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陆氏针灸特色及临床经验

取穴时,手足同名经相应的部位往往可按到压痛点,根据“宁失其穴,毋失其经”的原则,可针刺相应部位的痛点或穴位。

治疗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如疼痛转移,也应随病变转移部位取穴;如出现酸麻症状,可改为局部取穴加拔罐;有时同侧取穴效果不显时,亦可根据巨刺理论,用对侧同名经穴左右交错而刺。

“陆氏针灸”是我国现代针灸学术界的一大流派,2009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氏针灸”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源于“陆氏针灸”的创始人、我国现代著名的针灸学家、针灸教育家和临床家陆瘦燕先生和他的夫人朱汝功女士一生在针灸领域的不懈努力。笔者现简介“陆氏针灸”的医疗特色及临床经验。

经络学说为辨证主体 

陆瘦燕夫妇在数十年的临床工作中,一直重视经络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认为“经络学说从孕育、诞生到发展,皆与针灸息息相关,如失去经络学说的指导,实践中就会迷失方向,缺乏理论依据,在千变万化的病例面前,必然不知所措。因此,必须明辨病在何部,属于何脏何经,有了病所和经络联系的概念后,才能处方配穴。”

在深入研究经络理论的同时,他们还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譬如对经气的含义、十二经脉标本和足六经根结的理论、十二经脉同名经相接的关系以及“六府之合”的意义等问题,首先作了阐发;启前人之奥秘,开后学之先河,为解决针灸教学和临床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临床擅用远道取穴

针灸理论中有“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的原则。

陆瘦燕在临床实践中,依据十二经脉“标本”、“跟结”、“气街”的理论,对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作了摸索和观察,发现人体四肢及躯干之间,上肢与下肢之间不仅关系密切,而且在疾病反应及治疗上都有一定的规律,都有相互对应的关系。

陆瘦燕认为:一是运用同名经远道取穴的方法,首先必须辨清疼痛部位的所属经脉。

二是在取穴时,手足同名经相应的部位往往可按到压痛点,根据“宁失其穴,毋失其经”的指导,可针刺相应部位的痛点或相应部位的穴位。

三是治疗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如疼痛转移,也应随病变转移部位取穴;如出现酸麻症状,可改为局部取穴加拔罐;有时同侧取穴效果不显时,亦可根据巨刺理论,用对侧同名经穴左右交错而刺,往往有效。

病例1:肩痛

王某,女,43岁。诉:右肩关节疼痛2周。患者因提重物扭伤,在肩关节内侧有自发痛,压痛拒按,抬举时自觉筋脉牵制。陆瘦燕诊其痛处属手太阴经部位,根据“手足同名经上下贯通”、“同气相求”的原则,疏调经气。

处方:三阴交(右)。

手法:用平针法,提插结合捻转,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其间加强手法1次。

针后,肩部疼痛明显减轻,但仍感肩部抬举时筋脉牵制,按筋会阳陵的原则,取同侧阳陵泉,手法如上,病者疼痛基本消失,抬举轻松。后又巩固针治2次而愈。

病例2:头痛

杨某,女,30岁。诉:头痛7年多。患者头痛7年,近年来每月发作1次,每次4~5天,服止痛片无效。就诊时,右额颞部疼痛如劈,伴有恶心呕吐,微有口臭,精神烦躁,汗出如珠,面红,下肢冰冷,仰卧不能稍转,呻吟不已。脉弦滑,苔薄质绛。

陆瘦燕认为,此乃胃中积热,阳明郁火循经上扰;肝火上炎,阻滞清空,额颞部系阳明、少阳脉气所过,故疼痛如劈。根据“标本”、“根结”理论,“上病下取”以泻火潜阳,宣络止痛。

处方:足三里、内庭、合谷、足临泣、太冲/双。

手法:用平针法,提插结合捻转,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隔10分钟捻转1次。

针后15分钟,疼痛逐步减轻,半小时后,疼痛消失,喝水未见再吐。后又巩固治疗2次,2个月后随访未发。

全面切诊  注重肾胃

陆瘦燕夫妇指出,针灸在临床辨证上与其他各科一样,通过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来分辨病因病机、决定疾病的性质、病在何脏何经,但针灸治病的方法是用针或灸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从而发挥疏调经气、补虚泻实的作用。

因此,必须了解病者整体情况,提出四诊中的切诊,除了切寸口脉外,还应切“肾间动气”、“虚里之脉”、“太溪”、“冲阳”、“颔厌”、“太冲”等脉,以察元气之盛衰,肾气胃气之虚实,上下左右之偏胜。                                                同时,应仔细切按经脉的皮部及有关的腧穴,如背俞穴、腹募穴、原穴及下合穴,察其有否异常反应,以帮助正确辨证,掌握病者的整体情况,这也充分体现了他们“以经络学说为辨证论治主体”的学术思想。

