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密太极拳缠丝劲的义理,细细品来,很有意味

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独特内劲的运用方法。它源产生于肾,润于百骸,通达九窍四梢。伸筋壮骨,使内劲收敛,增强内劲无穷。促消化、畅气血、稳固根基,平衡阴阳,达到祛痛延年之功效。纵观上述真谛,并结合作者多年研练陈拳感悟实践,将陈式太极拳缠丝劲的义理分述如下,于同仁共研讨,将缠丝劲功法传承于世。

一、缠丝劲之源

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神道,是区别其它内家拳的重要特征。习练陈式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松肩沉肘、含胸塌腰、落胯;心气下降、呼吸自然、屈膝圆裆、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以身领手,以腰为轴缠绕圆活旋动。没有断续处,没有凹凸处,没有抽扯之形,没有提拔之意,求浑然一圆。

陈式太极拳在规范要求指导下,走架时注重旋踝转膝、落胯转腰、旋腕、松肩以及胸腰折叠、运化之劲的引导,形成其根在足、形于腿,主宰于腰,贯穿于手指的空间曲线螺旋运动,进而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稳而又灵活善变的内刚外柔的缠丝劲(螺旋劲)。

陈式太极拳缠丝劲,形于子弹在枪膛内通过来复线运行于空间一样,既有螺旋形的自身旋转,又有弧线形的运行路线,而太极拳的缠丝劲与之相同。这种形象的运动弧线叫“公转”,自身旋转叫“自转”。如地球绕太阳运转走的是弧形,而地球还在自身旋转一样。因此太极拳要求一动全身皆动,俗为一枝动百枝摇,周身相随。以腰为轴,节节贯穿,周身无处不弹簧、浑圆一体。

二、缠丝劲的运动方式及特点

缠丝劲的运动方式是陈式太极拳的重要特点,是陈式太极拳内在精华。因此习练套路时,必须重视缠丝劲的运用。缠丝劲分“顺缠”、“逆缠”、“上缠”、“下缠”、“左右缠丝”、“里外缠丝”、“大小缠丝”等百般缠法。这是陈式太极拳前人对拳法的创举和验证,它是结合中气运行的。太极宗师陈鑫说:“拳者,缠法也,不懂缠丝劲,即不懂拳”。缠丝劲方法很多,但重点应掌握顺、逆缠丝法。缠丝劲在手臂上的具体表现为:在运动过程中,手掌心由内向外翻转为顺缠,由外相内为逆缠。还可以钟表运转为例,倒转为逆。如太极云手一式为例,双手在胸前做运转正面缠丝时,一手下沉走下弧相里合劲至小腹前为顺缠,然后穿掌向上外翻转拉开为逆缠。缠丝劲在腿上表现:凡脚尖往理合为逆缠,往外摆为顺缠。其它缠法应根据身法而论。

缠丝劲中的顺、逆缠丝是陈式太极拳运动的重要劲法。在运动中相互矛盾、相互依存转化的基本缠丝法,存在于套路架式始终。在两种基本缠丝法之下,因方位不同和变化各异,又分五种不同方位的缠丝。即:左右缠丝、上下缠丝、里外缠丝、大小缠丝、进退缠丝。其中左右缠丝、上下缠丝的方位合成一个整圆。同时结合里外缠丝,使平面变成立体圆,这正是太极拳螺旋运动的特色。太极拳讲究左右逢圆、内外相合、周身一家,因此有大小、进退两对方位缠丝劲的配合,达到满足健身和技击的特殊需求,因此陈式太极拳每一个拳式,在顺、逆基本缠丝劲的基础上,要有几种方位缠丝劲结合一起运动。只要掌握规律,就可以使动作在划弧线运动时有了一定的依据。

陈式太极拳套路中姿势繁多,动作各异,转换各异,转换有别。但只要掌握基本缠丝劲的规律,包含所有上下缠丝、顺逆缠丝、双顺缠丝、双逆缠丝、左顺右逆缠丝、左逆右顺缠丝等组合缠丝法的特点,就能一一分清各种缠丝劲别。再根据拳路规范调整身形、腿法、步法,从而达到姿势正确,熟练运用百般缠丝劲放的运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缠法也”——谈谈缠丝劲的运动方式
太极拳之缠丝劲的历史沿革
陈式太极拳历史
各派名家谈太极拳缠丝劲要义1
陈式太极拳圆圈应注意的要点 2
陈式太极拳习练要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