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辉瑞一骑绝尘,罗氏跌出前五,恒瑞一朝回到三年前,2023全球制药50强几家欢喜几家愁?


断层一位。
当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PharmExec)公布的2023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时,面对辉瑞913亿美元的处方药销售额几乎已经是第二名的一倍时,不由得让人再次感叹,“不愧是宇宙药厂”。
一年一度的全球制药企业50强榜单在6月10日发布,这已是该榜单连续第24次发布,以全球医药市场研究机构Evaluate Pharma数据为基础,榜单包含了过去一年全球50强药企在处方药业务上的销售收入、年度研发投入以及核心产品收入。
在2022年依靠新冠疫苗的加持重回TOP1王座的辉瑞,凭借新冠疫苗与新冠特效药的双倍加持,在2023年继续稳坐全球制药50强第一的宝座,并且是断层般的优势,让一众MNC难以望其项背。
比较2022年与2023年进入TOP10的大药企成员名单,二者并无变化,但其中的位次之争却不像表面般平静。在2022年挤掉诺华成为全球老二的艾伯维,守住了亚军的席位,而诺华则是被强生反超,已跌至第四。
持续开疆拓土K药带着默沙东冲进了前五,曾蝉联2020与2021两年全球制药公司TOP1的罗氏,仍处在“老三驾马车”失速的阴影下,名次已下滑至第六。
对于来自中国的制药公司来说,喜的是老面孔依然守住了前50的位次,忧的是整体而言,排名有所下滑。尤以恒瑞最为明显,2022年32位的恒瑞,今年大幅下滑11位,回到了2020年时的排名。石药集团则轻微下滑,来到榜单第48位。中国生物制药再次成为四家中国公司中排名最靠前的,也是唯一一家冲进TOP40的,名次来到第39位。四家中国pharma中最为稳定的当属上药集团,稳坐41位。
此外,今年的榜单中还出了5家新面孔,其中不乏细分赛道中成绩优异的biotech公司。

TOP10多款药专利悬崖逼近,

下一个“超级重磅炸弹”是谁?

时间争分夺秒!

医药行业正在加速洗牌。制药50强榜单相对来说稳定,但还是发生了些微变化,辉瑞、艾伯维、强生、诺华、默克、罗氏、BMS等在内的MNC们之间的争夺战正愈发激烈。
辉瑞再次登顶,且销售额较第二名艾伯维来说可谓是一骑绝尘!
辉瑞的成绩并不意外,2022年,由于Paxlovid新冠口服药研发成功,助其业绩乘东风起飞,但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新冠病毒产品和检测的需求急剧下降,也对“辉瑞们”的业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组评估数据显示,辉瑞2023年全年的营收将降至580亿美元。消息显示,辉瑞正寻求补充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部分损失,何以解“辉瑞之忧”?
研究榜单TOP10的畅销产品,我们发现多家大药企的“头牌”产品面临专利悬崖的风险。一组数据显示,到2025年多个“重磅炸弹”药物将因失去专利独占权而面临巨大销售额损失,一年损失或高达920亿美元,数字惊人。
此次,艾伯维再次蝉联“药圈二哥”的称号。它最畅销的产品无非是“超级重磅炸弹”修美乐,2022年,该产品的销售额为212.37亿美元。然而该产品在美国的一项关键专利将于2023年到期,届时修美乐生物类似药将陆续在美国上市,或将直接影响到其“老板”艾伯维的全年业绩。据Cotellis估计,修美乐到2028年可能降至14亿美元。
艾伯维在第二的位置能坐稳几年?或许要看看追赶者的情况。
强生已经挤掉了诺华攀升至第三位,而诺华是2021年的亚军选手。2022年,强生的处方药收入为501.79亿美元,最畅销的产品是Stelara,需要指出的是,Stelara美国专利保护期将于2023年9月到期,届时,强生将面临仿制药的竞争。为尽快“补血”,推出新的产品或者增加现有产品的适应症,强生将其研发支出增加了20%达到141亿美元,仅次于罗氏,后者在研发回报上投入了148亿美元。
作为美国首个新一代银屑病治疗药物,诺华Cosentyx(司库奇尤单抗)2015年上市时,该药的畅销地位得到保证,且Cosentyx在上市第一年就成为了重磅炸弹,如今稳坐诺华的最畅销产品“宝座”,但该产品的专利期将于2025-2026年到期,将面临专利悬崖的威胁。不过,好在第二大畅销产品Entresto的专利在2036年才过期,对诺华而言,尚可以有些许喘息时间。
默沙东今年较去年名次上升两位,排名第五。“超级重磅炸弹”K药是其去年最畅销的药,销售额为209.37亿美元。在适应证与联用上疯狂开疆拓土的K药,究竟能否超越修美乐成为新一代药王(除新冠产品外),一直是业界所关心的,很遗憾,至少2022年,K药还未完成这一壮举,但或许,时间不远了。
K药也并非毫无隐忧,也正如外界所知,距离K药专利2028年到期只剩5年的时间了,时间也迫在眉睫。
一直被K药压着“打”的O药,在过去一年取得了82.49亿美元的销售,但与K药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对BMS来说,来那度胺在2022年跌出超级重磅炸弹行列,BMS的“销冠”成了血液稀释剂Eliquis,在过去一年销售额达117.89亿美元。BMS曾在年报中预计,O药和阿哌沙班的专利将于2030年前到期,来那度胺的仿制药已经在欧洲上市,Teva已经在美国推出了来那度胺仿制药。
生物医药是一个随时处于处于风口浪尖的行业,竞争残酷而激烈,专利悬崖的困境直接影响公司的营收,叠加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谁能成为“超级重磅炸弹”的接班人……都牵引着外界的心绪。

