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预防死亡率最高的几种疾病?
为什么死亡,根本原因是元气的耗竭。养元气,这是预防大病死亡的关键。本文分析养元气的方法。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状况等对健康的影响逐步显现,慢性病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

一、我国死亡率最高的前五位疾病

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总死亡的20.2%;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占总死亡的16.7%;慢阻肺(COPD)死亡率占总死亡9.2%;肺癌死亡率占总死亡的6.6%;阿尔兹海默症死亡率占总死亡的4.7%。

简单来说,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慢阻肺、肺癌、和阿尔兹海默症是导致我国居民缩短生命长度的前五位死因。

二、五种疾病的病机与死亡原因分析

从中医来分析,元气为生命的根本。元气旺则生命力旺,元气弱则生命力衰。之所以会死亡,源于元气耗竭,生命活力亦消失。可以说,对于慢性疾病而言,所有的死亡都源于元气的耗竭。可参考《生命离不开元气》

一则,脑血管疾病

其病机往往是下虚而上实,下虚为本,上实为标。元气下虚,导致虚火上浮,高风飘摇,这是脑血管病的根本病机。

二则,缺血性心脏病

其病在心,其本在肾。往往是肾水亏于下,心火浮于下,导致水不上承,火水未济。虽然发病部位在心,其本却在肾。而元气亏损是根本病机。

三则,慢阻肺

其病在肺,其病机多是由于肺脏长期遭受多种内伤、外感之邪的侵袭,而导致宣降功能的失常,日久则肺气受损,肺虚日久,则子盗母气,而出现肺脾两虚,久而病势深入耗伤肾气,最终导致肺脾肾俱虚。由于肺脾肾的亏虚,导致水液代谢的失常,水湿瘀久化热,炼液成痰,痰浊内蕴;又由于正气亏虚,“气为血之帅”,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行减慢而成瘀,久则瘀阻血脉。痰瘀互结,阻遏气机,肺气郁闭,气体交换受阻,清气不能输送濡养全身,浊气难以排出而滞于胸中,渐而成疾。故慢阻肺的病机不外乎本虚与标实。元气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

四则,肺癌

肺癌的病位在肺,其病机较为复杂和多样,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正气虚损、邪毒侵肺、痰瘀内聚。以元气虚损为内因,以六淫邪毒、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为外因。其本在元气虚,其标在气滞、血瘀、痰凝。

五则,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兹海默症即老年性痴呆,其病位在脑,其病性为本虚标实,即脾肾元气亏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脑为元神之府”,人至老年,肾气渐衰,水无所主,加之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聚而生痰,痰扰清窍则昏蒙呆钝;痰浊阻滞,血行不畅,精血不能上濡脑络,则痴呆善忘。

综上所述,元气不虚,则脏腑功能健旺,气化正常,痰浊、水饮、瘀血得化,自然不会患病,亦不会导致病情恶化。之所以死亡,皆在于元气之耗竭。

三、如何预防死亡率最高的这几种疾病?

元气为生命之本,所以要想预防这几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根本方法在于使元气不耗竭。

一则,何为元气?

中医学元气的概念,在教材中的定义,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物质和原动力。

明代大医张景岳提出:“元气也……未生之初者曰先天之气,成于已生之后者曰后天之气,气在阳分即阳气,在阴即阴气,在表曰卫气,在里曰营气,在脾曰充气,在胃曰胃气,在上焦曰宗气,在中焦曰中气,在下焦曰元阴元阳之气,皆无非其别名耳”。

张景岳详细地讨论了元气与诸脏腑之气的关系,说明元气与诸脏腑之气乃同源而异流,同时元气不能脱离脏腑经络组织而孤立存在,没有后天脾胃及脏腑化生的水谷精微与自然界清气以滋养补充,元气就会衰竭;没有脏腑的正常功能活动,元气就无从升降出入运动。

《内经》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其中谈到的“气”,即元气。《内经》全篇提到了1700多个“气”字,虽未直接论及“元气”,但其把人体一身之气分为若干层次,其最高层次是真气。比如,《内经》言:“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又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综合《内经》有关真气的论述以及后世医家对真气概念的理解,元气与《内经》所讨论的真气可说是同一概念。

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元气与寿命的密切关系,对元气的功能进行了总结和发挥,认为元气的盛衰变化与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息息相关,正如《医学入门》所言:“元气流行者寿,元气滞者夭”。

二则,如何保养元气?

元气作为人体正气的根本,尤须保养和巩固。培补元气是延缓衰老的基础,养生长寿应以保精护肾与调养脾胃相结合,以后天促先天,培元固本,颐养天年。

元气与长寿密切相关。只有做到顺应自然、养性调神以惜元;护肾保精、节欲少言以保元;劳而不倦、节制饮食以养元,如此才能培元固本,才能健康长寿。

三则,保元气当责之于脾肾

明清时期龚廷贤在《寿世保元》里专有“老人篇”,认为衰老的机制,首责脾肾,重在肾气,“多因肾气久虚”;故治疗其人多用温补,尤其重在补肾固本。《寿世保元》里记载相关老年病证近二十种,辨证论治多从脾肾入手。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里论述,“男子向老,下元先亏”、“高年下焦根蒂已虚”,乃是论证人体衰老与发生疾病的原因与“阳明脉衰”、“下元肾虚”有关。

当代大医李可提出,一切久损不复之大虚证,波及五脏,百病丛生,这时该从脾肾入手。“万病不治,求于脾肾”,李可老中医自己实践,在危重疑难病的治疗上,确有起死回生之效。

综合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要想预防大病发生,需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在于调养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伤,百药难施。故保护脾胃为养生的第一要义,也是预防大病的关键。关于《养脾的方法》,可参考此篇。

另一方面在于补益命门。命门,顾名思义,是人的生命之门。命门一衰,诸病丛生,较脾胃之伤,又深一层。命门与肾相通,养肾即是养命门。关于《养肾补肾的方法》,可参考此篇。

小结

近些来年,多种慢性疾病越来越高发,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如何才能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应该从预防入手,预防大病的发生,并且预防大病的死亡。发挥中医的特色,重视“治未病”,保养元气,使元气不虚,这才是最经济、最有效、最正确的疾病战略。

由此,我们要重视元气理论的研究,因为其将有巨大的价值。元气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重要概念,重视保养元气,有助于让医疗向保健转变,从而预防大病的死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卷四(周仲瑛)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
《景岳全书》“痰证”诊治一:痰证病机与辨证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歌诀5:七情、痰饮、瘀血、病机
免疫力是人体最好的良药,一方煮水喝,提高免疫力,抵御百病入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