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病属虚者补涩两剂 (2019-01-15 14:52:4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属虚者,补、涩两剂。
(1)补剂
经云:“补可扶虚”(一名弱)。勾陈汤,甘草主。
单方:甘草
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本经》。持润津,治肺痿涎唾多,出血,心中温温液液者。
甘草炙,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三服。
小方:甘草干姜汤(《金匮要略》)
治肺痿唾涎沫,肺中冷,小便数,遗尿,必眩者。
甘草炙,四两  干姜炙,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急方:甘草干姜大枣汤(《外台秘要》)
治上症加心中温温,咽燥而渴。
甘草炙,二两  干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按:文仲、《千金》、《古今录验》同,深师云温脾汤,范汪亦同。
正方:小勾陈汤(《千金要方》)
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者。
甘草炙,四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按:此方《金匮》无干姜有生姜五两,大枣用十五枚,名《千金》生姜甘草汤,主治均与此同,唯《千金》用大枣十二枚,亦名生姜甘草汤。《外台》引《集验》,主治咽燥而渴,下注有“一云不渴”四字,方后注云:“仲景《伤寒论》、《备急》、范汪、《千金》、《经心录》同”,可知此方原系仲景方。
主方:理中丸(汤)(《伤寒论》方加味)
治腹中不和,心下痞满,腹痛,吐利,不能食,便溏。
甘草炙,四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大枣数十枚
上前四味,捣筛,枣泥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温服一丸,日三服。
汤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此方即《伤寒论》理中丸(汤)方,蜜丸为枣肉丸。
复方:理中加桂汤(补方)
治腹中不和,心下痞满,腹痛,吐利不能食,便溏,心下悸者。
甘草炙,四两  干姜三两  桂心三两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  白术三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方:大勾陈汤(补方)
治吐利频作,痞满不能食,腹痛雷鸣,下利完谷者。
甘草炙,三两  干姜三两  桂心三两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  白术三两  黄连三两
上七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缓方:勾陈茯苓汤(补方)
治小便不利。
甘草炙三两  干姜三两  桂心三两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  白术三两  黄连三两  茯苓四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变方: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金匮要略》)
治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
甘草二两  干姜四两  茯苓四两  白术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通方:茯苓四逆汤(《伤寒论》)
治小便不利,心下痞,四肢冷,脉微者。
甘草炙,三两  干姜一两半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炮,一枚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2)涩剂
经云:“涩可固脱。”神后汤,赤石脂主。
单方:赤石脂
治内饮蓄水,利小便,止滑泄呕利。
赤石脂一斤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小方:石脂干姜汤(补方)
治寒中,吐下冷水。
赤石脂一斤  干姜一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急方:石脂干姜禹粮石汤(补方)
治濡泻吐下。
赤石脂一斤  干姜一两  禹粮石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正方:小神后汤(补方)
治诸飧泻洞下。《伤寒论》云:“治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
赤石脂一斤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禹粮石二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按:此方即《伤寒论》桃花汤加禹粮石是也。方名系师重拟。
主方:坚溃汤(补方)
治久泻不止者。
赤石脂一斤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禹粮石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复方:坚溃加参汤(补方)
治脱泻而心下痞者。
赤石脂一斤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人参一两  禹粮石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大方:大神后汤(补方)
治肠澼下利脓血,痞满腹痛不能食者。
石脂一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粳米半斤  芍药二两  禹粮石三两  附子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缓方:大桃花汤(《千金要方》)
治冷白滞痢腹痛。
石脂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人参二两  芍药一两  白术六两  附子二两  龙骨烧三两
上八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米取九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分三服。胀者,加厚朴三两;呕者,加橘皮三两。
按:《千金方》有牡蛎三两、当归三两。
变方:赤石脂丸(《金匮要略》方加减)
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呕吐清水,四肢冷者。
赤石脂二两  干姜一两  蜀椒一两  附子炮,一两  桂心一两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按:此方《金匮》名乌头赤石脂丸,方中有乌头无桂心。《今释》云:“仲景之方无乌头附子并用者,方中乌头恐为乌梅之误也。”今据证属阴寒内盛,阳气衰微之重证,故改为桂也。
通方:乌头赤石脂丸(《外台秘要》)
治疗久心痛与冷气痛。
赤石脂三两  干姜二两  蜀椒二两  桂心二两  乌头炮,三两
上五味,末之,蜜和丸,如梧子大,服三丸,日三服。以知为度。
按:《外台秘要》原方五药等分。
《辅行诀疏解》
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收藏】金匮要略148方方药集锦
温中祛寒方类比理中丸:人参炙甘草白术干姜小建中汤:桂枝炙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胶...
金匮要略经方汇总一
方剂学总结
6.温里剂
《伤寒论》附子方剂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