中国公司4家上榜,谁升谁降?

毫无疑问,自2019年有中国公司入围后,产业对全球制药50强的关注度也更高了。

在2023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就国内药企入围情况而言,今年较2022年并无变化,仍是恒瑞、石药、上药、中国生物制药四家国内药企入围,不过今年排名情况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其中,中生制药排名微涨,一跃成为中国区第一。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时隔4年,中生制药再次登榜第一。不过,与中生制药情况迥异,恒瑞、石药排名则大幅下滑,恒瑞下滑11名,石药则下滑了5名。上药则与去年排名持平,仍排在41名。
具体来看,排名第39的中生制药,销售最为火热的三大药物分别为安罗替尼(福可维)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泽普思),2022年销售额均较2021年有所提升。根据中生制药2022年财报,其创新转型步入收获期,2022年创新药净收入同比增长20%。“未来三年,预计有超过10个创新药上市,以及40多个在研创新药有望在2030年或之前上市。”
与中生制药的排名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恒瑞和石药排名纷纷下滑。
其中,恒瑞下滑的更为厉害,从去年的32名下滑至今年的43名,直接跌回至2020年的排名。2019年恒瑞首次进入榜单,位列第47位,2020年位列43位,2021年位列第38,2022年再次进步6名,位居32。
这不足为奇,相较2021年,恒瑞在2022年交出了一份更差的业绩单,营收和净利均同比下滑,目前三大畅销药分别为艾瑞卡、艾坦、吡咯替尼,2022年销售额较上一年均有所下滑,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其在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的排名上。
实际上,在传统药企创新转型的这条路上,“一哥”恒瑞一直业绩承压。当恒瑞产品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仿制药收入不确定性消散,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营收,创新药占比增高,且整体销售额和净利润保持一个较好的增长,这种双管齐下的理想状态,或是恒瑞真正拐点到来之际。
与恒瑞情况相似,石药也均受到集采及仿制药销售额等冲击,排名下滑,从43名跌至48名。
它的当家产品仍然是恩必普,较2021年营收微增,创造了10.63亿美元的营收。不过,恩必普即将面临专利到期威胁,这点亦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和讨论。为应对该威胁,石药在2022年也做了一些调整,如2022年2月,石药通过收购珠海至凡获得了广州铭康生物的51%股权。据悉,铭康生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小时以内患者的治疗。这起收购被业界认为是石药为抵御恩必普专利到期后所做的准备。此外,石药曾公开表示,在不断拓展恩必普的适应证,包括血管性痴呆、化疗引起的神经病变等。
而上药此番的排名稳住了。今年排名与去年持平,仍是41名,为中国区第二。不过,无论是销售额、研发投入、三大畅销药物的销售额均有所上涨。如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39.8亿美元到2023年40.43亿美元。
回想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2019年全球制药企业50强排行榜单,彼时首次出现中国药企身影,中生制药和恒瑞两家药企的入围被认为是中国制药向全球制药进阶的信号之一。而今,中国区已有4家入围,业内期待国内药企能够在该榜单中再进一城,更多选手入围全球制药TOP50赛道。

