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关系紧张影响孩子学习
在孩子发生厌学情况之后,家长的通常非常地焦虑。孩子的表现则是,轻则回避沉默,不断承诺,不断放弃;重则,我行我素,甚至乱发脾气,沉溺在游戏里面,家长软硬兼施,但基本都无效。这让本来就紧张的家庭关系愈发紧张,就像一根弦,绷得越来越紧,一旦超过界限,就会断开,伤到他人和自己。这时候就需要采取柔化策略,来缓解紧张的家庭关系,使这根弦松下来。
当然,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步骤,按照正确的路径,逐步恢复家庭功能,将死结解开。在采取柔化紧张家庭关系的行动之前,家长的内心,其实是要有几个基本认知前提的。

家长要相信孩子内在自身的成长愿望

第一个前提是,我们要真正相信孩子自己内在成长的愿望。如果你去追溯厌学孩子的成长史,无一例外,他们的父母都非常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观点,也不允许孩子有超出家长理解的语言或者行为。孩子之所以变成现在的样子,是因为我们家长之前犯了很多的错误,导致孩子将成长的动力完全压抑了下来。所以要改变的,一定是我们家长自己。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叫斯科特.派克,法官请他到监狱里去看一个孩子,并给这个孩子提供心理咨询。孩子必须做完20次咨询,才能获得减刑。于是派克就去跟这个孩子谈话,每次一个小时。结果孩子在谈话过程中,一句话都不说。但是,派克始终坚持,他相信孩子内心一定有很好的东西,有成长的愿望,有改变的愿望。所以他去了以后,每次都是滔滔不绝,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内心痛苦的猜测,和对孩子的期待等等。他就这样,完全没有任何回应的讲了九次,每次一个小时,孩子一直一言不发。到第十次的时候,孩子一看到他,就开始嚎啕大哭,这就是耐心和爱相结合,来改变孩子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到后面,派克和孩子之间建立的非常好的信任关系。我们想象一下9次,9个小时,我们哪位家长有这样一个耐心,面对一句话都不讲的孩子,连讲九个小时。虽然做到这样的耐心,很不容易,但却是必须的。 
我观察到很多厌学的孩子,如果父母调整得当,让孩子看到即便自己这么折腾,父母依然在很多方面还能接纳自己。孩子成长的内在愿望就会被一点一点,点燃起来。孩子虚度一段光阴之后,常常会自发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重新开始学习。所以,我们要真正相信孩子自己的内在成长的愿望。

家长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和孩子的对抗与相互控制,降低到最低

第二个前提是,我们家长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和孩子的对抗与相互控制,降低到最低,这样孩子内在的愿望才能长出来。最近,因为我在前面所有的课里边都会提到,对孩子要不断的去肯定他、接纳他,这里边的依据是什么?你看厌学的孩子,好多都是因为从小被否定,反复受到亲人的挫败,孩子他就无法形成完整的、具有有效功能的一个自我。 
自我是什么?自我是内在欲望和外在要求两者之间,起协调作用的,是对自己、对他人的判断,对自己行动的策略的判断,这些判断和行动策略的组合叫做自我。但是,如果孩子从小所有的这种判断和行动策略是被爸爸妈妈反复否定的,他就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有功能的内在自我。比如,学习上,他遇到困难了怎么办?他的自我就没办法,就没办法运作,他就无法去面对这样一个常见的困难。所以我把这个叫做破碎的自我,反复被挫败被否定的孩子,他就会形成一个破碎的自我。之后,你到了大学阶段或者成人阶段,这个问题就会更大。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孩子在阶段往后退行,要去宠爱孩子,不断更多的去肯定他,他感觉到被肯定以后,才能形成完整的自我,或者说恢复完整的自我,否则破碎的自我是不行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接纳、包容和支持,是因为要去帮助孩子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认知,他才有力量去面对学业上的困难和将来人生的难题。

家长要学会灵活变通,个案化处理

第三个前提是,在柔化关系的过程中,90%的家庭需要对孩子的网络使用进行限制和谈判,10%的家庭可能存在特殊情况,需要个案化处理。


在上面三个前提条件下,我们具体来看如何柔化紧张的家庭关系:

1.夫妻要开始改变彼此的关系,从相互指责调整到相互合作 

通常在这个阶段,夫妻内在感受都是比较挫败的,所以相互之间容易发生冲突,相互指责,从而导致家长更加无法用有效的方式面对孩子。例如,如果父亲比较粗暴,甚至经常打孩子;或者妈妈觉得爸爸情商太低,经常添乱,妈妈常常会指责父亲,或者在心理和语言上排斥父亲;父亲就会觉得自己的自尊和人生的基本价值观受到挑战,就会选择远离;对妈妈来说,如果没有爸爸的支持,自己也常常容易抓狂,这样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所以在这个阶段,除非夫妻两个选择离婚,否则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如何相互配合,共同面对难题。不然教育孩子失败的机率,基本是99%。 

为了使这个问题变得容易,有两种可行的办法。第一,妈妈们要尽量给爸爸施加足够的压力,促使爸爸们有更为积极主动地改变;第二,是夫妻之间要定期进行单独相处,以及深度的思想交流,比如,定期去外面散步,喝咖啡,看电影等等,这样的目的是先把夫妻之间的关系柔化好,才能和孩子建立相对和缓的关系。其实,只要夫妻两个人愿意去认真讨论、相互配合,一定会有很妙的方法跳出来,而且会超过心理老师给的方法。

2.给予孩子充分的接纳和取悦,放弃无效动作,多做、反复做有效动作 

家长要暂时放下孩子不上学心结,开始关注孩子一些好的行为细节,并及时进行表扬。例如,有个厌学的孩子不上学,在家里养了一只豚鼠。以前从来不主动给豚鼠打扫卫生,有一天孩子居然主动收拾了豚鼠的粪便,妈妈就马上给以表扬,并且还把孩子整理豚鼠窝的情景,拍了照片,发到朋友圈。孩子得到了表扬,也非常的开心。这个妈妈,以前只会关注孩子的缺点,搞得亲子关系很糟糕。后来经过学习,慢慢开始观察孩子的优点,并表扬孩子,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好。如果这种细节越来越多的话,孩子对妈妈的感受,就会逐步改变,那母子之间的谈判的空间就会非常的大。 

如果只是接纳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取悦。大家说这个取悦,听上去有点怪怪的。其实啊,这个“取悦”是指尽自己所能,让孩子觉得高兴、愉悦,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家长的爱和关怀,在正性力量的滋养下,体验到更多的成功的体验,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和展现自己,获得成功。

另外,在这个阶段,建议家长尽量少说话,用行动来替代说话。家长所采取的柔化关系的具体行动,需要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不一定要太复杂,比如道歉、买礼物、买衣服、吃好吃的、说说话,甚至一起玩游戏等等,都可以。只有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开始缓和了,我们才可能进入下一个步骤——与孩子讨论目标,并且进行拉锯战斗。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让孩子摆脱厌学?家长正确引导,孩子才能够愉快学习
14岁男孩厌学,沉迷手机游戏,不想上学怎么办?
熊玲:抑郁深处的痛:厌倦或厌恶
孩子贪玩·厌学有什么错?家长忽视“内在动机”才是祸首!
孩子厌学是如何开始的?
【家长必读早课堂1219】孩子厌学的4个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