病例3:哮喘

赵某,男,33岁。诉:气促痰鸣,病延10载。兼见眩晕、健忘、神疲梦遗,苔薄舌绛。脉细而虚大,尺部无力,太溪小弦,冲阳虚弱,颔厌脉盛。按脉论证,似属肺肾同亏,虚阳上亢,下虚上盛之疾,治宜先标后本。

处方:肺俞(双)补,天突泻,关元补,肾俞(双)补,复溜(双)补,太溪(双)泻,神门(双)泻。

手法:提插结合捻转。

复诊:治疗20余日以来,喘促已平,睡眠尚佳,精神渐振,梦遗已固,眩晕仍有轻微发作。左太溪较亢,余脉已平,再从上治。

处方:上方减复溜、神门,加丰隆、足三里、三阴交。

本例哮喘,陆氏通过全面切诊,断为肺肾两虚,相火浮越,下虚上盛之证,补肺俞、肾俞、复溜以培补肺肾,取关元益元纳气,刺天突以降气,泻神门以宁神,先泻太溪以泄躁浮之相火,待太溪脉转静,改用补法以益肾水,另加丰隆化痰,三阴交养阴。共针治10次,证情稳定。

病例4:膏淋、血淋

肖某,男,28岁。诉:小便乳白兼粉红色已2年。患者自1960年起发现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每进多脂肪食物后,浓如牛乳,疲劳后亦然,迁延2年,未能治愈。近4个月来更甚,经外院泌尿科检查,诊断为血性乳糜尿而转来求治。

陆瘦燕认为患者小便乳白色,兼有血液,并见面容消瘦,头昏纳呆,胸闷腹胀,神疲乏力,脉濡数,苔薄腻而黄,切按经络有关腧穴,在任脉膻中、水分、神阙、中极穴,胃经气户穴及脾募章门穴均有压痛。此系湿邪内郁,脾虚不运,中州受困,三焦痞塞,蕴湿化热,腐脂成膏,损伤肾络,以致膏与血并,随溲而下,治当温运三焦,利湿化滞为主。

处方:1、针刺穴:脾俞(双)补,三焦俞(双)泻,委阳(双)泻,中极泻,阴陵泉(双)泻,气冲(双)泻。

2、灸穴:膻中、水分、神阙、石门、章门(双)、气户(双)

手法:针刺提插结合捻转,留针20分钟。灸法用隔饼灸,下垫药末,每次2穴,每穴5~7壮。

针刺、饼灸间日交替治疗,计各施治38次,诸证消失,出院前行激发试验,顺利通过。出院后随访2年未发。

本案,陆瘦燕通过全面切按经络有关腧穴,发现其切痛点大多在任脉和胃经上,任脉贯穿上、中、下三焦;中土脾胃与湿邪关系最为密切,再结合其他脉证,断为湿阻中州,三焦痞塞。在处方配穴上,针刺与艾灸同用,对有压痛的相关穴位都进行了治疗。以经络理论指导临床,并融会贯通,整体治疗,实是其医疗上的精辟之处。

附:温灸药饼方:白附子、生草乌、丁香、苍术、小茴香、细辛、乳香、没药各45克,蜂蜜150克,鲜葱30克,生姜30克。

温灸五香散方:细辛、白芷、丁香、木香、乳香、大茴香各45克,研末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  陈宇杰整理)

重视爪切  善施手法

“陆氏针灸”的创始人陆瘦燕教授和他的夫人朱汝功教授,在临床上一贯强调正确、熟练运用针刺手法是取得疗效的关键之一。尤其在治疗脏腑病时,运用补泻手法,其疗效确比不用补泻手法为佳。这如同内科治病,辨证、用药、剂量三者缺一不可,是相辅相成的。

爪切进针法 

他们主张双手协同操作,十分重视左手切按穴位的作用,是陆氏针灸的特色之一。

具体方法:以左手大拇指甲用力按穴;右手持针,中指须抵住针身,无名指抵在患者皮肤,然后将针沿左大拇指甲边缘,一捻一插迅速刺入皮肤。

爪切进针法的优点:一是减少疼痛或不疼痛;二是正确取穴,不致偏离;三是宣散血气,避开血管或器官;四是便于施行各种针刺手法。

行气手法

行气手法是使“气至病所”的一种针刺手法,可以提高疗效。在《刺灸法汇论》中,陆瘦燕夫妇将行气手法列为一类独立的手法,并将其归纳为“捻转行气法”、“提插行气法”、“呼吸行气法”、“按压行气法”及“针芒行气法”5种,填补了近代针灸文献的空白。临床上,常用针芒行气法结合弩法以行经气。

针芒行气法:是行气手法的一种,针芒即针向,指针刺的方向,是用针向来控制经气传导的方向。

操作方法:欲气上行,针芒向上刺;欲气下行,针芒向下刺。

弩法:是用于行气的一种辅助手法。

操作方法:《针灸问对》曰:“……待气至。如欲上行,将大指次指掐住针头,不得转动,却用中指将针腰轻轻按之,四五息久,如拨弩机之状。”

