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简介
绰墩遗址 位于巴城镇绰墩村。遗址总面积40万平方米,中心区面积29万平方米。遗址发现于1961年,1982年对遗址进行调查与发掘, 1998年至2004年由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及昆山文物管理所三家合作,先后进行了六次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3393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期至唐宋时期各类遗存450处,出土各类器物1000多件。绰墩遗址是太湖地区发现的文化序列最为完整、文化遗存极为丰富的又一处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其自马家浜文化至东周时期完整的文化序列可以说是太湖地区又一部崭新的先秦史教科书。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陵山遗址 位于张浦镇赵陵村北。占地约1万平方米,为一海拔高10.5米的椭圆形土墩,系良渚文化早期大型土筑高台。1990、1991、1995年3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9米,上层为春秋时代遗存,中层为良渚文化,下层为崧泽文化。共发现以良渚文化为主的墓葬94座。出土文物600余件。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良渚时期的社会现象有重要意义,199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少卿山遗址 位于千灯镇东北,少卿山是东西长40米、南北宽20米的圆形墩,墩高7米余。1984年9月,因开筑公路,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山南坡出土制作精良的玉器19件。1997年进行抢救性发掘,面积226.6平方米,发现良渚文化的房址与村落、土台、祭祀坑。墓葬10座,灰坑4个,房址1座,出土文物100余件。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祝甸窑址位于锦溪镇祝家甸村,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左右,2004年3月,苏州博物馆考古部对该窑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古窑群始建于清代,民国时期又作扩建。现存15座窑,其中8座为古窑,7座新窑。有单窑、双窑、子母窑,窑炉均为砖土结构,穹窿顶,保存比较完整,分布比较密集,是江南地区仅存的一处砖窑遗址。2006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度城遗址 位于淀山湖镇复光村西度城潭,1958年在发现古井,并有宋代石板铺成道路遗迹。2009年进行考古勘探调查工作。发现有距今6000年-5000年左右的史前文化堆积,属于马家浜文化至良渚文化阶段,还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和唐宋时期文化遗存。据明嘉靖《昆山县志》记载,度城为唐乾符五年(878)农民起义军黄巢所筑,后被淹没。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黄泥山遗址 位于巴城镇皇宜山村,黄泥山为一高阜,名“高墟”,亦称“太平山”,面积约4200平方米,东西长70米,南北宽60米。高出地面9米,文化层厚约2米左右。1961年调查,1987年试掘发现马桥文化遗物。1998年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黄泥山的堆积,系春秋时期搬运马桥文化早期遗址形成的次生堆积,出土了多件石器、陶器及玉器等。
金粟庵遗址位于巴城镇绰墩庙前村。元未名士顾阿瑛(号金粟道人)在其家祠辟金粟庵,成为昆曲的发祥地。原有古戏台、绰山亭等建筑,后被破坏,现存石拱古桥(广陵桥)、古银杏树一株。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玉峰遗址位于玉山镇玉峰山西山南,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1992年发现,原面积约1000平方米,现存高地中部有366平方米,圆形土台高7.8米。采集到石斧、石锛及大量红陶、黑皮陶、灰陶器残片。属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遗存。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勤丰遗址 位于巴城镇勤丰西巴城村。遗址于1986年发现。2010年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印纹陶片与夹砂陶片,多为马桥文化的典型遗存,有部分良渚文化遗存。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庙墩西遗址 原名庙墩遗址,位于玉山镇庙墩村西南。遗址为一高出周边的土墩,四面环水,近正方形,南北、东西均长100米左右,最高处5米左右。遗址堆积主要分为两期,晚期堆积主要为宋元时期遗存,早期堆积为良渚文化遗存。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姜里遗址 位于张浦镇姜里村中村。遗址南部为姜里潭以及老庙遗址,潭中东西两座小岛也存在丰富的文化堆积,堆积较厚,为遗址的中心。地表采集到印纹硬陶、夹砂陶等商周时期的典型陶器残片。地层堆积中心区文化层厚度达2米左右。是一处以商周时期马桥文化为主的遗址。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顾炎武墓位于昆山市千灯镇南大街,亭林故居后,蒋泾西南,其曾祖明兵部侍郎顾章志赐茔之东。顾炎武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病殁于山西曲沃,由嗣子顾衍生扶柩回千灯故里,葬于嗣父顾同吉、嗣母王贞孝墓穴次位。墓为清康熙年间初建, 1984年修复,垒筑坟包,树立墓表。南有祠堂,建筑面积140余平方米。