新进榜者:三家与新冠产品挂钩,

“失意者”Novavax现身

新进全球制药企业50强榜单的有5家,其中有两家均为新冠疫苗研发企业,还有一家主要得益于新冠抗体鸡尾酒疗法。

2022年生物医药行业最难抹去的记忆点,必然包括了头部几家表现好的新冠疫苗企业命运颠覆,跻身各大全球性榜单,而最高频出现的无疑是BioNtech和Moderna。但在此次TOP50中,“失意者”新冠重组蛋白企业Novavax的悄然出现,险居第50名,更值得注意。
凭借新冠重组蛋白疫苗,Novavax从一家一度濒临破产的公司,变成一家年营收超10亿美元的公司。这原本该是一个值得喝彩的故事,然而却掩盖不了Novavax“花期”迟来、又奈何太短的事实。
相较于BioNtech和Moderna,Novavax在唯一产品获批后并没有得到高收入回报,没有斩获诸多掌声,而它的未来如今似乎也鲜少被人问津。
但回想疫情三年,重组蛋白疫苗技术路线的热度实际要先于mRNA技术涨起来,Novavax曾一度获得了超高关注,国内对标Novavax的重组蛋白疫苗企业也收获了较高融资。不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尤其是在疫情窗口期。在该拼速度和产能的时候,有着美好梦想的Novavax却编织了一个骨感的现实:即使有着独特的抗原设计,特殊佐剂技术储备和95%的有效率,其重组蛋白疫苗Nuvaxovid紧急获批时间却因其产能限制、管理层决策(如起初选择的临床试验地点为南非)等因素一拖再拖。等到它获批,距离Moderna和BioNtech的新冠mRNA疫苗上市已迟到了一年多的时间。
谁曾想,Novavax是一家已成立36年的企业,而Nuvaxovid却是其第一款产品,现今管线仍旧寥寥。今年第一季度,Novavax宣布受新冠市场萎缩的影响,将裁员25%。其未来,不甚乐观。
BioNtech也是首次进入该份榜单,位列47,这必然离不开BioNtech/辉瑞的新冠疫苗Comirnaty的营收贡献。然而,同样因新冠mRNA疫苗大放异彩的Moderna却表现出与BioNtech不一样的情景:近两年一直在全球制药TOP50榜单中,且持续稳定在中上游水平。
2022年,BioNtech全年营收为173.11亿欧元,几乎全部来自疫苗的销售,同比下降了8.8%,且表示2023年其新冠疫苗销售额预计将要大幅下降。不过,今年以来其数次掷重金外延、合作等动作,可以看出BioNTech具备较强烈的危机意识。不久前,BioNTech就两款ADC管线DB-1303及DB-1311与映恩生物达成独家许可和合作协议;与OncoC4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候选疗法ONC-392。此外,BioNTech有着较强大的生物信息学和免疫学团队,具备强竞争力的抗原设计能力,针对肿瘤治疗已建立起了多个技术平台。有技术,有积累,或并不愁新的出路在哪。
除了两家疫苗企业,日本中外制药(罗氏控股)位列35。2021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了其新冠抗体鸡尾酒疗法Ronapreve(由罗氏和再生元开发,中外制药在2020年从罗氏取得了在日本的开发权及今后的独家销售权),该产品也成为了2022年为数不多的获得增长的新冠药物。
此外,爱尔兰制药公司 Perrigo Company首进榜单便有了较为不错的排名(第32名),另外还有Biotech Incyte居于第49名。2022年,以研发JAK抑制剂起家的公司Incyte净销售额为27.47亿美元,同比增长18%,主要依赖于其首个获批产品鲁索替尼,2022年,该产品销售额为24.09亿美元。不过,Incyte仅保留了该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商业化权益,美国以外市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给了诺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年全球药企收入TOP20揭晓!强生、辉瑞、罗氏居前三甲 BioNTech增长近40倍
2021十大重磅药物概览
全球制药50强深度详解:辉瑞霸主地位终结,“后浪”奔涌来袭!百亿美金研发投入药企重现江湖?
艾伯维超罗氏成TOP1,2028全球处方药销售额TOP10预测榜单发布
K药-仑伐替尼疗法两项III期研究失败;Novavax发力“新冠+流感”联合疫苗
2021年全球药企TOP50强发布,中国5家上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