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印:晚清篆刻天才赵之谦的“二金蝶堂”

在中国的篆刻史中,最有名的篆刻家太多,仅所谓的“晚清四大家”(有两说,一说是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另一说是用胡鑺替代了黄牧甫,两种说法各有理由,无定论)已经是初学者学习篆刻者难以超越的山峰了,而这四座高峰之中,其他三位的作品,篆刻界往往毁誉共生,四家中唯独赵之谦,几乎众口一词,交相赞誉,说他是“印外求印”的创始人的有,说他是“皖浙横站”的大师的有,说他“但开风气不为师”的有……总之,赵之谦是一个了不得的印人。所以,如果研习篆刻,赵之谦实在是一个不能错过,不可忽视的超级人物。

(赵之谦像)

赵之谦是个天才印人。

据史载,赵之谦的聪慧是真实的,他2岁就可以持笔作书,4岁时就入私塾读书了,且“读书过目辄成诵,又好深谌之思,往往出新意,以质塾师,塾师不能答”。一个4岁的小孩子,经常提一些老师都不能回答的问题。到13岁时,已经“覃研典籍,上自经史,下迄百家,名物之赜,性道之微,口诵心记,旁通贯串……”(《行略》)。

赵之谦的篆刻达到了前人未曾到达的境界,在艺术史上取得了重要的地位,但这种地位这并不是他全力发挥的结果,他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篆刻:“生平艺事皆天分高于人力,惟治印则天五人五”,五分的天资,虽然有努力,但也只是五分的后天努力,可见相比其他书法、绘画,赵之谦在篆刻上是下过大功夫的。当然,赵之谦骄傲地认为自己天的艺术天分比别人要高,他曾评价篆书书法上的大宗师邓石如是天分四,人力六;而邓石如的学生包世臣天分三人力七(已经够努力了);到了吴让之天分一人力九(可见吴让之的勤奋);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天分七人力三,意思是说,我老赵没有发力,如果发力,还有你们啥事儿。

今天我们来研读他的一方印,叫“二金蝶堂”,就是下面这一方:

(原印照片)

印蜕当然也得放上了:

(二金蝶堂印蜕和赵之谦画像)

一、印文的由来

二金蝶堂是赵之谦的书斋名,他为什么给自己的书斋起这个名字呢,看这方印的边款就可以知道缘由了。

(印蜕、边款、画像)

边款里说:“二金蝶堂。述祖德也,旧有此印,今失之矣,既补刻。乃为铭曰:旌孝子,七世祖。十九年,走寻父。父已殁,负骨归。启殡宫。金蝶飞。二金蝶,投怀中。表至行,大吾宗。遭乱离,剩一身,险以出。思祖德,惟下泪。刻此石,告万世。同治纪元壬戌夏。赵之谦辟地闽中作记。此石制纽浑朴,百余年物也。以二百钱得之惇仁里徐氏肆中。”

赵之谦的七世祖赵万全出生没多久,父亲就远游了,待他稍稍长大之后,伤心父亲不归,日夜哭泣,于是告别母亲去寻找父亲,“缘崖涉水,七更寒暑”,七年之后,在山西大同,找不到父亲的踪迹,遇到父亲的旧日的门徒之后经其指引,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坟墓,遂“一痛几绝”。打开墓穴,里面有金蝶飞出来,飞到赵万全怀中,人们都认为这是他孝心感天地动的原因,于是背了父亲的骸骨回归乡里,埋葬之后,守在墓地三年,每天早晚都有哭奠。写了一部《恩亲录》留给后人。这样的故事,浓情而浪漫,据边款言,赵之谦取二金蝶堂为名且屡刻此印,有表述祖德之意,另外,刻此方印时,赵之谦34岁,妻子女儿均死于太平军战乱,举世无亲,也是赵之谦有这样感叹的原因,边款中所提到的石头,他花了二百钱购来,样子是这样的:

(二金蝶堂印石照片及蜕、款)

的确浑朴,赵之谦很喜欢,于是刻成了自己的斋号印。

二、这方印的妙处

我们再来放大看看这一方印:

(二金蝶堂印蜕)

显然,跟前面我们读过的赵之谦的其他几方印如“何传洙印”、“丁文蔚”、“钜鹿魏氏”等相比,这一方印完全是赵之谦自己风格的印作,跟前面几方或者印中求印,或者以书入印,或者印外求印等继承性印风完全不同,它完全没有任何参照物,所有的创作取法影子似乎都在,但又似乎都不在,似汉印,似碑刻,又似完全的个人书体,邓派、浙派印风也很难从其中找到影子,一切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他自己一向倡导的不做残破在这一方印里也完全打破(看印面的残破),印面给人的感具是苍凉悲壮,劲健古朴。用赵之谦的语言说的话,是既“斑驳”又“浑厚”(赵之谦曾语:”汉铜印妙处不在斑驳而在浑厚“)。

重点是疏密,这个我们已经不用上图,“二”字处天然稀疏,其他三字明显繁密又尽可能的并笔厚重取向满白是“密”的强化,关于“疏”的强化,赵之谦做的处理是干脆把“二”字分成天一横逼近印边,地一横贴近“金”字,中部留出大片红地,这使得这里的“疏”更加明显,全印识觉冲突更突出,因此,这方印,一眼望去,立即就能找到重点,这是我们无数次强调过他继承自汉印和邓石如的疏密关系章法原则,也是赵之谦认为篆刻章法的“无等等咒”,后来的吴昌硕、黄牧甫,甚至更后来的来楚生都完全接受了这种艺术原理并切实践行,初学者一定要注意。

其次是残破,赵之谦不主张残破,前面说过,他认为汉印的浑厚不在斑驳,但这方印他做了残破,残破的方法很清楚,是选了两条与边界平行的笔画处进行的(前面的课程讲过这条残破原理),而且,这两处残破也是对角呼应的,并不是单单做了一处没有呼应的残破,要做残破,就残破的有章法,有经营,而不是随意敲了两处了事。

再次是篆法的调整,这方印中的“金”和“堂”都是做了简化处理的(不仅仅是堂字的减省形成对角呼应那么简单),这使得这方印在三密一疏的章法格局下,又额外另有一个“三疏一密”的章法格局暗嵌其中,即蝶字密,其他三字疏。这让我们想起汉印里那一方“太医丞印”:

(汉印:太医丞印)

“太医丞印”这方印为啥这么精绝,也是有连环套的章法,三密一疏(“太”字疏,并且缩短左右垂笔以加强),三疏一密(只有“医”字一字密,笔画变细,以达成章法上的各占等位空间,其实也是一种强调)。

再看印面时,我们发现,赵之谦的刀法是典型的冲切结合,不拘刀法,是典型的皖浙横站,既浙且皖,完全从印面效果出发,不拘任何一种刀法,这大概也是他刀法纯熟的原因吧。

赵之谦一生刻了不到400方印,一生轻易不替人奏刀,他的印作基本可以说是方方经典,这也是他所以成为人人认可的大宗师的原因。试想,集合了这么多元素在同一方印作中,这一方印作又怎么可能不成为经典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篆刻》第38期 理论研究—— 试析黄牧甫两下广州对其印风的影响
印章小史,古代篆刻欣赏,膜拜吧,让你大开眼见(下)
零基础学篆刻:“不可有二”的齐白石
赵之谦《赵之谦二金蝶堂印谱两种》张鲁庵《慈溪张氏鲁庵印选》“珍本印谱丛刊”(第五、六辑)珍藏编号本提...
陈师曾篆刻取法与特色分析,方圆之间,韵味醇厚,恰到好处
黄牧甫篆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