刘过墓 位于玉峰东麓。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刘过(1154—1206年)客死昆山,葬此。1956年曾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墓包被截去,1983年修复,按原墓基修复花冈石八角形墓冢,高2米,周长11.5米,顶部封土,立“宋庐陵处士龙洲刘先生之墓”碑,前筑祭台,后依山。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归有光墓 位于玉山镇震川园内。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人。嘉靖进士,著名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曾领导昆山人民抗倭斗争,卒后葬金潼里。“文化大革命”时期墓被毁。1989年重建震川园和震川墓,占地面积2470平方米,立墓碑,上书“明南京太仆寺丞归有光先生之墓”。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妃水冢 位于锦溪镇南五保湖中,宋孝宗(1163—1189年)在位期间,金兵入侵,孝宗携眷南迁临安,途中陈妃病殃,立水冢而葬。1992年重修。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卫泾墓 位于石浦街道六鳌山,是卫泾衣冠冢。卫泾(1154—1226),字清叔,系昆山第一位状元,官至资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卒后追封秦国公。后安葬于其隐居读书处,故旧名“状元山”。现存封土高约4米。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秦蜂塔 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尚书浦西岸。塔为砖身木檐楼阁式,方形七层,原名“秦柱峰”。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至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重建,后多次维修,1994年、2006年、2008年对秦峰塔进行彻底维修。恢复副阶(塔衣)、腰檐、平座木构部分、全部出跳斗拱补齐,顶层塔刹损坏部分重铸并加固,修复了楼梯、楼板、恢复其宋代面貌。1957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玉燕堂又名经“张厅”,位于周庄镇北市街,始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1450),共有大小房屋60余间,其“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的建筑格局是同时代、同类型的上乘之作。1995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敬业堂 又名“沈厅”,位于周庄镇南市街,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由沈万三后人沈本仁建成,共七进五门楼,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大小一百多间房屋,为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 1995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双桥及沿河建筑 双桥是永安桥和世德桥的合称,建于明万历年间,因其一方一圆,形似一枚中国古代钥匙,俗称钥匙桥。1984年,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1946—2005)创作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被美国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先生收购后在其访华时赠送给邓小平先生。次年,被联合国选为首日封。双桥至富安桥之间的沿河两岸分布着多座古建筑,是明清时期周庄经济繁荣的代表作。2002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余家当铺 原名“立三堂”,位于昆山市千灯镇古镇社区典当里。坐西朝东,双排五进。前为店铺后为住宅,共有120间房。余家当铺集明清时期徽派、苏派建筑艺术风格于一体,目前江苏省内保存最完整的、规模最大的典当行。2006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通神道院 位于锦溪镇南大街。始建于南宋,元代元时增建正山门,明清扩建。今存东岳殿和山门。占地面积289平方米,大殿坐北朝南,硬山顶,梁架扁作,结构完整。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星阁 又名“文星阁”、“片云阁”,位于锦溪镇古莲池畔。始建于明朝,清康熙年间重修,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重建。三层楼阁式建筑,砖木方形结构,飞檐翘角,宝瓶式刹顶。1980年、2010年维修。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顾文康公崇功专祠 位于玉山镇亭林园内。顾鼎臣(1473—1540),字九和,号未斋,昆山人。明弘治进士,官至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曾奏请建昆山城,后倭寇侵扰,唯昆山得以保全。嘉靖三十八年(1559)赐建“顾文康公崇功专祠”,清光绪三十四(1908)重建。两进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5平方米。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毕厅 位于玉山镇柴王弄。宅建于清晚期。坐北朝南,现存主厅和后宅及两边厢房。主厅原名“诚德堂”,梁架扁作,凤云纹山雾云,雕刻精细。1991年被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溥济桥 俗称“陈家桥”,东西走向跨于锦溪镇中市河,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青石单孔石拱桥,拱券分节并列彻筑。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玉龙桥 原名玉虹桥,位于玉山镇娄邑小区。南北走向,跨于娄江上。明代始建,清代重代,为三孔拱形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彻筑。两堍均有引桥。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富安桥 原名“总管桥”,位于周庄镇中市街,东西走向,跨于南北市河上。始建于元代,清代重建。桥身四角各有一座桥楼。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锦溪古内河水道 位于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古镇区。建于明、清,历代多次维修。河道总长度约6公里,两旁分布着古桥、驳岸、河埠、水墙门、过街廊棚等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建筑物及构筑物。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千灯镇石板街 位于千灯镇老镇区,贯穿千灯镇老街,南北向,全长1.5公里。民国初年聘请朱家角名师王世昌设计,在原明清石板街上扩建,现存石板2070块,保存完好。既可供人通行,又是汇水通道,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聚福桥 旧名“富赢桥”,位于花桥镇天福庵小镇,东西走向跨在“旱泾河”上。始建于元至正八年(1348)、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建。青石、花岗石构筑单孔拱桥,拱券分节并列砌筑。