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奇经八脉】阴跷脉

阴跷脉,“奇经八脉”之一,乃足少阴肾经之别脉。阴跷脉起于跟中,足少阴肾经之然谷穴,再循内踝上行腹股、生殖器、胸腹,再上行至咽喉,并至睛明,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交会贯通于冲脉。

跷脉的“跷”字有足跟和跷捷的含意。阴阳跷脉从下肢内、外侧上行头面,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调节肢体运动的功用,故能使下肢灵活跷捷。

【循行路线】

起于足舟骨后方,上行的内踝上,直上沿大腿内侧,经阴部,上行沿胸部内侧,进入锁骨上窝,进颧部到目内眦,与足太阴经和阳跷脉相会合。

【经脉功能】

1、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的运动;主阴气,司下肢运动。

2、卫气的运行主要是通过阴阳跷脉而散布全身。卫气行于阳则阳跷盛,主目张不欲睡;卫气于阴则阴跷盛,主目闭而欲睡。跷脉的功能关系到人的活动与睡眠。

【主要病候】

阴跷为病,肢体外侧肌肉驰缓而内侧肌肉拘急的足内翻、腿腹肌削,痿痹无力喉痛、嗜睡或失眠,眼睑下垂或两目开合失司,舌淡,苔白,脉虚。

【交会穴】

照海、交信(足少阴经)、晴明(足太阳经),左右共六穴。

【八穴歌】

八脉交会穴是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气血特性相同的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分别是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古人流传下来一首“八穴歌” :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照海通于阴跷,其主治证有咽喉气塞、小便淋沥,膀胱气痛,肠鸣、肠风下血,黄疸、吐泻、反胃,大便艰难,难产昏迷,腹中积块,胸膈嗳气,梅核气等。

【典籍记载】

张紫阳八脉经云∶“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阴跷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阳跷脉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

“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采之惟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而阴跷一脉,散在丹经,其名颇多:曰天根、曰死户、曰复命关、曰酆都鬼户、曰死生根,有神主之,名曰桃康,上通泥丸,下透涌泉。倘能知此,使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要知西南之乡乃坤地,尾闾之前,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此乃天地逐日所生,气根产铅之地也,医家不知有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脉初步
再议太极拳的入门功夫“松”
太极拳的经络运动篇(三)下肢穴位
大道至简,一招“背飞”让你远离颈腰酸疼
记住之后就能享用一生(只要你能坚持)
赵老师20160824讲课内容的学习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