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张电话卡和一张银行卡引发的“断卡”行动

最近,“断卡”成为网络热词,到底“断”的是什么,“卡”包含哪些种类,为何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断卡”行动背后可能涉及哪些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实施这些行为和远离危害呢?下面,万益说法为您解说相关知识点,带您了解“断卡”行动。

一、“断卡”行动的背景和具体内容

背  景

2020年10月10日,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全国“断卡”行动部署会召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

电话卡具有通信功能,银行卡具有支付功能,往往被用作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工具,涉及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渠道和经济渠道,违法犯罪人员利用监管漏洞非法使用他人名下的电话卡和银行卡,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根源,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后果。

具体内容

01

“卡”涉及的范围

卡即电话卡和银行卡,电话卡既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电话卡,还包具备通信功能、包含实名验证信息的虚拟运营商电话卡、物联网卡等;银行卡既包括个人银行卡,如储蓄卡、信用卡等,还包括对公账户及结算卡,同时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如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账户。

02

“断”针对的行为和对象

“断”即是斩断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信息流和资金流,针对的是非法开办、贩卖、使用电话卡和银行卡行为,以及通过行为所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对象是实施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

03

“断卡”行动打击的重点领域

打击的重点领域为非法开办、收购、贩卖电话卡和银行卡有关的产业链,特别是为境外诈骗团伙提供电话卡和银行卡的领域。涉及三类人员,即具体的开办收购人员、联系人员以及运输人员。

图片来自Unsplash.com

二、部分不当用卡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根据具体使用电话卡和银行卡的情况,行为人实施下列行为有可能构成犯罪:

1.利用电话卡和银行卡作为作案工具,骗取他人财物,或者明知他人实施诈骗行为而通过提供、使用电话卡和银行卡的方式参与,均可能构成诈骗罪。

2.明知他人实施犯罪行为,而提供、使用电话卡和银行卡,帮助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或者犯罪所得收益,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或者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

3.明知是赌博网站或组织赌博活动,而以提供、使用电话卡和银行卡的方式参与,用于资金结算和广告投放等,可能构成开设赌场罪。

4.违反国家信用卡管理制度,从他人处获取、出售银行卡,非法持有他人银行卡,可能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5.通过电话卡和银行卡的资金管理、使用功能,对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可能构成洗钱罪。

6.通过电话卡的通信功能,经信息网络发布违法犯罪信息,可能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7.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提供电话卡和银行卡帮助对方传播信息、支付结算等,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三、如何防范和化解用卡风险

为追求非法利益而利用电话卡和银行卡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终将会被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为此,个人应当明确行为底线和强化守法意识,按照有关规定合法使用电话卡和银行卡,切勿心存侥幸,认为能够逃避用卡监管和法律制裁,把电话卡和银行卡用作违法犯罪的工具。

同时,鉴于目前信息网络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普遍运用,电话卡和银行卡使用的信息网络化使得个人信息和资金账户的交换、使用更为频繁,个人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受到有关违法犯罪行为的影响,一旦牵涉到其中就有可能产生信用风险和遭受经济损失,所以十分有必要提高信息网络安全意识,做好风险防范和应对工作。
图片来自unsplash.com

01

注意信息源头保护

全面查询、理清名下身份证、手机卡和银行卡的归属和实际使用情况,确保卡在控制之内。不向他人披露手机卡和银行卡有关的具体个人信息。发生遗失时应当及时挂失和解除捆绑的支付账号,特别是对手机卡号码所关联的各种社交账号和支付账号应及时修改使用密码和绑定的卡号信息。

02

善于辨别拒绝非法用途

对他人提出使用手机卡和银行卡的要求,无论是由自己使用或者他人使用,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使用,均应当辨别真实的用途,对具体使用的方式进行研究和判断,分析是否符合发卡方对卡的管理使用要求,对明显掩饰真实非法用途的,对未能说清楚用途和明确说明是用于非法用途的,均应当予以拒绝。

03

勿贪小便宜泄露信息

对日常工作生活中以优惠活动、免费支付、参与项目等为名,要求填写手机卡和银行卡信息,或者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网络第三方支付等形式进行交易和交易授权的,如不能确认对方资质和信用,不能确认对方能够保证信息和交易安全,不应贪图眼前小利益而泄露手机卡和银行卡信息。

04

拒绝诱惑不参与违法犯罪

大多数时候,往往仅需提供手机卡和银行卡参与违法犯罪就能够获得较大的甚至巨大的非法利益,面对非法利益的诱惑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背后的法律后果和重大信用风险,不做参与者和帮助者,遇到他人实施有关违法犯罪行为时还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避免更多的人受到危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断卡”行动开展第三轮集中收网
无标题
帮信罪与掩隐罪的区分标准
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犯罪“断卡”行动成效显著 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连续3个月同比下降...
“断卡”专项行动,用别人的银行卡封,提供银行卡抓。
中国发布丨公安部:严打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 抓获嫌犯4600余名 缴获两卡6.5万余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