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的这三种依恋类型,你知道吗?

依恋是婴幼儿在与其照料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连接。最初是儿童根据自身经验内化而成的一种有关人际关系的内部心理表征;在这种内部心理表征形成后,随着其抽象化、概括化程度不断提高,它将更多的人和环境纳入其中,随着个体成长而逐步稳定。

安斯沃斯(Mary D.Ainsworth)等人长期观察了乌干达和美国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安全型依恋
(secure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在与母亲一起时,将其作为“安全基地”,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依偎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易被安抚。约占65%~70%。

而安全型婴儿的母亲一般对孩子的信号及情绪表达(呼求、肢体动作等)很敏感,在孩子哭泣时反应更迅速,能够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注视、微笑和对话更多,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进行探索,能够与孩子一起玩耍,也跟随孩子的步调给予他情感支持和抚慰。

2


回避型依恋
(avoidant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有人也把这类婴儿称为“无依恋婴儿”。约占20%。

回避型婴儿的母亲有多种类型。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生孩子气或怨恨孩子,对孩子的信号反应迟钝;有的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即使对孩子表达积极情感,程度也很微弱。整体而言,其情感表达和反应少,与孩子的互动很少,肢体接触少,即便有也主要是功能性的,比如满足生理需求;在情感上则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回应,极少与孩子互动。

3

焦虑—矛盾型依恋
(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主要表现为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时,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朝母亲这里看。约占10%~15%。

反抗型婴儿的母亲常误解孩子的信号,她的照顾行为是不一致的,对孩子的反应更多地依赖于自己当时的心境,而不是孩子的行为,上一秒很开心,下一秒可能就是暴怒。这样的母亲反应不稳定,很难预测,有时候介入过多,干预过多,有时候却忽略孩子明确表达出的需求。




高级心理咨询师、催眠与教育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回避型与反抗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既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同时,在家庭环境经历较大变化,母亲与婴儿的交往发生较大转变时,也可能发生变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亲子关系影响孩子一生
你会如何回忆我,依恋风格有话说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
影响孩子一生的情感关系
知识扩充|依恋理论中最重要的实验——陌生情境实验
心里社会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