即在得气的基础上,用大指、次指将针掐住,用中指按压针腰,若要针感向上传导,弩按的方向要在针的下方;要针感向下,弩按要在上方。

补泻手法 

补泻手法是通过补虚泻实以达到调和阴阳、疏调营卫的目的。陆瘦燕夫妇尤其重视“烧山火”与“透天凉”,他们从源到流,从理论到操作,深入而精辟地研究了这2种复式手法,并对具体操作方法作了考究。

“烧山火”手法:以徐疾、提插、九六、开阖四法的补法为主,配合捻转法的补法组成。

操作程序是:先进至天部,紧按慢提九次,次进至人部,紧按慢提九次,再进至地部,紧按慢提九次,然后从地部一次退至天部。这样分三部进针,一部退针(三进一退),称为1度。反复操作3度,倘有热感,出针揉闭其穴,如无热感,可反复再施,或留针待热至。

“透天凉”手法:以徐疾、提插、九六、开阖四法的泻法为主,配合捻转法的泻法组成。

操作程序是:进针直达地部,紧提慢按六次,退至人部,紧提慢按六次,再退至天部,紧提慢按六次,这样一部进针,分三部退针(一进三退),称为1度。反复操作3度,如有凉感,即可出针,并摇大其穴,如无凉感,可反复再施,或留针待凉感产生。

陆瘦燕认为,手法成败的关键:一是切实掌握进针、退针的层插的幅度,要求层次分明,提插均匀。二是刺激须适度。三是施术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四是须嘱病者留意针感,以免忽略轻微的感应,但不要暗示。五是如果施术3度,未达到目的时,可留针10~15分钟,往往能提高疗效。

据其经验,热感往往在酸胀感的基础上产生;凉感则多产生于沉重感的深化。至于凉热感应出现的部位,可因人而异,有的先在施术部位开始,逐步扩散,有的则先出现在肢端,有的甚至可出现在对侧。

病例5:感冒

吴某,男,39岁。

头痛鼻塞,周身酸楚,体温37.4℃,恶寒咳嗽,痰白而黏,咯痰不爽,胃呆纳少,大便3日未行,脉浮而濡,舌苔薄白。

此风寒束表之感冒发热,拟予清解。

处方:手三里穴,施透天凉手法。

施行手法3度后,患者诉说全身感觉凉爽,当时测得体温为36.6℃,较术前下降0.8℃。次日,头痛鼻塞等症状相继消失而愈。

提倡温针、伏针、伏灸 

温针

在数十年的临床中,陆瘦燕夫妇秉承前辈的经验,大力提倡温针。他们认为温针和灸法是二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灸法是将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艾火之力,振阳温经而起陷下,发挥祛散阴寒的效能。温针是针尾加艾燃烧,籍艾火的温热,通过针体的传导,可透达肌肤深部,不但有温行经气的功效,还有加强手法的作用。

当经气虚损时,用补法配合使用温针,能帮助经气运行,起温阳补益的作用。当经气为外邪所闭阻时,用泻法使邪气宣泄,经络通畅,配合使用温针,可加强血气的运行,达到去壅决滞之目的。

故不论在补法或泻法时均可应用温针,温针深受病者欢迎,亦为广大医家所采用。

在临床上,温针适用于受阴寒侵袭而致的疾病,如冷麻不仁、走注疼痛、关节不利、经络壅滞、肿胀腹满以及瘫痪、痿、痹诸证,对久病经络空虚、荣卫之气不调者,效果更显著。

但对高热、肝阳、心悸、惊恐、局部红肿或抽搐、震颤、喘息等不能留针的病症,一般不宜施用。

在临床上,他们认为:“温针只需取其温暖,并不需烧之炽热,故使用温针时,艾炷不宜过大过多,一般只须1壮(如枣核大)即可。”如果艾炷过大过多,“待灸至内部感热,往往外面的皮肤已经灼伤,轻者针处红赤,重者溃烂,非但达不到治病目的,反而增加病人痛苦,有失温针温通经脉之意。”

伏针、伏灸

伏针、伏灸在前人文献中无从考稽,陆瘦燕夫妇在随父临诊和自己的医疗实践中体会到,伏天天气炎热,人体腠理开疏,阳气旺盛,此时或针或灸,容易使伏留筋骨深处的外邪随汗外泄,无论补虚泻实,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有效方法。病者深受其益,也成为陆氏针灸流派的一大特色。(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 陈宇杰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氏针灸特色及临床经验(下)
针灸的门道
陆瘦燕关于温针的临床心得
国医陆瘦燕针灸医案三则
走近非遗 | 陆氏针灸疗法:传承古法自制毫针,"伏针""伏灸"名声在外
名老中医之路之( 25)杨永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