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是否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青春叛逆期,在过去来看是从十二三岁开始,现在已经提前了。国际上划分青春期呢,是从十岁开始,二十岁结束。通俗来讲,这就是一个半大人时期,孩子们有了成年的身体,甚至出现了性欲,但在心理上呢,又没有完成从小孩到大人的转变,荷尔蒙在体内乱窜,价值观却还很混乱,所以这是一个既重要又危险的时期。 
青春期,心理学上也叫自我同一性时期,这个时候孩子开始问:我是谁?我要成为谁?过去,他是父母的一部分,深刻地受到父母的辖制与影响,青春期开始,他感觉自己有了力量,要尝试做一个独立的人,但这个人是谁呢?他自己也不是很明白。所以啊,青春期的孩子,什么都想尝试——看见别人抽烟,他想试;看见别人喝酒,他也想试,街舞,奇怪的发型,谈恋爱,都想试试。父母觉得孩子变坏了,但对孩子来说,他只是在忙着探索这个世界,以及探索他自己。而大多数成为父母的人,已经遗忘了自己的青春期曾经有多少困惑。



那么,我们来聊一聊,在孩子青春期这一阶段,父母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美国有一个针对青春期孩子的调查,从1998年到2012年,有20%的高中生没有拿到毕业证,有10.7%的人有抑郁症,有5.9%的人有严重的焦虑症状。同时,在我国也有数据显示,自杀已成为青少年的第三大死亡原因,并且青少年自杀年龄逐年下降。 
我们常说教育一个孩子的过程,就是随着孩子的生长阶段把自己的人生重新活一次。我们的成长中面临过的问题,当今的孩子也同样会面对。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这批孩子呢,又会面临比我们那个时候更多样、更丰富的挑战。 
综合以往接触过的个案来看,在这个时期孩子们面临有几个问题:网络上瘾,与父母的关系冲突,学习上的困难,课外活动的取舍,朋友之间的关系,以及校园霸凌。


一、青少年的社交问题


青少年的社交问题,也就是青春期的伙伴关系与团体中的地位,这关乎孩子的自我和自尊

这个时候,我邀请父母们先放下自己的焦虑,去想想孩子最看重的是什么?在这些问题里,家长们最看重的可能是学习,而青少年最看重的是同伴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团体中的地位。 
当然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家里人得了病症,或者父母正在闹离婚,孩子的注意力就可能转回家里,除非家庭状况不稳定,孩子的注意力都是会自发向外的。

二、青春期的学业困难


同伴关系以外,青少年第二关心的是学业,即使是那些成绩垫底的孩子,他们也不是真的在意他们的学业。一旦他们的学业落后,在学校里就要承受来自老师和同伴的巨大压力,“你真笨!”这句话熟吗?听起来感觉怎么样?这个关乎他们的自尊,关乎他们岌岌可危的自我。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些孩子无法在学业上建立自信,他们中的一些人才转而在网络世界,或在霸凌小团体中去寻求力量的展示。 
当孩子学习上面临了困难,我们要记住,你不能再扮演一个严苛的考官,学校里不缺考官,父母要和他站在一起,要思考该如何帮助孩子在学业上获得进步,应对学习上的困难。

三、青春期与父母的冲突


青少年所关心的第三个问题才是家庭关系,所以这个阶段父母和孩子的分化就出现了。我们首先要清楚这个时候爆发的冲突、争吵,家长和孩子两方都是受伤的,并不是孩子一定要跟家长对着干,寻找冲突背后的诉求,才是和解的关键。 
孩子的眼睛望向外面的世界,家长尤其是全职妈妈,还只盯住孩子,孩子眼里却看着外面,家长不放手,孩子就会被逼反抗。因为他受到内在力量的推动,要去做他自己。 
这个问题对有些家长来说,问题是很严重的,比如说有这样一位妈妈,孩子迁侨外出留学,自己在家就得了抑郁症。所以在孩子2到3岁的时候,父母要有意识地觉察到,自己对孩子是有隐形情感依赖的,这种依赖呢,需要自我反省。

四、共情力


这是我们和孩子建立有效沟通模式、密切关系的方法。但是,父母共情力真正有效的培养方式——不在于强调空洞的换位思考,而在于真正的接近孩子!没有什么比从孩子口中、行为中、所关注的事情中、孩子所在的群体中能更好地读懂他。 
与孩子共情太需要耐心,也太需要学习和练习了。很多时候,并不是说你想要跟孩子共情,靠想一想就可以做到的。我们和孩子是各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和各自真实的感受,了解彼此的“感受”是需要学习的。而能够理解并且“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更是不易。所以,更需要我们反复地学习、操练。


就像知名作家龙应台曾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因为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护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他们不再愿意为父母的期望所羁绊,我们不想被孩子推开,也许就该早早告诉自己要学着先放手。所以,与其说是反叛期,还不如说是孩子的力量喷薄而出的时期;与其说是逆反心理,还不如说是孩子心理上长肌肉的时期。正如刀要磨得锋利,磨刀石也得磨掉一些。孩子的力量之刀,需要在家长这块磨刀石上磨,磨掉自己的尖锐,成全孩子的成长,还真需要父母有一种专门利人的精神。
如果孩子特别有冲劲,家长却不愿意成为磨刀石,非得和孩子较劲,自己变成一把更加锋利的刀,硬生生把孩子的力量给压住了,那孩子就成了软塌塌的人,有一个软塌塌的自我,甚至一辈子都会以一个“委委屈屈”的老好人,或受害者的心态活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少年叛逆期的表现有哪些?这篇文章详细分析!快来看!
渴望独立的青少年——第二叛逆期
带青春期的孩子,你要注意这5个点
孩子青春期会非常叛逆?家长不用干着急,这几个办法教你应对!
你注意到了吗,你的孩子可能有自残倾向
解忧信箱:我说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内在,丈夫说我不负责任 || 渡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