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科普 | 游戏成瘾及其治疗
游戏障碍是一种具有持续或反复玩游戏行为模式的成瘾行为障碍,也常称为游戏成瘾(Gaming Addiction)。这里的游戏,是指网络游戏和电子游戏,尤其是智能手机游戏和平板电脑游戏。

成瘾研究领域在不断发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游戏障碍已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版(ICD-11)中得到认可。在ICD-11中,游戏障碍被定义为对游戏的控制受损,对日常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至少持续12个月。

根据在美国使用的最新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V),网络游戏成瘾最接近于ICD-11的状况。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游戏障碍”。

曾有心理学家指出,将极端行为定义为“成瘾”是有成本和收益的。一些好处包括,承认一种行为可能变得势不可挡或难以控制,这可以使其不那么受责备,并在他人中产生理解和同情。

成瘾的框架可以帮助理解行为。

我们有时会做一些短期内强化但过度有害的事情,当即时强化很强时,改变行为可能会非常困难。

通过将某事称为“成瘾”,它还可以引起对该主题的关注并鼓励对治疗的研究,但将某些行为定为成瘾也是有代价的。

将一个问题描述为上瘾,实际上可以让人感觉它比用不同的术语描述它更加压倒性和不可改变。例如,玩电子游戏导致对生活的其他领域产生负面影响的地步,比如社交、家庭、学术或职业生活。

通过这种方式,称某事为“上瘾”,也会冒着病态化和污名化行为的风险。而实际上,这并没有问题,尤其是在代际关系上。

例如,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曾接触过一个19岁的男孩子(小马,化名),他的父母非常担心他在新冠疫情期间在家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并试图施加规则和限制来限制他玩电脑的时间。荣教授表示,尽管小马的父母可能出于善意,想让小马不要沉迷于网络世界,但他们未能理解他的电子游戏如何成为他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限制他的电脑时间,而不是玩电子游戏,损害了他的生活质量”他说。




荣教授说:“这些电子设备是一把双刃剑”。

无疑,电子设备的用途广泛、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很棒,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高效地完成我们需要完成的事情,但它们也是一种娱乐来源,让一些人很容易脱离自己的初衷和控制,掉进网瘾的“深渊”。所以,这就好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你通过与学习、工作相关的设备查找某些资料,然后你会发现自己“一不小心”在玩游戏,并且时间已经不觉间过去了很久。

荣教授鼓励“时间责任制”。“如果你一直在玩手机或电脑在线游戏,并且在第三个小时发现自己,你可能会遇到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何时出现问题,并且通常是患者在出现问题时告诉我”他说。

而对于一些患有焦虑或情绪不适的人来说,游戏可以起到治疗和自我安慰的作用。荣教授强调,它可以作为一种创可贴的方法来帮助患者处理自己需要面对的不适事件。


荣教授表示,虽然像游戏成瘾这样的情况很容易通过一系列症状来识别,但每个患者对这种情况的体验都不同。

荣教授解释说:“当患者分享他们的生活经历时,我有兴趣了解他们如何看待问题、他们经历的程度、他们改变的愿望、过去的停止尝试(如果有的话),以及他们愿意做什么解决这个问题”。

鉴于戒除游戏是解决成瘾问题的最有效方法,理想情况下,这就是荣教授开始的地方。“患者和我会考虑如何远离游戏”他说。荣教授指出,“这可能包括限制各种设备的使用时间或完全远离它们,从电子设备中删除那些游戏程序,阻止某些网站和其他通信,以及寻找其他不仅可以消磨时间而且具有有意义的目的的活动”。

在尽量减少游戏的同时,荣教授强调他与患者一起探索健康的八个维度,即情感、精神、智力、身体、环境、财务、职业和人际关系。

荣教授解释说,随着取得成功,游戏的动机往往会下降。“对于那些强烈拒绝完全停止游戏的人,可以实施减少伤害的方法”他说。

荣教授解释说:“因此,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比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的要有限。无论如何,研究仍在不断进行——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游戏成瘾确实是一个临床问题”。

对于更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荣教授指出,官方对这种情况的认可将有很长的路要走。“治疗也超越了电子游戏本身,而是针对通过游戏成瘾表现出来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他说。


在当今的数字世界中,我们所有人都不断地接触到各种电子产品。

无论是出于娱乐、教育,还是工作原因,科技已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占据一席之地,我们越来越依赖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尤其是当科技运用于对抗新冠肺炎时,如果没有对其使用进行适当的监测和监管,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视为一种疾病,这解决了专家之间的一场非常有争议的辩论,它使医疗和心理专业人员更容易应用标准化标准来识别需要进一步干预的患者。

随着对游戏成瘾的认识、症状和诊断标准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方案一直在不断发展,以更恰当、科学地应对这一挑战。

荣教授推荐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催眠疗法搭配使用,这些疗法涉及重构强迫性思维、调节放松紧张等负面情绪,因为患者可能同时患有抑郁情绪和焦虑症,而CBT和催眠疗法可以同时解决这些问题。

荣教授还建议,集体治疗也可能有助于帮助患者找到动力和支持——遇到其他有类似变化的人可以更轻松地完成恢复过程,并可能向他们介绍适用于他人的独特和创造性策略。

荣教授解释说,学习设定界限可以在管理滥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访问电子设备时,指定特定的时间限制,并避免在工作或上学时间之外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说“游戏成瘾”被列为精神病了?别慌,游戏你还可以继续玩
“游戏成瘾”被WHO认定为认知障碍?先别急着骂,我们来分析分析游戏的二元性
玩电子游戏成瘾或在2018年正式被归类为精神健康状况。英语读头条(第233期)
【聚焦】游戏成瘾(1)
【杂谈】到底是什么催生了“杨教授们”?!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