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不传之秘:浮脉的特征、临床意义及六部主病,你知道多少?

1.脉象特征

手轻轻地接触脉位的皮肤,就可以感受到脉搏的跳动,稍加重按,脉搏的力度就有所减轻,重手按脉,则力度随手而减,及至轻手,力度又随手而起。

2.临床意义

浮脉的出现,就标志着人的机体内阳气亢奋,浮越于外,如果不是在秋季,那么就是病脉,多属外感表病和里虚不足之症,浮而兼迟的,多为气虚,伤风;浮而兼数者,多为风热外感,如果浮而兼数,不仅没有热症,反而怕冷,那么一定就是痈疽的征兆;浮而无力,那就是血虚的里症了。

3.平脉辨证

浮脉当见于皮毛,而取之无力,此气不能应,表虚之象,如力来太过表实无疑。浮脉为阳主风,缓脉为阴主湿,浮而带缓,为风湿之气涩滞于肌肉之间。如果太阳中风(外感风邪的表症,并不是脑血管意外的中风病)也可见浮缓脉。可见脉来浮缓,不可一概而论,全断为风湿。如果浮多缓少,则为外感病,浮少缓多则为风湿。

浮兼虚涩,也是风湿病的脉象(仲景说:“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此为风、寒、湿三气相杂,互相抟聚,痹着肌表,经脉不利,若表症未解,又未传里,则耗伤表阳,脉象浮而无力又兼滞涩之象,治疗上应该温经助阳,祛风化湿)。

浮而兼洪,是阴虚火旺之象,火热炎炎上蒸,又兼有表无里,脉来必定浮洪。浮为表症,又兼涩象,涩脉为血少精伤之象,如果是在秋季,肺脉见浮涩,且兼短象,这是肺脉的平脉与时令相合之象,不作病脉看。

营行脉中,若失血后脉必有空虚之象,如葱叶一般,所以脉来浮芤。浮而兼濡,是阳精虚损的征兆,营血亏损,阴精虚极,脉来软而无力,阴虚则热,热而化火,火性炎上,所以浮而带濡。

浮而见虚,多是由于暑伤元气造成的,气泄脉自然见虚。浮而见短,是气病的脉象,浮涩而短,是肺的本脉,其象过短,是真气不能会于寸口而成权衡,浮为血虚,短为气少,气少而血虚,不病才怪;但浮而见短,多是内气虚致病,所以说“浮短气病”。

若气血两虚,劳极虚损往往会阴阳俱衰,表阳不固,所以脉来浮微;若元气虚损,则散涣不收,所以脉来浮散,程度上比浮微还要虚。痰热壅滞,水饮内留,郁化成热,往往见浮而且往来流利。痰饮内盛,则上焦阳气不能运化,水饮留着,其脉当浮而张力较大,兼见弦象。

4.六部主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把脉
中医不传之秘:革脉的特征、临床意义及六部主病,你知道多少?
介绍一下脉象
脉诊运用初体验:审脉而察病!
中医切脉的思辨程序——教你如何切脉1
我的诊脉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