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富春桥 俗称“高板桥”,位于玉山镇北后街。南北走向跨于东塘河上,青石、花岗石构筑单孔拱桥,拱券分节并列砌筑。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十眼桥 位于锦溪镇,南北走向跨于五保湖上,花岗石十孔梁桥。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桥总长52米,主孔跨径3.5米。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澄虚道院 位于周庄镇中市街,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明、清重建。坐北朝南,现存四进,分别为墙门间、茶厅、正厅、斗姆殿。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丁宅 位于锦溪镇上塘街丁家弄,建于清代,坐西朝东,原有十一进,现存轿厅、正厅、堂楼等五进,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主厅前有五层砖雕门楼。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巴城老街 位于巴城镇西大街,始建于明,清时形成街肆,街道东西长约200米,现存街巷为清末至民国年间建筑,人行道用花岗岩条石铺成。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迮厅 位于周庄古北市街,该厅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年),原有五进,现只剩二进,占地面积534.31平方米,建筑面积207.74平方米。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吴家桥原名“三善桥”,位于千灯镇吴桥村,东西走向跨于千灯浦上。始建于明代初期,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重修,清康熙年又进行了重修。桥为花岗石单孔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种福桥原名“西庄桥”,俗称“南大桥”,位于千灯镇,东西走向跨于尚书浦上。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现存的种福桥为清道光元年(1821年)重建,花岗石单孔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永福桥 又名“启秀桥”,俗称“北大桥”,位于千灯镇,东西跨于尚书浦上。明天启年间(1621—1627)初建,崇祯元年(1628)重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重建。花岗石单孔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功桥俗称“北栅桥”,位于周庄镇北市街,东西走向跨于急水港上。始建于顺治三年(1646)初建,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建。花岗石单孔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水桥俗称“北观音桥”,位于锦溪镇天水街,南北走向跨于油车港上。始建于明永乐五年(1407 年),清顺治九年(1652 年)重建。青石与花岗石混砌单孔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里和桥俗称“南观音桥”,又称“南塘桥”,南北走向跨南市河上。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十二年(1747)重建,花岗石单孔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稍里桥 又名“万安桥”。位于张浦镇新龙村,东西走向跨于南塘河上。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康熙年间重修,道光元年(1821年)、咸丰十一年(1862年)重建。花岗石三孔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徐公桥 位于花桥镇徐公桥村,东西走向跨于徐公浦上。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修。花岗石单孔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章宅 位于周庄镇中市街,始建于明代,清初章永廉在此设米肆,济赈灾民。现存一进,坐南朝北,有东西厢房,占地面积118平方米。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宅 位于周庄镇后港街,始建于明代,坐北朝南,硬山顶,扁砌墙体,青石柱础,方砖铺地,有备弄。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孝德 位于周庄镇城隍埭。正门朝东,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清代改建,前厅后堂,保存完好,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李宅 原名“祖庆堂”,位于千灯镇南大街。始建于清代后期,现存四进,坐西朝东,占地面积900平方米,是一座较为完整的庭院式建筑。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夏太昌 位于锦溪镇上塘街,建于清代后期,原为“夏太昌”布店,现存三进,坐西朝东。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冯元堂 位于周庄镇南湖街,建于清代道光十八年(1838),坐西朝东,占地面积523.8平方米,建筑面积422.3平方米。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朱宅 位于周庄镇后港街38号。建于民国初年,共有三进前有石窟门,东有厅堂,旁有两厢房,外筑风火墙,另有别致的小花园。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梅宅 位于周庄镇梅堰浜。建于民国末年,据传原宅主为陆姓道士。现存前后三进,门楼二座,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09平方米。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桥 位于开发区蓬朗街道北,东西走向跨于瓦浦河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清代重修。单孔拱桥,青石拱,花岗石桥面,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善渡桥 位于淀山湖镇度城村,南北走向跨于对船港上。始建于清康熙初年,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建,花岗石砌筑单孔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景福桥 旧名“中新桥”、“中津桥”, 东西走向,跨于正仪浦上。