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扶贫筑就杨家镇坡尾村幸福路 在农村享受社区生活

2012年10月30日 09:43
来源:湛江日报 
       早上起来去菜市场买菜,饭后到文化广场里溜达,玩健身器材。生活用品可以在士多店里购买;想舒展一下筋骨,可以去运动场打乒乓球、蓝球;爱看书的人,还能去藏书丰富的图片馆里阅读……孩子们在村中的文化广场里玩健身路径。

       这种便利的生活,不只城市有,雷州市杨家镇坡尾村的村民也能享受得到。这一切,得益于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对坡尾村的大力帮扶。

       日前,记者来到坡尾村时,正值该村动工修建排污渠和巷道硬底化,村道边一条新挖的排污渠,工人正在砌砖浇注水泥。走进村中,一条条巷道已经被清理整齐,作业现场,十几位村民忙着用水泥沙石铺设巷道。

       村干部王珠告诉记者,修排污渠和巷道硬底化同时进行,计划修16条巷道约2公里长,春节前能完工,家家户户的污水可以通过排污渠排到村外的池塘,用于养鱼和浇灌农田。

      “过去由于村里没有卫生排污管道,村民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漫过路面,又脏又臭,还滋生苍蝇蚊虫,加上村里都是泥路,雨天泥泞,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困扰村民多年的两个难题同时得以解决,真是造福村民,造福后世。”王珠由衷地说。

        据了解,坡尾村是湛江市民政局对口帮扶的贫困村,2010年扶贫工作组驻村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从坡尾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一系列以纾解民困为本的帮扶措施,短短两年时间里,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中杂草丛生的卫生死角变身为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建起了文化楼,安装了健身器材供村民活动。每天上午和下午,这里是村中老人、孩子活动的乐园。

        结束了过去买肉只能等流动摊贩上门的历史,村中建起一个小型的肉菜市场,大大方便了村民买菜。市场内提供种类丰富的蔬菜,有鱼有肉。村民自家种的菜吃不完,也可以挑到小市场里卖。

        学校修缮一新,新建了标准的篮球场。学校边一个卫生死角变成了文体活动区,可以打乒乓球,看内容丰富的科普板报。对于孩子来说,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藏书多达5000册的图书室,6个书架码得满满的,有《伊索寓言》、《格林童话》,《中国四大名著》,《世界名著》等。每天下午四点至六点,总有二三十个孩子在此享受阅读的乐趣。如果想借书,只需办个借书手续。

        此外,村里还建起了环村道,小卖部,改造了13座茅草房。为了帮助村民发展生产,搞活经济,帮扶单位还投入100多万元对防洪堤进行改造,为附近7条村庄的2000多亩农田设了一道安全保障,改变了过去逢雨必浸的历史,农作物也由过去一年一造变为现在的一年三造。在扶贫工作组的引导下,村民种植冬种作物,种植辣椒1600多亩,赶上价格好的时候,一亩辣椒收四五千斤,能赚一两万元。

       考虑到坡尾村有养牛传统,扶贫单位将养牛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项目,投入31万元建起了养牛基地,一年多时间,基地的母牛产下6头牛仔,还有十多头母牛待产,据估计,一头母牛一年能产生约2000元的经济效益。

       “现在村里一天一个变化,我们心里很骄傲,对将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村干部王珠说。

本文来源于湛江新闻网:http://www.gdzjdaily.com.cn/zjxw/news/2012-10/30/content_1573241.ht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图说扶贫故事--淅川脱贫档案12】夫妻情洒脱贫路
残冬将近逢新年 春在千门万户中 16:00【我的扶贫“年”】
【虞见·乡村干部拍乡村】古是三义古寨,今是新型农村
因地制宜 “塞上江南”乘风破浪奔小康
是真是假?数字见证杨正云脱贫历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