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年说马

马年说马

 

进入工业文明前之时代,人们喜欢马,一则它是主要的代步畜力,特别是出远门,走长路,例如唐僧西天取经,至少在小说中,他一直是坐在马背上走完那一段穷山恶水的。对于国人来说,还有极为重要的两条,一是马有人寿,马之年龄大约在五六十岁,比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还高,有的可与其主人终生为伴,终生厮守,自然建立了感情,成为了朋友。其二是良马比君子,马经过训练,可以完成许多高难动作,可以按照命令行事,如跳舞等。我国早就有关于舞马的记载。尤其在战争中,马是运输及重装骑兵必备的牲口,在杀声震天,箭如雨下,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经受良好训练的战马,不会怯阵,不会退缩,会与主人一起冲杀,出生入死。这是同为骑乘畜力的牛所不能比拟的。所以马匹之多少,马种之良否,往往是军队强弱,乃至国家强弱的重要参数。还不要忘记,无论中外,都有良马救主的故事,垂缰之报,就是良马救主重要典实。老马识途,也为人们乐道。

边地民族,如汉之匈奴,宋之蒙兀等,常被称为天之骄子,马背上的民族,还在孩提时代,他们就学会骑马,仿佛马是他们的宠物,是他们的专利。其实不然,不仅边地民族爱马,中原民族,华夏民族,也爱马,如果不是更甚,至少也在伯仲之间。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就很爱马,他拥有名马乘黄,也叫飞黄,这是中国历史上载诸典籍的最早的神骏,最早的名马,“飞黄腾达”这一成语,也流传至今。

此后代有良马、神骏出现,如周穆王之八骏马,《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此外还有汗血马、渥洼马、赭白马,虎文龙马,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最令人艳羡的当是唐太宗的“昭陵六骏”,即: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贞观十一年(637),唐太宗作《六马图赞》,使欧阳询以八分体书之,刻石。与唐之开国功臣一起上了凌烟阁。

最令人怜惜的是春秋时困于盐车下的千里驹骐骥。《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骥於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於天,若出金石者,何也?欣见伯乐之知己也。”这段故事,千秋以下,犹令人扼腕叹息,令文人才士,作诗作赋,表达同情与悲悯,令人印象尤深的,恐怕是韩昌黎写的那两句话:“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千金市骨之典,也与马有关。

最为过头的爱马者莫过于汉武帝刘彻。为了取得大宛宝马,不惜令李广利率大军奔袭数千里外之贰师城,并赐李广利以贰师将军之称号,劳民伤财,得不偿失。成为千古话柄。

最为人所悉知的是关圣帝君的赤兔马,那要拜《三国演义》之赐。赤兔一作赤菟,本是后汉吕布坐骑,《后汉书·吕布传》:“布常御良马,号曰赤菟,能驰城飞堑。”唐李贺《马诗》之八:“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后转为关羽坐骑,史无可征。也许关羽向曹操要吕布之妻严氏不成,《三国演义》之作者特别把赤兔马拨归关羽,以补赏其损失吧。所谓失之严氏,得之赤兔耶?

爱马之心,中国人外国人皆有。但中国人与外国人爱马相比,还是有不小区别。国人爱马一则爱其形体之矫健,奔跑之迅捷。更看重其内在素质。这从许多相马书上可以看到。先师孔子有一句经常为后人引用的名言:“敝帷不弃,为埋马也。”表现了国人对马的爱惜与尊重。

    翻翻外国历史,我们不知道凯撒、奥古斯都、查理曼有没有心爱的马匹,或者,他们心爱的马匹叫什么名字。就是波拿巴·拿破仑,这位在马背上横扫欧洲的战神,有一幅骑在马上的肖像,但是我们不知道他这匹坐骑叫什么名字,有没有人为这匹马写过赞美之诗,颂扬之赋。中国却有,爱马、赞马之诗,赞马之赋,多得指不胜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操杀了吕布之后,为何把赤兔马让给关羽只因他的坐骑更牛叉
三国四大坐骑:不止有吕布的赤兔马!
中国古代八大名马
三国里最牛的马竟不是赤兔!这么多年书白看了!
古代最厉害的5匹战马:连关羽坐骑也只排第二!第一很少有人认识
揭秘三国演义中的宝马:赤兔马为关羽绝食三日而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