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耳朵阅读”比“眼睛阅读”效果更好,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这样听

阅读,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就是用眼睛看书,可唯一一个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过:阅读,不仅仅是用眼睛看。

据莫言本人透露,在他小的时候,由于家里条件实在是艰苦,很少有机会看书,或者说连得到书的机会都很少,家人也反对他看书,认为读书无用,因此,他的书基本都是通过耳朵听来的:祖母、爷爷、村子里面的老人等等,这些长辈有说不完的故事,这些东西为了之后的创作提供了无数的素材。

在'听书'的过程中,他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以及认知,并且在之后的日子里,逐渐将声音与文字相结合,有了属于极具特色的文风,直到今天,他依旧喜欢通过声音阅读书本。

其实,莫言所倡导的,就是'耳朵阅读'。

'耳朵阅读'的本质

严格意义上来讲,'阅读'的本质是接收信息,它并没有规定通过什么样子的方式去接收,不管是用眼睛看,还是用手摸(盲文),都属于阅读。

'耳朵阅读',其实就是用过听声音的方式读书,小时候父母给孩子讲故事、老师朗读课文、领导宣读规定,甚至听别人说话等等,这些都属于耳朵阅读的范畴,在生活中,大家一直都在使用这种方式去阅读。

专家认为,'耳朵阅读'是人类的本能,尤其是对于新生儿来说,有些家长发现,刚出生的一个月的宝宝,他们对于声音的敏感度明显要强于视觉,这是因为宝宝的视觉范围只有15-30厘米,也就是说,新生儿都是重度近视,他们基本看不清楚东西,视觉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逐渐自我完善,而在这个过程中,宝宝的信息来源基本靠听觉以及感受。

尽管随着视觉的发育,孩子会慢慢降低对听觉的依赖程度,可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不可改变,只不过是从主观意识变为了客观本能。

通过耳朵阅读,能带来很多视觉阅读也做不到的效果。

'耳朵阅读'的优越性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洛斯教授认为,尽管人类大脑通过听觉接收的信息,只占每天信息总量的15%-35%,但是它有着不少优越之处。

1、有利于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

孩子通过听觉读书,能在脑子里面形成一种立体感,他们的大脑会通过抽象的声音信号模拟出更加形象的画面,这一过程是自发性的,也受孩子主观意识的干预,相对于简单的视觉画面,声音会给孩子脑中留下更加深远的印象,也便于孩子理解。

有经验的宝妈不难发现,当她们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宝宝要远比自己看书要认真,尤其是1-3岁之间的孩子,声音与画面的配合,能让孩子沉浸在家长描绘出来的世界里,通过这种方式,父母能更高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传达他们想要表达的期盼。

2、开发孩子的大脑

俄罗斯专家人为,声音可以在人脑中打造不通过的时空交错感,就好比看3D电影,有时观众会分不清楚自己到底在看电影还是真的身临其境,这一过程不受我们视觉信号的控制,哪怕闭上眼睛,也会不断幻想。

当孩子通过声音阅读的时候,声音带来的刺激会传递到大脑中,激活各个模块,使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久而久之,大脑中的某些区域会明显比其他孩子活跃,对外表现为:思维敏捷性更强、智力水平更高、逻辑思维能力也优于常人。

因此,通过'耳朵阅读'开发大脑,它确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3、加强亲子关系

看书,这是一个主动性的行为,孩子想要看书,并且由这种想法引导行为,而听父母讲故事,这是被动性的行为,有一种享受的性质在里面。

父母通过给孩子讲故事,能够加深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增强自己在孩子生活中的存在感,由于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扮演'上帝'的角色,还能提高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这样也方便未来教育的正常展开。

研究显示,经常听父母讲故事的孩子,叛逆期很短,而且程度也不高。

既然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进行耳朵阅读

说白了,就是'口头教育',对学龄前儿童而言,讲故事是最好的选择。

而同样是给孩子讲故事,有些父母能做得很好,孩子天天缠着要听故事,可也有部分家庭,孩子不愿意听父母讲故事,甚至对此深感厌恶。

二者差别如此之大,关键在下面这些环节:

1、内容

家长给孩子讲故事,目的一定要明确,我们不是纯粹为了打发时间才跟孩子讲故事的,而是希望通过故事的内容,让孩子理解一些人情世故以及常识性知识。因此,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讲故事,内容要细分:

►0-1岁的婴儿:这一阶段,孩子只有喜欢与不喜欢,缺乏认知,因此,故事的内容不需要多精彩,甚至不需要内容,父母只需要不断重复一些叠词,比如'爸爸'、'妈妈'即可,孩子也许听不懂父母的话,但是他们的身体会慢慢适应声音,为之后做打算。

►1-2岁的孩子:此时,一些比较早慧的孩子已经可以说出简单的词汇,父母应该与之配合,开始向孩子普及一些生活用品名称。

►2-5岁的孩子:孩子的大脑已经可以正常运作,他们的人格以及脾气正在逐渐养成,这个时候的故事内容应该穿插一些人生道理以及美德教育,让孩子明白'是非'的具体定义。

2、时间安排

严格意义上来说,给孩子讲故事并没有明确的时间安排,不过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守:

▲每天都应该安排讲故事的时间

▲将故事时间固定化,这样既能培养孩子守序的习惯,也减少家长的负担

▲每次故事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长时间坐立对孩子身体不好

▲故事时间要避开正事时间,比如吃饭、洗澡或者学习时间,都不要给孩子讲故事

不过,美国儿科协会建议,每天睡觉之前给孩子讲故事,能让孩子情绪平稳下来,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

3、环境

讲故事是不管什么地点都可以讲吗?很明显这是不对的,给孩子讲故事的地点,有一点要保证:安静,无干扰。

当家长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如果不断有外界干扰,就会形成这么一种状况:孩子总是会被周围的动静吸引,转移注意力。不要小看这一细节,如果长时间、反复发生这样的事情,很容易造成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他们的神经系统会记住这样的习惯,长大以后,哪怕没有外界干扰,也很难坚持做一件事情,总是分神。

因此,选择一个密闭、安静的环境给孩子讲故事,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4、有互动

'耳朵教育'是让孩子听,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不需要说,互动其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流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时不时问孩子一些问题,一方面是为了引导他们动脑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确保孩子不分神。

其实跟孩子沟通交流,也是父母的一种自我调整,将白天对孩子的各种不满情绪,通过这种形式淡忘,许多家长对孩子态度不好,不是因为她们脾气暴躁,而是她们不知道如何去调整自己的状态。

父母要是能在这几个方面做好、做到位,再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调整,其实'讲故事教育法'比其它方法更高效。

'耳朵阅读'也有一些需要家长注意的地方

1、音量

与成人不同,孩子的耳朵非常敏感,他们的听觉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耳膜很脆弱,如果长时间、大音量摧残,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听力衰弱或者失聪,此外,听觉与神经系统紧密相连,当孩子身处噪音环境时,他们的情绪波动会很大,情况严重的,甚至有可能留下'噪音式心理阴影'。

2、注意节制

有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太麻烦了,不给讲故事就不睡觉,闹腾,很明显,这是他们平时进行'耳朵阅读'时没有控制好尺度。'耳朵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变好,而不是专门为了给他们讲故事,因此,在平时讲故事的时候,时间必须控制好,到点了就停下,不能因为孩子的渴望就继续讲,得让孩子明白,讲故事这件事情,主动权在父母手里。

总而言之,'阅读'这件事情,不仅仅是眼睛看就能解决的,通过声音与图片结合的形式,能充分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记忆能力,正确的阅读方式在教育领域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不过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父母办法正确的基础上,事关孩子未来,希望父母能上点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婴儿大脑发育从倾听开始
超右脑英语学习法
孩子各方面都优秀,就是上课走神!妈妈一了解,结果大吃一惊
全新上架|这些比爸爸还好用的早教神器,总有一款适合你!
保护好孩子的耳朵,家长不应该忽视
耳鸣和脑鸣有什么区别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