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花岗石单孔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集善桥石刻位于花桥镇赵家村,俗称“赵家桥”,建于清乾隆年间,三孔平桥,桥长21米,清咸丰十年至十三年(1860-1863)间,太平军进军上海时在桥面留下“太平天国”四字楷书。1982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抱玉洞位于玉山镇玉峰山顶,为8平方米石洞,始建于宋代(960—1280),为8平方米的石洞,为供奉梁代慧向和尚所建。现洞内供奉三尊石像。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笔峰位于玉山镇玉峰山顶,为纪念昆山第一位状元——南宋卫泾而建,清末重修。石笔高5.5米,民国初,在原石笔外敷水泥加固。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林迹亭原名“粤如旷如之亭”, 位于玉山镇亭林园马鞍山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建。江苏巡抚林题联: “有情碧嶂团栾绕,得意孤亭漂渺间”。1851刻于小亭后石柱之上。1992年修复,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胡石予故居位于开发区蓬朗街道北大街。胡石予(1868—1934),名蕴,南社著名诗人、画家、教育家,“江南三大儒”之一。故居原有五进,现存1座堂楼、1座平房。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年堂位于花桥镇徐公桥小学内,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系黄炎培创设的徐公桥乡村改进试验区的民众大礼堂,有吴湖帆题额。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纪念堂位于玉山镇新阳街。民国二十五年(1936)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坐北朝南,建筑面积774平方米,单檐歇山顶,屋脊有吻兽,檐下施彩绘斗拱和额枋。1991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叶楚伧故居 位于周庄镇西湾街,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是南社诗人、国民党元老叶楚伧先生创建南社早期活动的场所。坐南朝北,原为五进,现存第三、第四、第五进。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隐庐又名王安旧居,位于玉山镇后街。建于民国初年,王安(1920—1990),美籍华人,电脑专家、企业家。隐庐是王安父亲(王龙隐庐)的行医诊所。坐北朝南,硬山顶,包括客厅、厢房、前后走廊等,占地面积259平方米,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惟一亭又名“方还亭”,位于玉山镇亭林园内。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为纪念辛亥革命后昆山第一任民政长,原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近代著名书法家方还所建。四角方亭,建筑面积30平方米, 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迷楼 位于周庄镇中市街,始建于清末民初。它曾是南社柳亚子、王大觉等人聚会处,坐南朝北,二层小楼。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戴宅 位于周庄镇中市街,建于民国时期,坐南朝北,分东、中、西三宅,前后四进,合计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2004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振东侨乡 位于昆山市周市镇东方村。始建于1923年,由曾任孙中山卫士集资所建,该区域现存的民国西式建筑28栋,均为坐北朝南,歇山式建筑, 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三才故居 位于锦溪镇敦和里。建于清代末期,陈三才祖辈居住房。现存。尚存堂楼三座,建筑面积949.03平方米。陈三才,名定达,号偶卿,1902年8月4日出生,抗战期间参与行刺大汉奸汪精卫,事泄后被捕,1940年10月在南京雨花台就义。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贞固堂 位于周庄镇后港街,建于清代晚期,是教育家沈体兰先生故居。现存堂楼及厢房,占地面积400平方米。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丰面粉厂旧址 位于玉山镇小虞河路。四层砖混结构,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建筑面积552平方米。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墓区公所旧址 位于锦溪镇下塘街。建于民国时期,现存的区公所有前后二层楼房二座,典型的民国建筑,占地面积220平方米。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昆山县委旧址 位于玉山镇前浜。建于民国时期,原为徐士浩住宅,三层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08平方米。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正仪火车站旧址 位于巴城镇正仪上塘街。砖混结构平房及木构房屋至今保持原貌。现存的木构建筑为抗战时期日军所建。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日知双楼 位于玉山镇西塘街。分东、西两栋楼房,西楼建于1953年,东楼建于1954年,两楼皆歇山式顶,红砖扁砌清水墙,廊前砖砌立柱。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桥 位于锦溪镇祝甸村,东西走向跨于祝甸河上,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单孔拱桥,金刚墙和拱券均由青砖砌筑,桥基和栏杆为花岗石。2009年公布为昆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昆山花桥--集善桥, 聚福桥, 徐公桥, 大年堂
你这辈子一定要走的六座桥*
麾指浙南驾秋风——泰顺廊桥(一)
盘点115条江阴经典老地名背后的故事
潜山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有哪些?
台州古桥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