄建业三儿子说,别人家一般都是晚上6点多吃完饭,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我们7点多8点还在家里等着爸爸回来吃饭,吃完饭才出去,但是那些小朋友基本上已经散了。他永远会将病人放在第一位,已经成为他潜意识的习惯动作。


病人越来越多,黄建业觉得自己还得继续学习深造,所以隔段时间就坐船去广州学习。经过多年的学习、总结,黄建业把韩氏针灸融会贯通。


韩氏一针候气法,有三个特点


黄建业说,“韩氏一针候气法”,它的特点有三个:



一、分经辨证:

它的分经辨证的是人迎寸口脉诊脉,老师那个时候没有明确讲出这个“人迎”、“寸口”脉这两个脉比较的标准,后来我就明确提出了这个诊断的标准是在“关尺脉”。


二、独取一穴:

就是每次治病只取一个穴位。


三、候气针灸:

针下“分清邪正营卫”、“补泻得‘度’”和“审因分经辨证论治”则是候气针灸的三大要领和难关。


为什么要搞“无痛针灸


黄建业说,第一次给病人扎针的经历,让他想到要对韩氏一针候气法进行发展。那时大学三年级,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教学实习。针第一个病人,老师开的是足三里穴,我一针下去,病人痛“啊”的大喊一声,给我印象很深刻。我就在想怎么样才能入针不痛呢?


整整花了3年,黄建业才攻下这个难题,也奠定了黄氏针灸法的基石。


黄建业说,在韩绍康老师的基础上发展了无痛针刺法,就是进针的时候找到无痛点,才扎进去,为无痛进针优选法提供了另一个方法;



不能为了赚钱去做医生


几十年来怀抱对对于针灸事业的无限热情和对病人的关怀,他成了病人眼中的”守护神”,却成了家人眼中可爱又可气的“倔老头”。但他一直没有忘记学医的初心、老师的教诲。




黄建业说,韩绍康老师对我们的第一个要求是要有德性,没有德性,就是你不会做人,你做什么都是不行的,就是不能为了赚钱去做医生。


“凡有来求治,当急去勿辞”,不要推搪,痛病人所痛,急病人所急;还有一句,“一人向隅,满堂不乐”,你去到病人家里,他摆了很多好吃的东西,但吃的好象没有味道。



黄建业信奉,做一个合格的医生就应该“以人为本”,即使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仍然不为外心所动,淡定从容,不骄不躁,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大医精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期医案琐记
针道(二)
全面揭秘鬼门十三针!
倪海厦讲《针灸大成》笔录第十四篇
针灸有一种境界,叫「意气合一」
【针灸】一针在手,百病皆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